学术投稿

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研究现状

时欣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 袋鼠式护理, 护理指导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护理要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袋鼠式护理,两组干预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NIPS评分进行分析,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对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疼痛患者给予袋鼠式护理指导,整体效果明显,符合当前实际要求,值得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社区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家属知悉并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同时运用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和脑卒中复发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对照组更低,遵医嘱行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18.2%(4/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5%(10/22),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医护中发挥巨大价值,使得患者高血压和脑卒中复发均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周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精准微创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精准微创治疗首先对病人胃镜检查判定出血是食道、还是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然后做CT门脉成像,确定静脉曲张的入口及出口.治疗时胃镜下组织胶注射先从入口逐渐向出口注射,达到精准硬化治疗的目的.结果有效率对照组30例,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31例,有效率83.87%,两者有显著差别,p值﹤0.05.拔针后再出血率,对照组70%,治疗组6.45%,p值﹤0.05.结论采用精准硬化治疗后,明显的提高了临床有效率,避免了拔针后出血、移位栓塞的发生及减少了治疗的次数;尤其是急性出血的患者可以起到立即止血的疗效,是有效的急救措施之一.

    作者:翟亚娟;禹晶;杜爱平;张利伟;张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CALLA模式在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CALLA模式教学方法提升手术室护生临床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67名实习护生、实验组44名实习护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CALLA模式教学方法,对实习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实践操作能力、理论成绩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LLA模式能够较好地结合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自主能力,顺利完成临床带教工作.

    作者:李彦莎;成彩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前来我院诊治的贫血患者60例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缺铁性贫血30例,地中海贫血30例,按照贫血病症归类为缺铁组、地中海组,另选30例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形成对照,记录缺铁组、地中海组、健康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比容(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RBC/MCV检验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缺铁组RDW水平较地中海组、健康组更高,健康组HB、MCV、MCH水平较缺铁组、地中海组更高,地中海组RBC、RBC/MCV水平高于缺铁组、健康组,且HB水平高于缺铁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血液检验,能够明显区别患者有无贫血、为何种贫血,诊断效果较好.

    作者:胡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4例,其中行开腹手术的36例患者为常规组,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术的38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增多(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根治术治疗胃癌的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凯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观察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目标,根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38)、实验组(n=38).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4.7%)高于参照组(76.3%),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参照组(21.1%),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极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作者:武志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社区高血压病人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病人服药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以往一年社区高血压病人资料8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所选8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研究组病人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不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社区高血压病人,为其提供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促进病人服药依从性,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晋建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心绞痛患者共80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比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健康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患者依存性、健康指标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应用到心绞痛患者护理中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健康指标,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作者:樊丽芳;周月霞;王燕;徐艳;周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泡型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肝泡型包虫病是一种病程进展缓慢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是根治该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分析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评估.本文主要介绍肝泡型包虫病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潘徐彪;王宏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施以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性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施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施以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曾燕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2例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性取材,取材成功率为100%.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为97.56%.有32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有9例患者为良性肿瘤,穿刺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炎性细胞浸润患者1例,在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结果: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确诊率,便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孟飞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X线片与螺旋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

    目的:分析X线片与螺旋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X线片检查)、试验组(螺旋CT检验),每组均50例,对两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全部患者均展开手术诊断,同时将其作为诊断标准,在观察两组诊断符合率时,实验组为96%(48/50),对照组为74%(37/50),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比较时,实验组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与椎体后突成角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椎弓根和椎板骨折的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患者采取螺旋CT诊断方法,其符合率相对较高,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比较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使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于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时间段内接受治疗的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药物治疗,则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药物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疗效测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65.00%),即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药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临床疗效更为出色,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姚根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调查需要保证结果的客观与准确性,因此在研究对象选择的过程中就要万分注意,首先要将收入研究调查的78例患者进行疾病确诊,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为糖尿病患者,在此基础上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均为39人,其中主要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78例患者的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其中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经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效果也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健康教育与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赵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分两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0例),常规处理组(90例),观察其止痛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用长效止痛剂及中药洗剂肛门熏洗,常规处理组用去痛片、杜冷丁、曲马多等止痛药物.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完全止痛效果达65.50%,常规处理组占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常规处理组止痛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肛肠病术后疼痛具有明显的止痛效果.

    作者:朱秉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传染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传染病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参照组(n=20)、试验组(n=2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躯体症状、心理状况、自理能力、社会关系及总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传染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借鉴.

    作者:张磊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6月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对比质量后2组血糖值、UAER(微量白蛋白排泄率)、β2-MG(尿β2微球蛋白)、Scr(血清肌酐)、BUN(血尿素氮)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lc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AER、β2-MG、Scr、BU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明显降低血糖,减少尿蛋白,缓解糖尿病肾病发展,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玉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外科护患矛盾分析及对策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指以护理工作者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从患者就诊即建立,直至出院后才告完结,因此,可以说护患关系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而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多的也是护士.面临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在护理工作中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与纠纷,取得患者信赖已成为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提供与社会进步、患者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

    作者:陈文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析内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

    内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对于提升护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护患沟通的内涵、目的与影响因素,进而研究了了护患沟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护患沟通的方法,如建立护患信任桥梁、树立护患平等观念,采取预防性与治疗性的护患沟通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王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护理中细节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国接收的86例消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将护理10d和30d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作为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责任感、技能、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更加能够感受到亲情化、人性化的护理待遇,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故细节护理可以被应用在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当中.

    作者:张圆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