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 主管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9128-6509
  • 国内刊号:62-0071/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18-4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护理学
健康前沿杂志   2018年08期文献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分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在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选取我院产后出血产妇90例,以数字表法将产妇具体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5例)产妇进行产房助产士护理,对照组(45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即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总满意度.结果:在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量对比时,主要是以产后2小时、12小时、24小时为标准,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意义(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7.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产妇护理过程,产房助产士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其出血量,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病率,实现产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广泛应用于产妇临产.

    作者:陈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0月到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80名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放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负性情绪和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徐锦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肿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临床路径管理的护理方法来看护患有肿瘤疾病的医生其临床护理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的106位实习医生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医生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常规组中的53位医生仅使用常规化传统的管理方法来进行护理,而实验组中的53位医生则在常规化传统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联合临床路径管理的护理方法对医生进行看护.两种护理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医生的护理效果、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之后医生的生活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医生的护理有效概率(92.45%)显著高于常规组医生的护理有效概率(71.70%),在两组医生的临床护理信息方面,实验组医生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护理方法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医生对护理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肿瘤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临床路径管理的护理方法来护理患有肿瘤疾病的医生,能够显著的提升医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高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研究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行急诊治疗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出84例,将其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2%<33.33%),且P<0.05.结论 针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期间加以并发症预防性护理进行干预,以此控制其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徐美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气管镜活检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气管镜活检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气管镜活检出血患者予以研究,均给予检查前、中、后护理干预,对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止血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干预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血停止.结论:气管镜活检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止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作者:乔少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综合分析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薇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深入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胃癌根治手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6月的胃癌手术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实验组采取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疗法,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康复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论是术后疼痛程度还是患者的住院时间,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就二者的康复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医学的大力推崇.

    作者:邓红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失禁性皮炎的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失禁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特定时段内收诊的40例失禁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护理方法差异以1:1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给予护理干预模式的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护理后IAD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疗效为95.0%,护理后IAD发生率仅为10.0%,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监护室失禁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应用.

    作者:管淑芳;彭慧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一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老年痴呆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回顾分析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患者认知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入院时由于遵医行为差,术后康复未达预期标准.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患侧肢体康复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经过2个多月的治疗护理,患者生活基本自理出院.

    作者:陈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给予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贺田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98例传染病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精细化护理,评估2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状况、差错事件.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佳(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状况较佳,差错事件较少(p﹤0.05).结论 对传染病患者施以精细化护理模式,可以显著升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状况,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杨彩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析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结核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结核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安全护理,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对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患者(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内科病房护理中,安全隐患主要为护理人员法制意识不强、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缺乏、院内感染较多等,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安全护理,以此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李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结核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0)、试验组(n=2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借鉴.

    作者:李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58例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体重指数等相关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共有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期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个体营养指标,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李后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自我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自我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将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采用自我护理管理法.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6%)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依从率(82%),比参照组护理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将自我护理管理应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储正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予以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为95.0%,对照组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患者(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方式,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作为案例,结合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给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束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94.4%,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2.2%,干预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各项时间少于对照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接受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能提升依从性,让患者尽快出院,值得应用.

    作者:刘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应用

    目的:针对我院近几年的妇科护理的经验分析,总结探讨出针对妇科护理中的有效沟通护理方法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几年的妇科护理中差错和有效性护理的资料性回顾分析总结归纳出在妇科护理差错中的基本原因,并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应用研究,进而提出有效沟通在高质量护理的优势[1].结果:我院的产科护理差错率明显下降,医患关系趋于平和.结论:针对性分析问题原因,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患者有效沟通,更好地认识病人,为妇科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护理工作.

