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血栓栓塞临床病理分析与护理

宁小眉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临床病理分析, 护理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医学上很多疑难杂症有待解析,从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本文分析肺血栓栓塞患者的病理特点和护理干预策略.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实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并对此次研究产妇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对比护理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HAMD评分≤7分率、HAMA评分≤7分率、产妇产后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中效果显著.

    作者:苏润霞;吴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营养膳食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营养膳食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切口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营养膳食护理.并观察经过护理后2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对于切口愈合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实施营养膳食护理的观察组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放置引流物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单纯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中切口皮肤裂开、切口感染以及切口皮肤坏死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营养膳食护理,能够对患者营养结构进行调节,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国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

    目的,针对我院的血液透析病人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在血液透析室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预防的措施.方法,此次调查抽取我院在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之间的100名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就诊情况的分析,通过采取随机的原则将这些病人按照均分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两组病人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的结果进行分析,选择好的护理方案.结果,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发现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明显的要比观察组要差.结论,在改善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中,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护理方案,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还要确保血液透析病人的身体健康质量,减少护理中的各种风险.

    作者:徐竟春;屈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竭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由于一些常见的肾脏疾病转化而来,在肾内科当中,常用血液透析的方法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延续生命.血液透析就是用机器实现患者体内的血液置换,通过过滤患者体内的血液实现血液净化的目的.在血液透析的过程当中,良好的护理质量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的质量是临床上护理工作者重点研究的问题,如何能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当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作者:侯瑞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份收治的180例ICU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可能影响感染发生(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针对性护理干预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尿管出现的相关尿路感染现象书临床常见并发症,了解感染原因,能够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而降低感染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周华;黄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改良式无菌敷贴在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式无菌敷贴在静脉输液留置针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选择静脉输液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无菌敷贴和弹性绷带固定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改良式无菌敷贴和弹性绷带固定留置针.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改良式无菌敷贴固定留置针效果好,操作方便,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的固定时间.

    作者:蒋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目的:为了探寻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综合护理的办法.方法:通过收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九十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治疗.结果:这九十例患者中,有十五例患者在三天的治疗内出现好转的状况,吐血和便血的状况不再发生,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另外三十一例患者在一周的治疗中出现病情好转的状况,吐血和便血的状况不再发生,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十四例病人在两周之内出现好转的状况,不在出血,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两例病人在诊疗的基础上,加入外科治疗,情况明显好转;另两例则是由于失血过多,引起休克而死亡.结论:通过综合护理的办法有助于提升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抢救的成功率以及止血的效率,减少发病时的出血量,增强护理的效果.

    作者:李兴瑜;许双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监测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21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后施以常规心电图信号监测、24h动态心电图信号监测,并对比两组冠心病检出结果.结果:24h动态心电图临床监测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临床监测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24h动态心电图信号监测相较于常规心电图信号监测而言阳性检出率较高,临床监测效果优,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王亚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农药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2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急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78人,随机将78位患者分成护理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中医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比参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更有效,满意度更高,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可以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芳;付涛;杨玲华;杨小琴;鲜兴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手术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年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6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而余下60例患者组成观察组,接受手术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均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护理路径可提高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慢性结肠炎病人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50例为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HAMD、HAMA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个性生活指标上,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病人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徐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在对产妇的日常护理过程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64例,均分为两个组别.其中一组实施传统母婴同室护理,作为常规组,另一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作为实验组.比对各自产妇对护理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满意度为98.78%,远高于常规组的7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产妇的日常护理过程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不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能极大的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高金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以慢性病患者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我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大国,老年人口是慢性病多发群体,这就为我国的医疗护理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慢性疾病一旦发生,就会影响患者的一辈子,为了保障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大限度的减轻慢性疾病为老年患者带来的痛楚,有必要在我国普及和使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本文介绍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概念,延续性护理的具体模式,分析当前我国延续性护理模式发展的问题,探讨如何利用延续性护理模式保障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翔;高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为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左氧氟沙星,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进行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采用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和控制病情,具有临床使用和进一步推广价值.

    作者:刘峰;吴燕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我院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并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电解质生化指标(Cl-、Na+、K+、Ca2+、P3+)、血浆代谢指标(HCO3)、以及肾功能[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来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较治疗前相比,患者在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之后,其血浆代谢情况及肾功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结论:对危重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康复心理护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以某社区老年病门诊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症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组间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结果:在治疗前两组间SAS评分、SDS评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讨论:对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改善血压和血糖指标,起到健康促进的作用.

    作者:齐会珍;张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胸腔镜下滑石粉行胸膜固定术后护理规范探讨

    目的 探究胸腔镜下滑石粉行胸膜固定术后护理规范.方法 将在我院选取行胸膜固定术的30例患者,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给予30患者常规护理配合术后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本次研究总有效率93.33%,总满意率为100.00%.结论 给予经胸腔镜下滑石粉行胸膜固定术后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钟明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和传统护理流程为患者开展急诊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确诊时间、转科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确诊时间与转科时间分别为(17.3±3.8)min、(26.2±6.2)min,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8.4±5.7)min、(37.6±7.4)min,P<0.05.终观察组患者4例致残,发生率为8%,2例死亡,致死率为4%,均低于对照组的32%和28%,P<0.05.结论:建立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作者:朱国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进行探讨.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7例冠心病患者是自行来院就诊的,在院内接受常规急救治疗,设为对照组;有15例患者入院前经过急救医务人员实施急救治疗后再来院继续接受治疗,设为观察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对比讨论.结果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经过院内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死亡率为35.29%,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死亡率为13.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1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0.00%),且其治疗总有效率(52.94%)显著低于观察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对其尽早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还能够对院内后续治疗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张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