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燕;姬占伟;吕金玉;秦洁;李强
目的:探究服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抗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阿托伐他汀(20mg/d)药物治疗.患者均连续服药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于同德;杨艳艳;马丹丹;崔海丽;邢一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全面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肺癌患者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长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化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改善肺癌患者生命质量和缩短住院时间,满意度高.
作者:赖燕华;刘吉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克霉唑与氟康唑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克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复发性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在使用克霉唑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红满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入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28.12±2.53)d]显著长于观察组的[(23.62±3.35)d](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蕾;周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衰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急救中心门诊收治的6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衰患者为例,对67例患者采取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等措施实施临床护理.结果:67例患者病死率为4.48%,护理总有效率为95.5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进而优化治疗效果,使患者逐渐康复,进而降低致死率.
作者:马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特别就是对医学临床方面的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做好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就已成为护理人员的当务之急,更成为服务社会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宗旨与根本,而想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掌握扎实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更好的来治病,不断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与水平.本文从基层医院临床护理方法着手研究,深入探讨临床护理方法,并得出做好临床护理的几个要素.
作者:曾君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在对联合使用四联疗法和消化内镜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探析再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间接收的68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四联疗法,观察组采取四联疗法+消化内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高.同时,首次为出血量、血红蛋白水平、消化内镜手术等均是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论:在胃溃疡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应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基于消化内镜的引导下对出血部位进行探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实现对胃动力指标的改善.同时,还应明确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防范策略,防范再出血产生.
作者:吴维新;林芳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澳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及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氧驱动雾化治疗.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将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试验组(25)例,2组患者均治疗7 d,对照组予以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胶醇溶液每次2.5mL;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异丙托澳铵溶液每次2mL,bid o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次2mL,bid+,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92.31%(24/26)例和84.62%(22/2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FEV1分别为(1.84±0.26),(1.61±0.23)L;FEV1/FVC分别为(68.83±9.32),(57.47±8.21)%;PEF分别为(3.47±0.45),(2.96±0.42)L·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为手抖、咽部不适,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心悸、咽部不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和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澳铵雾化能显著改善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并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关键词:异丙托澳铵;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气流受限的持续存在和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危及患者生命容易导致呼吸衰竭.目前减轻炎症反应是治疗AECOPD的主要手段,使用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雾化吸人是治疗COPD的主要方法,安全性高、起效迅速快的药,但是静脉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较大.
作者:刘敬燕;姬占伟;吕金玉;秦洁;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阑尾炎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分析检出符合率和病理分型检查符合率.结果:超声检出符合率(82.00%)低于16排螺旋CT检出符合率(96.00%);超声检查病理分型检查符合率低于16排螺旋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采用16排螺旋CT检查,能有效提高检出符合率和病理分型检查符合率.
作者:杨新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针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在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数量.结果:采用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数量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采用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睿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针对风险管理对供应室当中的外来手术器械的实施方法和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择取2016年8月到2017年2月落实风险管理制度之前的200份外来手术器械包作为参照组,同时择取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落实风险管理制度之后的200份外来手术器械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并做以讨论.结果:在落实了风险管理制度之后,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有显著的降低,和落实管理制度之前的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供应室外来器械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郝保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三种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以随机编号的形式纳入甲组、乙组及丙组(n=30).甲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乙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丙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方式下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状态.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存在显著区别,丙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NIHSS评分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丙组患者数值相对较低(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治疗老年动脉粥硬化化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症状,而瑞舒伐他汀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建议优先选择.
作者:王林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于肾内科透析患者的具体影响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12月所接诊的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资料144例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所选14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共72例给予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的72例则给予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护理干预,记录两组的各项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几率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临床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护理的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理解程度,并且降低患者负面情绪出现的几率,提高患者等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裕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贝那普利,研究组患者在贝那普利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患者对比两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NT-proBNP明显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患者临床效果理想且能够有改善血浆NT-proBNP水平,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加音乐疗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2月到2017年5月开展本次关于产妇分娩的研究,期间总共选取100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穴位按摩加音乐疗法的干预方式.观察和对比不同时期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分娩进程状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数据差异结果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宫颈全开时间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在时间方面有明显的缩短,数据差异较大,数据差异结果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加音乐疗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突出,能够显著提升临床干预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杨文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在初产妇护理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方法对其产后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整体抽取在我院接收的46例初产妇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法;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46例为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产后抑郁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后抑郁评分情况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GSE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护理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方法,在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并有效提升产妇产后自我效能感,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和应用.
作者:王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运用在煤工尘肺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煤工尘肺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HAMA和HAMD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煤工尘肺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改善不良情绪.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出生的200例新生儿视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法划入参照组与干预组(n=100).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及脐带平均脱离时间.结果:常规组新生儿感染4例,干预组未见感染患儿,组间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新生儿脐带脱离平均时间长于干预组,数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新生日脐带脱离时间.
作者:耿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于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容诊治的八十二名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八十二名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三十九名患者,观察组中有四十三名患者,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百分之九十五点三,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百分之七十四点四,两组数据经比较,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零点零五.结论:在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应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痊愈,值得在医学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霞;文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延续性护理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饮食控制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参照组(X2=9.64,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延续性护理支持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