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刘新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呼吸肌相关肺炎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五月到2017年五月74例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每组37例,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而后对于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脱机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3.51%,死亡率为5.41%,而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7.84%,死亡率为16.21%两组比较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1%,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7.5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慢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澳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及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氧驱动雾化治疗.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将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试验组(25)例,2组患者均治疗7 d,对照组予以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胶醇溶液每次2.5mL;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异丙托澳铵溶液每次2mL,bid o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次2mL,bid+,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92.31%(24/26)例和84.62%(22/2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FEV1分别为(1.84±0.26),(1.61±0.23)L;FEV1/FVC分别为(68.83±9.32),(57.47±8.21)%;PEF分别为(3.47±0.45),(2.96±0.42)L·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为手抖、咽部不适,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心悸、咽部不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和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澳铵雾化能显著改善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并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关键词:异丙托澳铵;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气流受限的持续存在和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危及患者生命容易导致呼吸衰竭.目前减轻炎症反应是治疗AECOPD的主要手段,使用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雾化吸人是治疗COPD的主要方法,安全性高、起效迅速快的药,但是静脉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较大.

    作者:刘敬燕;姬占伟;吕金玉;秦洁;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病人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一组是试验组,每组50名.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风险防范式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很好的效果,对于病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冯伟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结合姑息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深入研究晚期癌症患者应用人文关怀结合姑息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名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人文关怀结合姑息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护理之后,两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应用人文关怀结合姑息护理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出现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阿吉古丽·苏甫尔;古丽努尔·奥斯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脱落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脱落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将宫内节育器脱落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宫内节育器未脱落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调取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个体因素、节育器类型、放置时间3方面,分析节育器脱落的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松弛者占比为38.91%、子宫肥大者占比19.35%、金属单环占比64.52%、宫形及T形占比分别为12.90%及22.58%、放置时间<3m者占比48.39%,3--6m者占比25.81%、6--12m及>12m占比分别为22.57及3.23%.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于放置宫内节育器前,加强对患者个体因素的检测,尽量选择T形节育器节育.节育器放置3m内,应加强随访.

    作者:陈正雄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关于基层医院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其对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率.方法 对17例骨伤科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患者全身情况、术前基础疾病、骨折创伤的程度、骨折部位、骨折类型、以及骨折创伤部位局部情况、手术操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多少,手术室管理、电刀使用都有密切关系.结论 术后切口感染,虽超长使用抗生素并不降低切口感染.而积极的手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管理、良好的切口缝合技术、轻柔细致的手术操作技术,减少过多的剥离显露,保护软组织生机,缩短手术时间,彻底的切口清创、肥胖患者避免皮下脂肪过度使用电刀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的38例患者设为分析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较对照组(73.7%)更高,分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3%)较对照组(39.5%)更低,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差异化阶段护理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黄芳;陈系玲;张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国内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究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肺结核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实验要求抽取出9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括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综合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苏新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血管炎性因子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血管炎性因子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20例冠心病患者,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纳入冠心病组,无冠脉动狭窄的非冠心病患者纳入参照组,每组各11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IL-6、IL-10及TNF-α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IL-6、IL-10及TNF-α的水平与参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区别,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炎性因子与冠心病之间具有密切关联,IL-6、TNF-α可能与冠心病患者症状的产生密切相关,血清IL-10则与冠心病的发生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作者:史苏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ICU患者不同肠内营养方式的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针对ICU患者采用不同肠内营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6例行以鼻肠营养肠内支持,对照组56例行以鼻胃营养肠内支持,对比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状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采用鼻肠营养肠内支持的方式,辅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治疗的安全性,该治疗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屠琼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和护理.方法 选取于我院尿毒症透析患者42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血透治疗,观察组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前后的TNF-α、IL-6和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炎症指标相比治疗前都有所降低,对照组治疗后TNF-α、IL-6和hs-CRP水平比治疗前有所增高,则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而通过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炎症指标TNF-α、IL-6和hs-CRP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赵靳;王明蔓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常见妇科炎症的治疗与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 本文对主要妇科常见炎症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妇科进行妇科炎常见症治疗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妇科炎症患者经选用的治疗方法不同而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各29例,对比观察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此病的效果,以及探讨有效预防这些常见妇科炎症的方法.结果 本研究中的58例妇科常见炎症患者的总疗效结果为治愈43例(74.14%),有效11例(18.97%),无效4例(6.90%).其通过手术治疗的29患者中,治愈27例(93.10%),有效2例(6.90%),无效0例(0.00%);而通过药物治疗的29患者中,治愈16例(55.17%),有效9例(31.03%),无效4例(13.79%).结论 在对妇科常见炎症给予预防及治疗时,应结合其病症特点及表现对症进行预防和处理,合理选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从而可显著提高临床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并且在预后注重加强应用有效预防妇科常见炎症措施,以防病症再次发生.

    作者:李盼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子宫内膜搔刮术治疗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搔刮术治疗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明原因不孕不育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人工授精方法,研究组使用子宫内膜搔刮术治疗,并在患者优势卵泡成熟、排卵后行人工授精.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周期数、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同对照组比较,前者治疗周期数明显减少,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未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不明原因不孕不育患者临床应用子宫内膜搔刮数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且安全性高,应广泛应用.

    作者:冯会敬;郑江丽;李玲;赵少华;张子东;范怀雨;董君;王会玲;王会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TCT联合HPV—DNA及端粒酶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

    目的:研究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及端粒酶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病变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宫颈不同病变,包括慢性宫颈炎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62例、(CINⅡ)112例、(CINⅢ)41例,同时进行TCT、HPV-DNA、端粒酶的检测,并对3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CT单独检查CIN阳性率为64.6%,其中CINⅡ~Ⅲ诊断阳性率为77.8%;HPV-DNA诊断CINⅡ~Ⅲ的阳性率为96.7%,高于该组TCT的阳性率(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端粒酶阳性表达率高于慢性宫颈炎(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0.9%,阴性联合检测预测值明显高于其他2项.结论:TCT联合HR—HPV DNA检测可明显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降低漏诊率,是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先进、高效方法.

    作者:赵冰英;胡红彦;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50例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两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指标.结果:治疗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并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更好地改善肺功能.

    作者:刘敬燕;姬占伟;吕金玉;秦洁;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NT-proBNP的影响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贝那普利,研究组患者在贝那普利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患者对比两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NT-proBNP明显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患者临床效果理想且能够有改善血浆NT-proBNP水平,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进行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作用.方法:对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选取,选取其中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0.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则进行急诊护理流程.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病情稳定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结果:将两组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进行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稳定情况和治疗效果都要好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的提高急救效率,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上,有着较高的价值.

    作者:唐洁;郝序日;韩洋;鲁旺塔加;于新民;彭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社区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社区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94例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以电脑随机法将这94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社区护理,对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89.3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0.21%,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社区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基层社区进行推广.

    作者:刘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 调取我科室诊治的98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资料,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退热、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P<0.05);实验组退热、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优(P<0.05).结论 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梁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恐惧症心理治疗系统初探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应用到多个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前景.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是将虚拟现实的特定应激场景与暴露疗法相结合的心理治疗方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患者沉浸于虚拟的特定环境中,通过渐进的刺激作用,让患者逐渐适应虚拟的特定环境中,缓解症状,终得到治愈.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的概念,分析了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特点,探索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恐惧症心理治疗系统的设计,并分析了存在问题,展望了其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发展方向.

    作者:郝琪;吉振宁;成朴之;邵洁;程子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服药依从性良好88例,未出现错服、漏服药的情况,良好率高达96.74%,对照组中,服药依从性61例,良好率为66.3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