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李睿

关键词:结核,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析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结核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结核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安全护理,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对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患者(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内科病房护理中,安全隐患主要为护理人员法制意识不强、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缺乏、院内感染较多等,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安全护理,以此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临床效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手术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室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在奇偶法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予以优质护理和普通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服药依从性100.00%高于对照组82.35%、禁烟酒依从性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护理满意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住院时间(12.34±1.98)天少于对照组(14.14±2.08)天,(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需要配合优质的护理才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的实践分析

    基层医院检验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加强检验科管理,提升检验科服务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从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工作,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试剂和设备的管理,加强科室文化建设多方面分析了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创新的实践策略,对于提升检验科管理质量,提升其工作质量是一种促进.

    作者:曹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预防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预防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4例,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效果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治疗耗能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有效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同时也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作者:周婉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4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化疗,观察组为吉非替尼单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有效率为50.00%和12.50%,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和37.5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兰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微晶纤维素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

    微晶纤维素是天然纤维素经稀酸部分水解的产物,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短棒状或粉末状的多空细微颗粒,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无臭、无味.不溶于水、稀酸、有机溶剂和油脂,是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等行业的药用辅料.其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药典未列具体规程,进过多次实验后,终确认微晶纤维素的微生物限度测定具体方法.

    作者:姚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GnRH-a在IVF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天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泌的10肽激素,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刺激垂体前叶细胞合成卵泡刺激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大多数控制排卵的排卵是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期方案调控的.Gnrh-a通过下调调节脑垂体抑制内源性LH峰,但可能持续抑制脑垂体功能,影响黄体功能,直接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卵泡抽吸过程中粒细胞的丢失会影响颗粒细胞中雌激素的分泌,也可能导致黄体期功能不足,导致胚胎着床和怀孕率下降.体外受精后,利用药物促进或补充黄体的功能,可改善患者黄体缺乏的缺陷,从而提高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黄体支持从排卵日开始.如果是妊娠,更要继续治疗,直到诊断为临床妊娠或胎盘自主功能.

    作者:冯振花;盛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高通量血液过滤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6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31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之高通量血液过滤治疗和增强护理力度.分析6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血淀粉酶以及谷草转氨酶等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和护理,改善了各项检测指标水平,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预后.

    作者:孙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Azithromycin治疗小儿R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2-2017.10我院儿科收治的129例RI患儿分析治疗效果,按盲法分为Azithromycin组、参照组,Azithromycin组67例,参照组62例;参照组RI患儿的治疗方法为平喘补液、止咳化痰、控制感染等基础疗法,Azithromycin组的治疗方法为基础疗法及应用Azithromycin,治疗后比较两组RI患儿的疗效.结果 参照组有效率75.81%,Azithromycin组有效率91.04%,差异显著.结论 Azithromycin能改善小儿RI治疗效果,治疗RI患儿时应积极推广应用Azithromycin.

    作者:王文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病患诊断当中的相关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2月~2018.2月我院所收治的颈动脉狭窄的病患当中选择40例进行研究,按照盲选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的病患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方法来进行诊断,而对于观察组的病患则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对两组病患诊断结果的准确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对对照组病患以及观察组病患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造影诊断发现,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病患进行诊断其跟临床的诊断结果相比其准确的概率达到92%,而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方法来对颈动脉狭窄病患进行诊断其准确的概率为79%,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病患诊断的准确概率要高于对照组病患诊断的准确概率(P<0.05).结论: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病患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伍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指的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采取现场检验的方式,对自己受理的药品在注册申请批准上市之前的样品量产过程进行检验,对该药品是否符合已经申报过的或核定过的生产工艺进行确认的经过.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发现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药企及检验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滕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51例成人发育不良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除男4例外均为女性,年龄22~78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均摄有标准的骨盆前后位X线片,18例行CT扫描.结果 51例发育不良髋臼的主要X线改变为髋臼浅小,倾斜度增加和对股骨头覆盖不全.测量中心边缘角(CE)为-10°~30°,平均13°.测量髋臼指数为35~67°,平均45°.其中40例有继发性骨关节炎,30例出现髋臼或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囊性变,19例伴有髋关节半脱位.CT和MRI发现平片不能显示的小囊变和股骨头向前移位者分别为13例和10例.结论 髋臼浅小和股骨头囊样病变是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常见表现,CT或MRI能显示其早期征象.

    作者:沈智蓉;李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居家康复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居家康复脑卒中患者使用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62例我社区居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以家庭自然康复,观察组实施社区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生理自理能力评分(AD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居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进程,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作者:袁美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进行救治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急诊停留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内心肌梗死复发例数、再次PCI(经皮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和并发症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心肌梗死复发率、PCI治疗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改善治疗结局,降低疾病复发和并发症例数,治疗安全性高,治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每组各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抗生素西药药物治疗、内服中药联合外洗的方式治疗,比较分析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而言,采用中药联合外洗方法进行治疗比采用单纯的西药抗生素治疗副作用更小,大大缩短治疗周期,疗效更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影像学检查患者的安全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诊治的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度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影像学检查患者实施安全护理,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菊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回访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遵医行为及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回访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遵医行为及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回访.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23.0±0.4)分、SDS(21.5±0.6)分、SF-36(95.5±1.7)分、依从性97.9%、负面情绪存在率6.3%、再次入院率2.1%;对照组患者SAS(32.4±1.5)分、SDS(33.0±2.1)分、SF-36(80.0±3.5)分、依从性77.1%、负面情绪存在率31.3%、再次入院率12.5%.结论:加强护理回访,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降低再次入院率,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兰丽萍;方芳;高家瑾;赵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侯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失禁性皮炎的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失禁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特定时段内收诊的40例失禁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护理方法差异以1:1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给予护理干预模式的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护理后IAD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疗效为95.0%,护理后IAD发生率仅为10.0%,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监护室失禁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应用.

    作者:管淑芳;彭慧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早期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康复护理后ADL评分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护理中可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涂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肺癌病理分型、分期中4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肺癌病理分型、分期中4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情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肿瘤标志物CEA、SCC-Ag、NSE、CA125指标进行分析,CEA在腺癌中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差异明显(p<0.05).SCC-Ag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CEA在T3和T4表达水平中有不同的影响,根据分期管理的实际要求和报道概况等,整体数值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CEA对晚期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SCC-Ag是诊断鳞癌有价值的标志物,NSE对小细胞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的标志物,NES与临床分期正相关.结合具体诊断值,需要了解实际情况进行,提前进行治疗.

    作者:张一冲;孟冬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