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1例女性盆腔包块的超声诊断分析

赵亚宁;史雪双;王向东;李蕊;姜美净;李莳菁;魏丹

关键词:女性盆腔包块, B型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通过B型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诊断价值来探讨女性盆腔包块.方法:回顾性分析361例经B超诊断盆腔包块的病例.确认B超诊断结果、治疗性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结果:361例病例中:巧克力囊肿、黏液性囊腺瘤、异位妊娠、浆液性囊腺瘤、单纯性囊肿、盆腔炎性包块、畸胎瘤、卵巢肿块的B超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5.93%、80.00%、86.40%、75.00%、75.00%、98.29%、75.76%、86.55%;特异性分别为95.45%、99.14%、92.80%、99.12%、99.05%、99.19%、93.10%、93.39%.结论:女性盆腔包块较之其他影像学检查优越性大,在B超影像上有一定特征.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分为人文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分组方法采用抽签法,在护理方法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人文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况和依从性.结果:进行各自护理以后,联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人文组患者在焦虑状况和依从性两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在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中,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率,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可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贾艾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2016年2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压力组和造口组,每组34例.压力组给予常规护理,造口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行伤口造口小组皮肤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造口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压力组,且压力性创伤发生率低于压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伤口造口小组可改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的皮肤管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

    作者:戴娅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作用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住院或在门诊就诊,经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采用LOGIQ 5PRO彩超诊断仪进行检查,测淋巴结长径及短径,计算长径与短径之比.结果 采用高频彩超可见多个不等的肿大淋巴结,绝大多数淋巴结的长径与短径之比>2,并可清晰地观察到淋巴结外形和淋巴结分布情况.结论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在高频彩超上有一定特征,较之其他影像学检查有比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陈光营;高建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COPD稳定期患者88例,对比患者肺康复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肺康复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康复护理后患者的肺功能情况较之前明显有所好转,在数据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钰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究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

    ICU是危重病症患者集中进行治疗的场所,也是危重患者病情为严重、容易发生意外和危险的地方.在ICU的护理治疗过程中,针对重症病患者常常会发生一系列风险,不利于患者康复甚至为其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本文分析了ICU患者护理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对如何规避这些风险进行了概括.

    作者:雷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针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在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数量.结果:采用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数量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采用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睿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50例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两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指标.结果:治疗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并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更好地改善肺功能.

    作者:刘敬燕;姬占伟;吕金玉;秦洁;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的38例患者设为分析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较对照组(73.7%)更高,分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3%)较对照组(39.5%)更低,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差异化阶段护理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黄芳;陈系玲;张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本文作者所在的医院研究的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于产妇的焦虑,还有产妇的分娩质量是否有形成重要的影响.方法:在医院收取的病历中选取120例的产妇进行实验观察,然后把60例产妇划分为实验组60例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将划分为对照组的60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其次将划分为实验组的一半产妇进行产科的护理所研究模式的护理方式,然后将这两个组进行对比然后分析产妇的焦急情况,以及其临盆的质量等.结果:针对实验的结果来说,划分在对照组中产妇的焦急情况严重高于划分在实验组的产妇,而且对照组的产妇临盆时会感觉更疼一些.结论:本文作者所在的医院研究的产科的护理所研究模式对于产妇焦急和临盆的质量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作者:姚丽辉;李光瑜;孔翠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将腺苷蛋氨酸应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每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8(93.33%)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8(60.0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腺苷蛋氨酸应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付士祥;刘光俊;王军;潘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病案管理中常见医患纠纷原因及预防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病案管理中常见的医患纠纷原因及预防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的100例病例资料和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的100例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管理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病案管理的分为对照组,科学透明化病案管理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工作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率,并总结分析产生医患纠纷的原因.结果:对两组医患纠纷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科学透明化的病案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并提高病了临床工作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秋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综合性护理策略探讨

    探讨综合性护理策略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运用策略方法随机选取32例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XX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32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6名神经外科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6名神经外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则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5%,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75% 结论实施综合性护理服务的对照组神经外科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彭国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及沙丁胺醇治疗COPD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急性加重期COPD 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为48例、50例.对照组采取抗感染、化痰、氨茶碱平喘、吸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剂.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FEV1/预计值、FEV1/FVC、FEV1均上升,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改善,较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FEV1/预计值、FEV1/FVC、FEV1显著上升,较对照组治疗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COPD联合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患者肺功能有效得到改善,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敬燕;姬占伟;吕金玉;秦洁;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幽门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幽门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及防范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幽门杆菌感染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3.33%,两组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幽门杆菌感染患者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从而促进患者就医体验的提升,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王亚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服药依从性良好88例,未出现错服、漏服药的情况,良好率高达96.74%,对照组中,服药依从性61例,良好率为66.3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血管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对血管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7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普通心理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在入院时及出院前比较两组在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降低,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结论 对血管瘤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利于疾病恢复,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温瑞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恐惧症心理治疗系统初探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应用到多个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前景.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是将虚拟现实的特定应激场景与暴露疗法相结合的心理治疗方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患者沉浸于虚拟的特定环境中,通过渐进的刺激作用,让患者逐渐适应虚拟的特定环境中,缓解症状,终得到治愈.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的概念,分析了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特点,探索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恐惧症心理治疗系统的设计,并分析了存在问题,展望了其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发展方向.

    作者:郝琪;吉振宁;成朴之;邵洁;程子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东贝痛经贴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东贝痛经贴治疗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痛经的患者5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东贝痛经贴治疗痛经,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一段时间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则为68%,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有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治疗痛经时使用东贝痛经贴,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疗效好等诸多优势,而且其成本比较低,对于个人生活影响小,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坤福;祝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日间手术患者身份识别方案应用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研究日间手术患者身份识别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6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日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身份识别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发生身份识别问题的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身份识别问题的机率为4.00%,对照组患者发生身份识别问题的机率为20.0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日间手术患者,采用身份识别方案,仔细核对信息和身份,提高对患者识别的正确率,避免出现错误手术,确保手术无误.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42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宫内节育器异位主要与反复刮宫、节育器过大等有关.本组42例患者中,14例异位入子宫肌层患者,2例行宫腔镜取器术,12例于B超引导下行经阴道取器术;18例异位如腹腔患者,经剖腹取出节育器;10例异位入宫颈肌层患者,于B超引导下经阴道取出.结论:置入节育器时,应做好节育器环型的选择,发生宫内节育器异位后,根据异位位置判定取出方式.

    作者:陆开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