    作者:陆汝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及护理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行TKA治疗的8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VT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4.65%)、下肢浮肿率(6.98%)及住院时间(11.7±1.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DVT危险因素评估、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护理、药物预防、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小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产后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及身体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实施产后综合护理对其哺乳及身体康复情况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科所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16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8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产后综合护理模式,对比2组产妇身体康复及哺乳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泌乳量大于参照组,与参照组(13.75%、13.75%)相比,实验组乳房胀痛(3.75%)及乳房硬结(2.5%)发生比例较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产后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身体机制,降低患者血糖,改善产妇哺乳效果,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顾凌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结合行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的病情,采取优质护理,成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李丽;李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2例腹膜透析病人隧道口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腹膜透析病人的隧道口感染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近3年在我院接受隧道口感染的腹膜透析治疗的病人进行研究,随机选择12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针对性护理方法为病人进行护理,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组病人通过治疗后,病情痊愈,1组病人因为真菌感染而退出本次研究,转到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结论:只要对无菌操作进行高度重视,对手术后进行定期培训,利用正确的手术置管方式,腹膜透析道口感染能够得到有效预防.

    作者:程建丽;郑慧霄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体化护理对CCU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探讨

    目的: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在改善焦虑情绪方面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4例C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SAS、SDS评分方面,护理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降低(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CU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和护理效果

    目的 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影响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A组与B组,各50例.A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B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B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98.00%>84.00%),P<0.05.结论 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后的临床有效率,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符玉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去年收录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随机选取的这80例患者全部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结果,使用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比较低,患者的康复速度比较快,住院时间也更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因此在临床上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李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术中的疼痛程度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能缓解病患剖宫产手中的疼痛感,提升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效果,应用价值较为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屠红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户籍西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模式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规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判断护理起到的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4%,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治疗工作与护理质量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需要在护理工作中采用针对性的规范护理干预.

    作者:陈明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细节护理对神经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对神经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改善(84.22±1.22)分、生命质量(85.72±1.32)分、依从性(86.12±1.13)分、满意度评分(84.34±1.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8.52±2.62)、(69.42±2.42)、(70.62±2.53)、(69.72±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着,改善了生命质量,提高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王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癌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思考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癌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5.07-2018.06期间诊疗的80例肿瘤内科患者,依据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划为两组各40例.即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患者,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癌痛程度和生存质量.结果:常规组患者癌痛程度较重于干预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较优于常规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内科患者而言,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在减轻患者癌痛程度的同时,改善其生存质量,故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马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将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运用于ICU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研究和评估应用效果.方法:此文纳入研究的ICU重症患者共80例,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苏州市立医院未实施预见性护理之前收入并诊治的4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参照组资料,开展单纯常规护理,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苏州市立医院实施预见性护理之后收入并诊治的40例ICU重症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关注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合计率、护理服务满意合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合计率高于参照组患者相关计算数据,P<0.05,展示数据检测和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合计率高于参照组患者相关计算数据,P<0.05,展示数据检测和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预见性护理结合常规护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作者:张维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居家康复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居家康复脑卒中患者使用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62例我社区居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以家庭自然康复,观察组实施社区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生理自理能力评分(AD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居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进程,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作者:袁美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对于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对于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46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视网膜脱离术,根据其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服务,根据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之间的差异,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平均复位时间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其恢复时间,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梁赛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严重呼吸道烧伤护理中的心理疏导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在严重呼吸道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严重呼吸道烧伤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满意度(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呼吸道烧伤患者给予心理疏导,能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满意度.

    作者:刘霞;李凯琳;张梦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ICU的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工作中,监护记录与特护记录相对较多,救护工作相对频繁,护理技术的操作难度也较大,终使得ICU的基础护理工作繁重.本文对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任继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改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76例进行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时强化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缓解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况,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有积极临床价值.

    作者:张瑞雪;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OP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主要诱因分析及护理研究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诱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案,探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共计220人,对其病历资料与血气分析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全麻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全部患者中,有39.09%的患者在完成冠脉搭桥手术治疗后出现低氧血症,经调查研究后发现患者有肥胖、2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胸腔积液是造成术后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结论: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对患者呼吸功能进行严格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概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吴瑞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肾病内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优质护理模式在肾病内科病人护理中缓解负面情绪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对在本院进行肾病内科治疗的60组病人进行观察,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病人平均进行分组.对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常规组和优质组的负面情绪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优质组病人的情绪缓解较明显,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在肾病内科病人护理中进行应用,对病人的负面情绪缓解有较好的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值得被广泛推广.

    作者:唐君;郑慧霄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开展肠内营养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诊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98例患者,98例患者选择抽签法分成每组各49例的参照组及实验组,分别对其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及精细化护理措施,将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情况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研究具备价值.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开展肠内营养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患意识恢复.

