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梅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临床分析.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再发流产率和继续妊娠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再发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继续妊娠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患者临床应用淋巴细胞免疫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流产率,提高继续妊娠成功率,应当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郑江丽;冯会敬;李玲;赵少华;张子东;范怀雨;董君;王会玲;王会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舒适护理用于肺心病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本实验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舒适护理为观察组,分析舒适护理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5%,较对照组87.5%高,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增强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花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为了探究在腹部肿瘤放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疗效.选取了某院收治的腹部肿瘤放疗患者52例,随机将其平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热塑体膜体位和常规固定技术来治疗观察组和参照组,并分析了在不同位置上,两组的摆放误差.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在头脚、左右及前后方向的组间体位摆放误差差异均十分明显(P<0.05).所以,在腹部肿瘤放疗中,利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能使放疗精确度提高.
作者:祁艳娟;周毛;亓淑君;宋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的8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参与人员,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40例以及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对比不同服务理念下用户的各方面体验.结果:对照组受检者的依从性相比实验组要明显低出许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检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明显,具有极高的实用性,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依从性,为医院工作顺利程度以及未来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种常见病、多发病.初起小腿青筋隆起似蚯蚓状,感觉酸、胀、麻、疼、乏力,严重时皮肤变黑,出现一个或几个溃疡,溃疡经常流水,发出恶臭难闻的异味.为了解除痛苦,患者往往四处寻医问药,吃药、打针、输液,用了很多方法,可病情还是控制不住,实在走投无路,只好去大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随着症状的日益改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可好景不长,一两年后,病情有一次复发.这可怎么办,难道下肢静脉曲张就真的无药可治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本篇就专门为大家讲述了运用古老而新兴的中医方药,再适当加上一些西药,让每个深陷苦楚、久治不愈的患者出乎意料地战服病痛,重返健康的历程.从而彰显祖国医药学的神奇疗效与博大精深.
作者:杨国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淋菌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人类性传播疾病.研究的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措施对急性淋菌性盆腔炎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淋球菌行盆腔炎40例.将其分为综合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经临床观察,综合治疗组疗效较好.
作者:冯丽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护理和干预因为脑梗塞造成的老年痴呆患者,对护理的效果进行深度研究.方法: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把本院的神经内科分成两组,144位脑梗塞造成的痴呆患者归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即常规的护理组和综合性的护理组两组,各组有72位患者.结果:常规的护理组可以达到90.3%的有效程度,综合性的护理组达到72.2%的有效程度,前者远大于后者,得到明显的差异和区别:前者和后者的家属满意程度是81.9%,94.4%,并不呈现相同趋势,在统计学上有很大的含义.结论:综合的护理对于脑梗塞造成的老年痴呆患者来说,可以改变他们的现状,有很好治疗效果,同时使家属亲戚安心.
作者:赵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坤泰胶囊联合坤宝丸对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病缓和作为案例,随机分为1组和2组,分别给予的是维生素和坤泰胶囊联合坤宝丸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更年期指数分析,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的系数比较低,对比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不良反应率分析,2组的效果明显优于1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病患者给予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病进行治疗,整体效果明显,能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立磊;李艳莹;王秀娟;曹耀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所接收的70例桡骨远端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背侧入路治疗,观察组实施掌侧入路治疗,对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手术状况、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ASIA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使腕关节功能得以有效恢复,缩短手术以及住院时间,并能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余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情绪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调取2018年1月~6月我科室收治的18例重型肝炎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评估2组临床综合效果、护理前后各项情绪SCL-90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较佳(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项情绪SCL-90评分较佳(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 在重型肝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施以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杨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于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容诊治的八十二名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八十二名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三十九名患者,观察组中有四十三名患者,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百分之九十五点三,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百分之七十四点四,两组数据经比较,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零点零五.结论:在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应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痊愈,值得在医学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霞;文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探讨中医护理在推拿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30例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XX院收治的推拿科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30例推拿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5名推拿科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5名推拿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则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2.7%,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63.6%,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1% 结论开展中医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高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三种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以随机编号的形式纳入甲组、乙组及丙组(n=30).甲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乙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丙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方式下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状态.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存在显著区别,丙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NIHSS评分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丙组患者数值相对较低(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治疗老年动脉粥硬化化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症状,而瑞舒伐他汀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建议优先选择.
作者:王林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以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我院在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利于病情稳定发展.
作者:程晓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本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的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近两年在本院西药房进行调剂的2205张处方进行回顾分析,对存在差错的处方数量、类型、原因等内容进行统计和研究,同时建立相应的差错防范方式.结果:本院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类型,包括了药品种类的差错、药品数量的差错,病人药品发放错误、用法用量错误、用药禁忌错误等情况.调剂差错原因的诸多类型,包含了药品的包装、类似的名称、药师或者是医护人员对于用药禁忌不明确等情况.通过对近3年的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几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差错发生的情况已经得到了缓解.结论:要想保证病人用药安全,让调剂差错发生的几率有所降低,让处方调剂的质量有所提高,就需要对门诊药房管理制度进行加强,并培养药师和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责任心以及危险防范意识.
作者:师子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来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方法:使用高频探头重点探查右下腹,高频探头经腹壁对患儿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表现为边界清,纵横比例>2右下腹及脐旁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团.结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是高频超声.
作者:陈光营;高建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于肾内科透析患者的具体影响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12月所接诊的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资料144例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所选14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共72例给予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的72例则给予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护理干预,记录两组的各项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几率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临床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护理的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理解程度,并且降低患者负面情绪出现的几率,提高患者等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裕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于胃穿孔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研究其对于患者的作用.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象是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份期间的胃穿孔手术患者,共计57例.对其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从饮食、起居、心理等多方面入手,并且通过对于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的观察分析,来研究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结果:胃穿孔手术患者均已出院,术后恢复良好,在后续的随访中,保持着正常的生活状态.结论:对于胃穿孔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较为综合全面,为手术进行及术后恢复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根据晕厥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优化院前急救方法.方法:随机选择自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医师院外抢救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现病史、既往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验及病因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有10例患者在变化体位时发生,30例患者在剧烈运动中发生,12例患者在其他情况下发生.入院后完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检查,其中神经源性晕厥19例,脑源性晕厥15例,心源性晕厥14例,其他10例.结论:根据患者晕厥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验及病因等特点进行分析,院前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监护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宇坤;顾耀峰;郁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肿瘤患者充当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入到实验组及干预组中,各50例.实验组患者被施予精确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被施予常规放射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精确放射技术在老年肿瘤患者治疗中的疗效.结果:分析比对两组患者分别经精确放射与常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对比,显然有更为明显的优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精确反射技术可取得十分显著的疗效,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其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滕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