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王保军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 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13-2018.06.13期间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与B组(均45例),A组常规护理,B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患者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B组各项评分较高A组,组间差异存在通行就饿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A组生活能力评分低于B组患者,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满意为73.3%(33/45),B组护理满意度为97.7%(44/45),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结论: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2016年到2017年来我院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人80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的病人运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试验组的治疗方法是在病患的静脉中注射埃索美拉唑和生长抑素,根据用法剂量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治疗阶段.结果 通过研究得出,在治疗后,试验组的腹内高压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血浆内霉素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次研究表明了生长抑素对于迷走神经、胰腺的分泌等有着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具有消炎的功能,此次试验还说明了埃索美拉唑和生长抑素联合用药这一治疗方式,对病人的身体恢复具有很好的影响,能够缓解重症胰腺炎病人的腹内高压并且能够改善其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此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义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结肠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与分析舒适护理在结肠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结肠透析患者13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6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水平作为评价标准,判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55/84.61%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3/96.92%,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自我舒适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结肠透析过程中,使用了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明显较传统的常规护理有效.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能够大程度地减轻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肝片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护肝片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PTB患者资料,以时间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施以护肝片、葡醛内酯片口服治疗,评估2组肝功能受损状况、发生肝功能损伤时间.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肝功能受损较轻(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伤例数较少,且4周以后无肝功能异常者(p﹤0.05).结论 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采取给予护肝片治疗,可以有效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且价格低廉,患者较易接受,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陈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析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

    目的 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表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5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并将这一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检验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一共有49例存在一致性,所占比例为96.07%,对照组中有42例存在一致性,所占比例为82.3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验总有效率为96.07%,对照组我78.4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生化检验方式,检验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乔少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视频支撑喉镜下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视频支撑喉镜下单侧杓状软骨切除对于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观察.方法 双侧声带麻痹患者9例,均以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入院,急诊行气管切开术,择期在全麻视频支撑喉镜下行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结果 4例患者术后3月好转拔管,2例患者在术后6月好转拔管,2例患者术后8月好转拔管,1例患者由于术区肉芽组织增生致二次手术,并于术后18月后好转拔管.结论 1.视频支撑喉镜下行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能有效缓解双侧声带麻痹患者呼吸困难,手术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2.视频支撑喉镜下行单侧杓状软骨手术方式简单,设备投入较少,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梁秋林;杨秀海;周奇;冯超;曹长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如何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

    目的:加强手术护理工作,能够做好术前、后工作,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恢复.方法:主要就是研究我院2017年04月至2018年04月在医院内收治做手术的患者,收治病人为三十例,而随后就分成为两个不同的小组,然后将这部分病人分成为观察组、实验组,每组十五人,观察组在治疗上则采用传统方式来治疗,而实验组则采取在传统治疗方法为基础的前提下,辅以额外的护理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小组成员,术后恢复情况要比实验组恢复慢两天至三天.证明了采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额外的治疗,那么能够提高手术康复率.

    作者:肖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52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对照组为15.38%(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作者:王伟平;刘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诊疗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诊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将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视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白蛋白、pH及Na+对比存在显著区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14%,参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1.43%,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需要及时治疗,患者的预后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需要提升临床研究重视程度.

    作者:齐文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派丽奥软膏治疗牙周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派丽奥软膏治疗牙周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2017年2月--2018年7月收诊的94例牙周病患者分成2组,其中,先就诊的47例患者设成对照组,后就诊的47例纳入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碘甘油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派丽奥软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比观察.结果:①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治疗后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深度及牙龈指数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患者在治疗中,派丽奥软膏效果比复方碘甘油更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王苏娟;罗星;王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实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并对此次研究产妇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对比护理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HAMD评分≤7分率、HAMA评分≤7分率、产妇产后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中效果显著.

    作者:苏润霞;吴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1例特重度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例特重度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我院针对性护理干预处理,包括消化道出血防护、心理疏导、营养支持、创面护理等,其中消化道出血防护为关键.结果:该例患者经过本院精心的护理干预后,消化道出血症状明显改善,顺利出院.结论:特重度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应积极做好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特别是消化道出血应做好防护,才能促进其更快出院.

    作者:赵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对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的价值体会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对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关节炎高龄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干预效果,对比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较大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戴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外科全身麻醉术后病人早期疼痛状况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外科全身麻醉术后病人早期疼痛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行全身麻醉术的外科手术病人,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其术后不同时间、手术风险分级和术中出血量病人的疼痛强度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时间和出血量病人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病人术后6h疼痛强度高,手术风险级别高、出血量大的病人疼痛强度高.

    作者:姚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药师对脂质性肺炎患者实施药学干预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以临床药师参与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探讨药学干预的实施与内容.方法:结合临床工作典型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的形式、内容及重点.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设计及调整,找准切入点实施药学干预可以解决临床上的棘手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能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俊俊;石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心绞痛患者共80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比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健康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患者依存性、健康指标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应用到心绞痛患者护理中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健康指标,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作者:樊丽芳;周月霞;王燕;徐艳;周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探寻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的使用效果.方法:通过收集15年全年我院消毒供应室使用PDCA循环管理共五十四份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4年全年使用PDCA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资料作为对比,分析这两组终的管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得出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通过对比得出的差异较为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使用PDCA循环能够明显提升消毒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消毒工作的效率,同时使得医患之间的满意度增加.

    作者:张文娜;马晨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70例进行观察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5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也帮助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邵艳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解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本文探讨关于临床中具备预知性的护理干预在针对于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时产生治疗效果,研究其护理干预是否可易科减少病患的频繁出血频次.方法:现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84处该病患的病情进行解析,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把它们划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分别是42例.其中,试验组病患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人员则采用平时使用的常规护理,然后再比较两组人员的护理结果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组护理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接受度都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预知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降低出血的频次,该方法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地大力推广及使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对内科护理中构建护患沟通模式的探讨

    内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对于提升护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护患沟通的内涵、目的与影响因素,进而研究了了护患沟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护患沟通的方法,如建立护患信任桥梁、树立护患平等观念,采取预防性与治疗性的护患沟通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吴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舒适护理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膀胱结石手术患者90例,每入组1名对象,抽签分组,直至对照组、观察组各完成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症状控制、服务态度、住院环境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舒适护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的好评.

    作者:姚淑如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