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陈光营;高建秋

关键词:高频超声,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摘要:目的:通过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来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方法:使用高频探头重点探查右下腹,高频探头经腹壁对患儿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表现为边界清,纵横比例>2右下腹及脐旁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团.结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是高频超声.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了解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于肾内科透析患者的具体影响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12月所接诊的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资料144例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所选14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共72例给予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的72例则给予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护理干预,记录两组的各项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几率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临床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护理的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理解程度,并且降低患者负面情绪出现的几率,提高患者等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裕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犬咬伤急诊处置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犬咬伤急诊处理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治疗犬咬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在被犬类动物咬伤后及时的救治、护理有利于患者伤口恢复,并且加强对狂犬疫苗的注射.结果:研究的90例患者均治疗康复出院.结论:在犬咬伤后的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无发生狂犬病情况,在正确治疗和护理措施下可降低患者发生狂犬病的概率,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讨论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以我院70例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评判标准:血气分析结果、气管插管以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气管插管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可,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匡品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2例行TACE的患者在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精心护理.结果: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有效率88%,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对症治疗、护理均痊愈.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是手术不能切除或术后复发肝癌的首选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新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5-HT转运蛋白结构和以其为靶点的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

    SERT是转运5-HT的跨膜蛋白,为抗抑郁药的重要靶点.本文就SERT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讨论SERT抑制剂的研究,同时对抗抑郁症药物进行展望.

    作者:杨伟康;孙浩鑫;董懿;莫佳贤;郭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 调取我科室诊治的98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资料,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退热、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P<0.05);实验组退热、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优(P<0.05).结论 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梁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重症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应用与效果

    重症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患者自身的求生意识、医疗系统人员的不懈努力之外,对患者进行的亲情化干预同样能够对其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院内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进行调查,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特别进行了亲情化治疗干预,而对照组没有进行干预.两组患者治疗环节相同.分析证明亲情化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有促进作用.

    作者:田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及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氛围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方式,对比两组产妇各产程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上所花费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继发宫锁乏力、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产妇而言,在分娩过程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方式,能够大大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缩短产程,并且能够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究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

    ICU是危重病症患者集中进行治疗的场所,也是危重患者病情为严重、容易发生意外和危险的地方.在ICU的护理治疗过程中,针对重症病患者常常会发生一系列风险,不利于患者康复甚至为其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本文分析了ICU患者护理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对如何规避这些风险进行了概括.

    作者:雷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研究

    西药(westem medicine)是相对于传统的中药而言的,通常指医院西医所用的药物.西药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作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制作而成.西药具有剂量精确(通常以克或毫克做剂量单位)、用量小、疗效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钟爱.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一种西药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合理安全使用西药,已经成为医生、患者及家属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西药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相关临床试验、耐药性问题、不良反应以及西药的发展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陆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咽炎的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咽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在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收治11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行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布地奈德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咽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肖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放射诊断骨折病人发生误诊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放射诊断骨折病人发生误诊的原因,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方法:以我院2016-2017年期间发生的误诊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对策.结果:发生误诊的原因显示,主要包括医师失误、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放射设备因素三个方面.讨论:导致放射诊断骨折病人误诊率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医师的失误占有较大的比例,临床上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医师的责任心和技能水平,减少误诊发生率.

    作者:路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关于《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是我校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限选课,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给该门课程的讲授带来了不少困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个人建议,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殷田田;侯盼盼;石伟峰;詹璐璐;张梦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究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及QTd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QT离散度(QTd)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相关指南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患者均连续服药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和QTd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T-proBNP、QTd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T-proBNP、Q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于同德;杨艳艳;马丹丹;崔海丽;邢一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新突破

    下肢静脉曲张是种常见病、多发病.初起小腿青筋隆起似蚯蚓状,感觉酸、胀、麻、疼、乏力,严重时皮肤变黑,出现一个或几个溃疡,溃疡经常流水,发出恶臭难闻的异味.为了解除痛苦,患者往往四处寻医问药,吃药、打针、输液,用了很多方法,可病情还是控制不住,实在走投无路,只好去大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随着症状的日益改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可好景不长,一两年后,病情有一次复发.这可怎么办,难道下肢静脉曲张就真的无药可治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本篇就专门为大家讲述了运用古老而新兴的中医方药,再适当加上一些西药,让每个深陷苦楚、久治不愈的患者出乎意料地战服病痛,重返健康的历程.从而彰显祖国医药学的神奇疗效与博大精深.

    作者:杨国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上采用高频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高频彩超对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186例患儿进行检查.结果:CDFI(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丰富,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右下腹和脐周可探及椭圆形肿大淋巴结回声,长径:宽径大于2,长径≤2.5CM.结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查方法首选是高频彩超,对病例追踪和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作者:陈光营;高建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针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在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数量.结果:采用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数量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采用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睿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联合检测PCT、CRP和ESR在急性加重期COPD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联合检测PCT、CRP和ESR在急性加重期COPD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的45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即为观察组)以及65例常规体检健康个体(即为对照组)为本次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个体均行PCT、CRP和ESR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PCT、CRP和ESR三项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PCT、CRP联合ESR检测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PCT、CRP和ESR检测,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联合检测PCT、CRP和ESR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作者:陶夏叶;邹丽敏;杜忠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后妇女生殖健康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产后妇女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以完善产后生殖健康服务.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分娩的450例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产妇不同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首次性生活年龄等对生育知识了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妇服务需求前4位为:产后营养(95.50%)、婴儿喂养护理(94.38%)、产后生殖系统感染(91.24%)、休养环境(89.21%).产妇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渠道的前5位:宣传手册(68.54%)、一对一指导(56.63%)、网络媒体(52.58%)、门诊咨询(48.99%)、热线电话咨询(47.87%).结论 产妇对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涉及面广,健康教育模式需求多元化,生殖健康知识有待加强.

    作者:祁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六味补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D4+CD25+Foxp3的影响

    目的: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D4+CD25+Foxp3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干预,研究组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六味补气胶囊治疗,观察患者CD4+CD25+Foxp3变化.结果:研究组CD4+CD25+Foxp3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六味补气胶囊的效果极为理想,患者CD4+CD25+Foxp3得到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宋贝贝;武思羽;阎锡新;曹敬;刘晓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