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匡品品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ICU, 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讨论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以我院70例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评判标准:血气分析结果、气管插管以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气管插管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可,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应用于中药房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应用于中药房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接受中医药治疗的病患102例,采用中心随机系统分为两组,各组例数均等.其中一组选择标准流程下管理方式,归为标准组;另一组则选择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归为特殊组,比对两组工作效率及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比对,标准组中药配发准确率为64.71%,病患对管理的满意率为86.27%,特殊组中药配发准确率为98.04%,病患对管理的满意率为98.04%,实验数据比对结果区别十分明显(P<0.05).结论:对于中药房的管理,在标准流程管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中药配发准确率,提升病患对管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细节护理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细节护理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实行健康管理的90名体检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90力体检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联合细节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用健康管理中心的常规护理服务.在定期的实验观察结束后,对比两组体检者各方面的护理差异.结果 对照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管理依从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分析,细节护理的干预措施对体检者的健康护理更有帮助,有利于为体检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而提高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节约护理的时间成本,值得健康管理中心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艳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孕妇学校对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对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仅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除进行定期检查外还要在孕妇学校接受系统的孕期教育培训,观察记录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人数要多于对照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要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产前接受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能够使其对分娩有更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积极选择阴道分娩,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进而促进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加快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因此可以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

    作者:刘丽萍;尚丽丽;朱海晶;马艳艳;刘鑫鑫;关影;延军;常杰;翟颖菲;毕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实际应用意义.方法 抽取将2013年1月 ~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手术,并且完成了手术之后≥5年远期超声心动图的研究观察共计患者100人,以往的医院病历资料为基础,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远期超声心动图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 二尖瓣患者在手术之后半年内室间隔厚度以及左室后壁厚度明显减小(P<0.05);在二尖瓣部位置入27 mm瓣膜,患者的Emv、MPGmv等都比较低(P<0.05);在主要动脉瓣部位置入23 mm瓣膜,患者的Vav、MPGav都比较低(P<0.05).在置换手术之后患者PPM39例(39%),程度较重的PPM1例(1%);置换手远期主要脉瓣程度中等PPM 51例(51%),无PPM的9例(9%).程度较重的PPM、中等PPM及无PPM的这些患者之间主动脉瓣压以及血流的速率差异并不明显,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跟手术前相比,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在手术后远期的心功能有了明显的好转.与二尖瓣基本部位进行比较,主要动脉瓣部位的PPM问题比较明显;因此手术之后远期超声心动图特征观察、研究以及配合药物治疗是有必要的.

    作者:许传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阑尾炎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分析检出符合率和病理分型检查符合率.结果:超声检出符合率(82.00%)低于16排螺旋CT检出符合率(96.00%);超声检查病理分型检查符合率低于16排螺旋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采用16排螺旋CT检查,能有效提高检出符合率和病理分型检查符合率.

    作者:杨新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毕业生职业态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毕业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实习的50例护理实习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带教老师职业态度一般,观察组带教老师职业优良,比较两组实习生实习前后职业态度情况.结果:实习前,对照组职业态度为(3.85±0.65)分,观察组为(3.86±0.64)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对照组职业态度为(4.45±0.70)分,观察组为(8.56±0.83)分,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在护理毕业生职业态度影响中,临床带教老师的印象概念股极为重要,应引起重视.

    作者:周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关于基层医院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其对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率.方法 对17例骨伤科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患者全身情况、术前基础疾病、骨折创伤的程度、骨折部位、骨折类型、以及骨折创伤部位局部情况、手术操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多少,手术室管理、电刀使用都有密切关系.结论 术后切口感染,虽超长使用抗生素并不降低切口感染.而积极的手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管理、良好的切口缝合技术、轻柔细致的手术操作技术,减少过多的剥离显露,保护软组织生机,缩短手术时间,彻底的切口清创、肥胖患者避免皮下脂肪过度使用电刀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手术期间中的应用策略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策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名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5名,其中观察组老年骨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认知功能改变状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手术期间出血量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12h、术后1h、术后7d)的MMSE评分分别和本组术前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硬膜外麻醉方式相比,全身麻醉对骨科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大,更有利于临床治疗中手术的开展,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措施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闫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 调取我科室诊治的98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资料,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退热、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P<0.05);实验组退热、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优(P<0.05).结论 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梁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320排螺旋CT下肢静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对患者实施320排螺旋CT下肢静脉血管成像检查过程中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年之内收治的89例320排螺旋CT下肢静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在护理中的配合情况进行收集,并分析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尽量让患者较好的配合检查,检查成功患者87例,1例患者由于下肢溃烂严重无法穿刺留置针进行检查,1例患者由于体位不耐受图像无法诊断.结论:完善精心的护理配合是保证320排螺旋CT下肢静脉血管成像检查成功和诊断效果的重要手段.

    作者:赵云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血管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对血管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7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普通心理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在入院时及出院前比较两组在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降低,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结论 对血管瘤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利于疾病恢复,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温瑞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将腺苷蛋氨酸应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每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8(93.33%)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8(60.0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腺苷蛋氨酸应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付士祥;刘光俊;王军;潘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周围神经损伤晚期功能重建修复的疗效观察与体会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晚期功能重建修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神经损伤修复方式,研究组采取新型修补方式.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效果的评定更加注重于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迫切需要筛选出佳的修复材料以及构建方案以满足组织工程神经移植以及功能康复的要求,达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形态、结构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目的.

    作者:胡春鹤;金驰;徐屹;张晓;张栋栋;朱晓光;张桂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整体护理干预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在SAS评分、SDS评分的比较上,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的在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为86.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应用中,相比于常规的护理路径来说,应用整体护理干预路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优化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值得应用.

    作者:陈书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入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28.12±2.53)d]显著长于观察组的[(23.62±3.35)d](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蕾;周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对心声小儿患者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进行研究,并找出相应的诊疗措施,让小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能够得到提高.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病理性黄疸的280名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病理性黄疸小儿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小儿患者病理性黄疸的有效预防方式,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天对黄疸进行综合的检查,同时进行及时的诊疗,按照小儿患者实际发病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为小儿患者进行诊疗,让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和致残率可以降到低.

    作者:谢彦英;甄庆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前超声对筛查中孕期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产前超声对筛查中孕期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际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接受产前超声筛查胎儿患有严重先天心脏病的中孕期孕妇共计90例,以超声筛查的情况为依据,来考虑是否继续或者终止妊娠,在孕晚期时增加超声的频率,进行随访;与此同时告知家属同意是否接受复查,一段时间后将产前筛查结果与产后超声复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0例孕中期筛查畸形5例(5.56%),其中严重先天性心脏病15例(16.66%),其他先天性畸形者70例(77.78%);随访调查孕晚期严重先天性心脏病2例,其余畸形89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超声对筛查中孕期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际效果良好,值得普遍推广.

    作者:许传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时采用细节管理的方式具有何种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25例,经相应时间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反映情况以及患者对整个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记录,终得出实验的有效结论.结果 研究各项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细节管理的方式使患者能够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并发概率,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张琳;张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2016年2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压力组和造口组,每组34例.压力组给予常规护理,造口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行伤口造口小组皮肤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造口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压力组,且压力性创伤发生率低于压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伤口造口小组可改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的皮肤管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

    作者:戴娅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