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内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

王培

关键词:内科护理, 护患沟通, 方法技巧
摘要:内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对于提升护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护患沟通的内涵、目的与影响因素,进而研究了了护患沟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护患沟通的方法,如建立护患信任桥梁、树立护患平等观念,采取预防性与治疗性的护患沟通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终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15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0%,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尽快恢复.

    作者:谭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性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中运用的有效性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36例神经外科患者中的运用策略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36例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XX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3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名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8名患者于治疗期间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恢复期间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66.67%,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8.89% 结论 开展综合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王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52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对照组为15.38%(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作者:王伟平;刘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康复心理护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以某社区老年病门诊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症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组间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结果:在治疗前两组间SAS评分、SDS评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讨论:对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改善血压和血糖指标,起到健康促进的作用.

    作者:齐会珍;张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目的 研究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份收治的36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喉咙疼痛、恶心呕吐等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腹部肿胀等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大限度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并加速康复,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秀娟;尚晓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析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综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2.3±2.6)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40.5±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8%)高于对照组患者(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综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普及.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疗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各项体征数据及护理疗效.结论2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退热时间、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状况,数据指标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疗效相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食管癌CT图像GTV与三维放疗预后关系分析

    目的:探究食管癌CT图像GTV和三维放疗预后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4-2013.8期间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实施放疗,根据百分位间距将GTV体积采用三分级法分组,命名为A组、B组与C组,对不同食管癌CT图像GTV与三维放疗预后关系进行评价.结果:A组27例、B组26例、C组27例,三组患者均随着时间延长且生存率下降,随访1年、3年、5年期间的生存率方面,A组均大于B组、C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同时间段生存率也高于C组,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CT图像GTV与三维放疗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采用三分级方法可较好的对患者预后做出评价,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作者:樊婧;申淑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为两组(n=60).即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患者,为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即100.00%>91.67%,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焦虑、恐惧、抑郁、人际关系等护理效果评分均略差于干预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在提高护理总满意度的同时,改善患者焦虑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景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视频支撑喉镜下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视频支撑喉镜下单侧杓状软骨切除对于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观察.方法 双侧声带麻痹患者9例,均以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入院,急诊行气管切开术,择期在全麻视频支撑喉镜下行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结果 4例患者术后3月好转拔管,2例患者在术后6月好转拔管,2例患者术后8月好转拔管,1例患者由于术区肉芽组织增生致二次手术,并于术后18月后好转拔管.结论 1.视频支撑喉镜下行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能有效缓解双侧声带麻痹患者呼吸困难,手术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2.视频支撑喉镜下行单侧杓状软骨手术方式简单,设备投入较少,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梁秋林;杨秀海;周奇;冯超;曹长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双薪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敖洋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施以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性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施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施以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曾燕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内科护患沟通实践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目的针对内科护患沟通现状,通过调查结果来分析护患沟通的一些列相关因素,只有沟通得当,才能使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份至2012年7月份期间内科住院患者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在21岁至65岁之间,然后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人.对这两组分别实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科学的沟通技巧和常规护理.并且对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和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程度远远低于观察组.结论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若采用科学的沟通技巧能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含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1月至6月,本院ICU设立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加强护理干预,随机选择4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2017年7月至12月ICU常规护理模式下4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静脉导管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导管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设立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加强护理干预对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有明显的作用,且利于促使患者缩短导管时间使用,促使其尽早出院,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映红;张柳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科采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7~56岁.胫腓骨上段骨折3例,胫腓骨下段开放骨折7例;车祸伤6例;其中粉碎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2例,小腿中段完全离断伤2例.经2~2.5年随访,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伸直0°和屈曲120°范围,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背伸20°和跖曲30°范围,患者完全恢复至受伤前的行走功能.

    作者:石林林;吴珊珊;王晔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气管插管和电除颤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和电除颤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2017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医师院外抢救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心肺复苏.2018年1月-2018年4月我院医师院外抢救的3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肺复苏后的气管插管及电除颤,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情况.结果:实验组颈动脉搏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肺复苏后的气管插管及电除颤可以提高患者的复苏率,并稳定血流及血氧饱和度的作用.

    作者:陈宇坤;顾耀峰;郁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且观察组中对护理工作不满意者仅1例,较对照组的7例明显要少,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解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桡动脉采血进针角度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采血进针角度在桡动脉采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寻找佳采血穿刺方式.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采取桡动脉穿刺采血的5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250例)和研究组(250例),研究组选取进针角度与皮肤呈90°的进针方式进行采血,对照组选取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45)°的进针方式进行采血,并比较不同组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程度、局部瘀斑淤血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4%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进针时疼痛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局部瘀斑瘀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垂直进针法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程度轻、局部瘀斑瘀血率少以及满意度高等特点.

    作者:王安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形势下做好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探讨

    新形势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会对医院的管理将造成直接的影响.基于此,分析医院纪檢监察工作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医院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做好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措施,希望对基层医院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陈宝茹;谢春;邓世昌;孙彦丽;杨丹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一例听神经瘤切除术的术中配合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肿瘤,其为良性肿瘤[1].听神经瘤作为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多发于30-50岁的成年人.临床表现多以耳鸣耳聋,头晕目眩为主.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可通过双极电凝,手术显微镜完成手术治疗,故本文笔者特择选2018年4月11日,我院开展神经瘤切除术患者1例,就神经瘤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展开探析.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