    作者:陆亚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7例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予以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能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中,可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思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教学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初产妇,按照助产护理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产妇)与实验组(57例产妇),实验组产妇及对照组产妇分别给予无保护助产护理与常规助产护理,对两组孕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产程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孕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孕产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孕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无保护助产护理措施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孕产妇的疼痛程度、会阴侧切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孕产妇产后并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高通量血液过滤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6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31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之高通量血液过滤治疗和增强护理力度.分析6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血淀粉酶以及谷草转氨酶等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和护理,改善了各项检测指标水平,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预后.

    作者:孙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02-10月在我科收集的68例脑梗塞治疗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臭氧大自血疗法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7.06%,对照组有效率达85.29%,治疗组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臭氧大自血疗法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且相关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

    作者:龙正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关于PICC应用于全静脉营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旨在探讨PICC应用于全静脉营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PICC导管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患者78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2%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P<0.05.结论:针对应用PICC导管全静脉营养支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安全性和舒适度,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ICU气管插管患者62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即研究组(强化护理干预,n=31)和参照组(日常护理,n=31),后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研究组(0.0%)较比参照组(25.8%)更低,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比例更高,与参照组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ICU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以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也可以有所提升,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符菊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80例晚期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规范化癌痛护理为观察组,分析规范化癌痛护理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规范化癌痛护理晚期癌痛患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焦虑抑郁等症状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德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效果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应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群中,时间范围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所有对象分别归入实验组、对照组,入组方式为随机抽取,组员各有30例.实验组护理方案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肠鸣恢复、肛门通气耗时、住院时长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肠蠕动恢复、肠鸣恢复、肛门通气耗时、住院时长等方面,各项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之后,患者的恢复耗时更低,康复更为迅速.

    作者:周雅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疾病的护理

    目的:探析呼吸疾病治疗中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总结出好的经验,为今后做好相关护理治疗打下基础.方法:在患者中选取120名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来治疗呼吸疾病的,把他们分为常规组60名,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另外60名则为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在常规组的病患中医院感染例次率为26%、不良事件的合计例次率为58%,均高于循证组的13%和25%;在人均住院时间上,常规组为(18.56±4.28)d,循证组为(17.33±6.56)d,显然常规组高于循证组;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例次的统计上常规组的(8.45±3.83)次/人,大于循证组的(7.13±3.04)次/人,(P<0.05).结论: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疾病时,采用循证护理方式不仅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还能更好的发挥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作用,帮助病人早日转归康复.

    作者:宋宜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用于慢性肾炎伴抑郁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综合护理对慢性肾炎伴抑郁病患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在2016.1-2018.4时间段收治的慢性肾炎伴抑郁病患中盲选出76例实施干预研究,将其划分为基础组(38例)和综合护理组(38例),其中基础组病患采取普通的干预护理,综合护理组病患采取普通干预护理同时结合综合护理,研究2组的抑郁心理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病患抑郁心理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情况改善均比基础组病患要好,2组比较,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伴抑郁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可缓解其抑郁心理,改善病患的日常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伍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护理在血管瘤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血管瘤患儿家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血管瘤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的家庭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及家长对血管瘤知识掌握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血管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延续护理于血管瘤患儿的家庭护理中,能够提高血管瘤两组患儿及家长对血管瘤知识掌握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欣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安全问题,制定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的方法,对出现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血管瘤儿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血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婴幼儿随机分成实验组4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婴幼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的发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对于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回归社会.

    作者:孙莉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研究采取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0例,2017.06.03日到2018.05.20日,将其依据远程随机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基础护理为主护理(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护理干预(设定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满意情况指标、康复依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护理后,其满意为(87.62±2.48)分,康复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方案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当中,患者的满意情况指标改善佳,且康复依从性指标效果理想.

