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丽;金艳影;孙旭
通过皮肤病医院门诊病人对于导医护理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影响门诊效果的因素,并通过因素的分析,让导医护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得到提升.为此,我们将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3位门诊病人进行导医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利用三级评分方式,将不同分组的病人对导医的需求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得分高低来进行判断需求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东贝痛经贴治疗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痛经的患者5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东贝痛经贴治疗痛经,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一段时间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则为68%,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有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治疗痛经时使用东贝痛经贴,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疗效好等诸多优势,而且其成本比较低,对于个人生活影响小,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坤福;祝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以下肢血栓脱落引起常见.PE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症状体征与栓塞速度、部位、范围等相关.在法国,肺栓塞的年发病率为1.83例/1000人,美国的年发病率为1.22~1.45例/1000人[1].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导致漏诊、误诊,80%以上 PE 患者无症状[2].PE 第 1~3 月死亡率约为10%[3-4].现就我院2010年以来收治的13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急性肺栓塞的预防及诊治水平.
作者:傅荣萍;冯怡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探究.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在我院的治疗时间为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来说,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作者:高丽锋;吕彩凤;房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护理本科生工作期望值与实际满意度差异,对实习学生的心理期望进行平衡.方法 选取参加心脏重症监护室的100位实习本科生,对其工作期望值与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总满意度为18.52%,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工作的操作能力、稳定性与特护贡献等方面的满意度为25.59%.结论 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实习工作中存在着比较大的期望,与真实的工作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落差,应当对此积极指导,降低学生的心理落差,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脑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脑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痛、发热、惊厥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炎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荆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闫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呼吸肌相关肺炎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五月到2017年五月74例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每组37例,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而后对于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脱机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3.51%,死亡率为5.41%,而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7.84%,死亡率为16.21%两组比较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1%,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7.5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刘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方法:从本院机电室2014年05月~2016年12月底检查的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例中选择210例,对其临床特点和肌电图特点作回顾分析.结果:病程≤5年上下肢SSR出现概率(53.42%)高,病程x10年的肌电图正常概率(14.93%)低,差异均显著(P 0.05);病程x10年组的嵌压式、远端对称多发类型和自主性周围神经病的年龄分布相近,无显著差异(Px0.05).结论:病程因素对糖尿周围神经病有着影响,而年龄因素不相关,肌电图常规检查应予以推广.
作者:靳重芳;邓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作用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住院或在门诊就诊,经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采用LOGIQ 5PRO彩超诊断仪进行检查,测淋巴结长径及短径,计算长径与短径之比.结果 采用高频彩超可见多个不等的肿大淋巴结,绝大多数淋巴结的长径与短径之比>2,并可清晰地观察到淋巴结外形和淋巴结分布情况.结论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在高频彩超上有一定特征,较之其他影像学检查有比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陈光营;高建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并分析对创伤性截肢患者进行罗伊适应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创伤性截肢的46例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3例)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照组(n=23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创伤性截肢患者进行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作者:傅华兰;石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西药(westem medicine)是相对于传统的中药而言的,通常指医院西医所用的药物.西药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作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制作而成.西药具有剂量精确(通常以克或毫克做剂量单位)、用量小、疗效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钟爱.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一种西药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合理安全使用西药,已经成为医生、患者及家属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西药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相关临床试验、耐药性问题、不良反应以及西药的发展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陆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肺炎球菌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肺炎球菌肺炎患者38例,以随机数字表+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19例,接受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患者19例,接受常规对症护理+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7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68.42%,比较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即P<0.05.结论: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在接受常规对症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2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于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其护理效果更好,患者血压明显降低,且较为稳定,得到控制.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卢舒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微创术及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不明原因不孕的疗效并进行观察.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人工授精治疗,研究组于月经周期第8-10天行子宫内膜微创术,用5号刮匙酌情轻微搔刮子宫内膜壁,当周期于卵泡成熟破裂前后行人工授精治疗.对比两患者临床妊娠率及累积妊娠率.结果:研究组临床妊娠率及累积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患者临床应用子宫内膜微创术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患者临床妊娠率及累积妊娠率高,应广泛使用.
作者:赵少华;冯会敬;郑江丽;李玲;张子东;范怀雨;董君;王会玲;王会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的38例患者设为分析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较对照组(73.7%)更高,分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3%)较对照组(39.5%)更低,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差异化阶段护理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黄芳;陈系玲;张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安全管理的潜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将我院产科病房2015年1月~2015年6月入住的1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另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入住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安全隐患实施防范措施.结果: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产科病房针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分为人文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分组方法采用抽签法,在护理方法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人文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况和依从性.结果:进行各自护理以后,联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人文组患者在焦虑状况和依从性两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在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中,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率,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可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贾艾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重症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在我院的住院时间为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采用抽签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预防性护理,为观察组,两组均为30例患者.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死亡率和医护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护理中作为参考.
作者:房婷婷;高丽锋;吕彩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蛋白和端粒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1].方法:选取235例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病理科石蜡包埋宫颈上皮内瘤组织,分为六组(17例腺癌组、10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35例CINⅠ级组、23例CINⅡ级组、25例CINⅢ级组及34例慢性宫颈炎组).采取SupervisionTM二步法对所有组织标本进行HPV16/18E6与hTERT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比分析HPV16/18E6与hTERT蛋白表达情况及关系.结果:HPV16/18E6蛋白表达于上皮细胞胞浆中;蛋白阳性率依次为:慢性宫颈炎11.76%、CINⅠ25.71%、CINⅡ47.83%、CINⅢ44.00%、鳞癌60.40%、腺癌76.47%,P<0.05,各组差异有显著性.由宫颈炎至宫颈鳞癌,其阳性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hTERT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与上皮细胞核中;蛋白阳性率依次为:慢性宫颈炎17.65%、CINⅠ31.43%、CINⅡ69.57%、腺癌70.59%、CINⅢ72.00%及鳞癌78.22%;P<0.05,各组差异有显著性.阳性率从宫颈炎到宫颈鳞癌随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hTERT与HPV16/18E6蛋白88例均为阳性者,70例均为阴性者,56例HPV16/18E6蛋白阴性而hTERT阳性者,21例HPV16/18E6蛋白阳性而hTERT阴性者,P<0.05,两者呈正相关系.结论:HPV16/18E6蛋白和端粒酶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其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HPV16/18E6蛋白和端粒酶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赵冰英;胡红彦;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