    作者:李晓玲;孔小花;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回访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遵医行为及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回访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遵医行为及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回访.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23.0±0.4)分、SDS(21.5±0.6)分、SF-36(95.5±1.7)分、依从性97.9%、负面情绪存在率6.3%、再次入院率2.1%;对照组患者SAS(32.4±1.5)分、SDS(33.0±2.1)分、SF-36(80.0±3.5)分、依从性77.1%、负面情绪存在率31.3%、再次入院率12.5%.结论:加强护理回访,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降低再次入院率,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兰丽萍;方芳;高家瑾;赵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肾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的护理方法来看护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其临床护理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分配为两组,常规护理组中的53例使用常规化方法来看护,而实验护理组中的53例病患者则用联合创新型的护理方法看护.两种护理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概率(92.4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概率(71.70%),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信息方面,实验护理组患者在实施的护理方法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护理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肾脏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创新型的护理方法来护理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蒋广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肠内营养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血淀粉酶、谷草转氨酶、APACH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胰腺感染率、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血淀粉酶、谷草转氨酶、APACH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胰腺感染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血清蛋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峰;周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患者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对无痛分娩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90例无痛分娩产妇,分为基础组(n=45)和综合组(n=45),基础组实施基础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干预,对比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较基础组更低,新生儿Apgar评分较基础组更高(P<0.05).结论:对无痛分娩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可改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

    作者:刘爱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的改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呕吐的改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间240例新生儿,分为常规组(n=120)和干预组(n=120),均实施母婴同室,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新生儿呕吐发生率1.6%较常规组12.5%降低,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8.4%较常规组90.0%升高(P<0.05).结论:母婴同室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新生儿呕吐.

    作者:黎宇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阶段外科冲洗治疗的护理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阶段外科冲洗治疗的护理.方法:抽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8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分阶段外科冲洗治疗.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5.16,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行分阶段外科冲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方式,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率,观察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疗效,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郑维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

    目的:分析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300例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组法划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150).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率为98.67%,数值比较显著高于常规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83.33%,组间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管理,有助于提升新生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耿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医学影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医学影像检查中的护理效果,并为相关医学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收容诊治的二百二十名实行影像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本次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有一百一十名患者,同时观察组也有一百一十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护理,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对于观察组的护理,是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同时应用优质护理的方法,观察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并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7.3%.结论:通过在医学影像检查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使患者配合影像检查工作,为了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需要医院不断提高有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在护理过程中进行规范和严格的检查,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高静;张云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及手术配合

    难治性青光眼常伴有顽固的眼胀、头疼、恶心、呕吐,会导致患者失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它的治疗目前是临床医生颇为棘手的难题.对于反复手术失败,联合各类局部或者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眼压仍控制不佳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窥镜下睫状体激光光凝(ECP)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临床有效方法.

    作者:吕娟芬;张书平;冯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早期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康复护理后ADL评分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护理中可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涂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骨科特殊护理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骨科特殊护理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52例进行研究,以投掷骰子方式分组,将掷偶数面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将掷奇数面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和骨科特殊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中采用基础护理和骨科特殊护理措施,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瑞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快速康复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凭借其独有的微创特点而成为当前消化、呼吸等系统多种临床疾病为常见的一类外科技术,其技术细节不断完善的同时,相关护理措施和理念也得到了深入发展.因此,选择一种有效、可行的护理和康复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及预后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例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护理体会

    我们在本文中通过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病人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护理体会的整理,对该类疾病进行了较好的分析效果.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护理,包含了用药方面的指导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心理疏导等.通过对病人进行护理我们了解到,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病人要想得到更全面的身体康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让医护人员以及周围的家人和朋友给病人更多的关爱和陪伴,让病人能够在心理辅助的帮助下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朱雅;郑慧霄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肺通气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优质护理对于BA急性加重病患的影响.方法:2016.3-2018.3时间段,随机在病患中盲选70例BA急性加重病患实施护理分析,将其分成基础组(35例)和优质组(35例),其中基础组病患行基础护理,优质组病患在行基础护理同时结合优质护理,分析2组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优质组肺功能情况改善比基础组要好,2组相比,p<0.05.优质组生活质量评估得分是(72.3±1.7)分,基础组生活质量评估得分是(51.4±2.2)分,2组相比,p<0.05.结论:对BA急性加重病患行优质护理,可改善其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效果较好.

    作者:伍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医辩证护理疗效探析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使纤维环破裂,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从而引起以下肢放射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为骨科临床为多见的疾病之一,占骨科门诊腰痛患者的10%~15%,以及因腰腿痛住院病例的25%~40%.腰椎间盘突出是当今的多发病,而且康复难度较大,需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2%.目前,在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主要是使用止痛剂、牵引等方法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在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护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进行基础护理和中医辨证护理,其中接受中医辨证护理的43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小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策略以及分析其疗效.方法:随机地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我院对其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我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以SCL-90量表作为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估,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的得分均高于健康人群,但经过一到两个周期的心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辅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后期的消极情绪,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方式,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效果分析,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5%,干预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4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复发的现象,发生几率5%,对照组中5例患者出现复发的现象,发生几率为12.5%.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方式,效果明显,整体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都明显低于护理实施前,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都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实施6月后,观察组的HbA1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与HbA1c值,提高血糖控制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健康信念模式在老年高危糖尿病足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老年高危糖尿病足病人护理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高危糖尿病足病人予以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对照组病人应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病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1年糖尿病足发生率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发生率(4.9%)低于对照组(19.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饮食体质量控制、鞋袜定时更换、坚持足部按摩、坚持运动锻炼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危糖尿病足病人护理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增强病人遵医行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普及.

    作者:岳俊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影像学检查患者的安全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诊治的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度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影像学检查患者实施安全护理,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菊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5月来我院接诊治疗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抽选94例病历,将94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47例实验组与予以传统护理干预的47例参照组,将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与参照组患者指标数据相比P<0.05,具备数据研究意义.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肺功能,促进康复.

    作者:金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的环境都发展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人的健康情况,部分不良生活习惯,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医院中情况较为严重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会移至重症监护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有利于帮助患者脱离危险,恢复健康.在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中,加强对人文关怀的应用面,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浅谈了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眼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目的:对于影响眼科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提升.方法: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眼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5例眼疾患者,将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将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来.结果:通过研究和分析,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应该根据安全隐患类型,采取防范措施.结论:有效地运用防范措施,能够将各项护理安全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实施防范措施以前进行比较,在很大程度上,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了,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

    作者:郝兰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40例)实施常规临床护理,优质护理组(40例)实施常规加优质护理,观察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患者取得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运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不仅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是临床护理神经内科患者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徐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家在逐渐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方针中不断完善国家内部的管理.人们逐渐对自身的身体健康有了很大的关注点,只有拥有着一个健康的体态,才可以更好的、更高效率地完成自己日常中的工作及对未来的一个美好规划.没有一个健康的体态,说什么都是空话.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医学方面逐渐对于护理服务有着严格的要求,医院要求内部工作人员对着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模式,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使得外科患者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恢复条件,减轻患者的消极焦虑情绪,帮助医生更加轻松地对患者进行治疗,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大程度上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屈文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ICU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究ICU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方法:将本院的ICU护理人员视为研究样本,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实施常规ICU护理管理方式,并在此期间,对ICU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将该时期视为对照组;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加强护理管理,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将该时期视为观察组.记录对比2个不同时期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护理人员在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后,其意外针刺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意外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50.00%(对照组)>5.00%(观察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导致ICU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与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有关,需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规范化护理流程,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

    作者:施丽;王夏玲;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手术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室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在奇偶法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予以优质护理和普通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服药依从性100.00%高于对照组82.35%、禁烟酒依从性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护理满意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住院时间(12.34±1.98)天少于对照组(14.14±2.08)天,(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需要配合优质的护理才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癫痫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癫痫护理当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合格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教育合格率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癫痫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有在临床推广和运用的价值.

    作者:卫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预防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预防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4例,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效果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治疗耗能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有效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同时也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作者:周婉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联合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联合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进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联合溶栓抗凝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次序平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积极因素比起常规护理组来说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将干预护理运用于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联合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春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施以延续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调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我社区诊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资料,以不同护理理念标准,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与延续性护理;评估2组干预前后代谢指标以及个人管理能力状况.结果 干预后2组各项代谢指标均改善,且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个人管理能力状况较优(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施以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人各项代谢指标,提升个人管理能力,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刘蒙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进行救治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急诊停留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内心肌梗死复发例数、再次PCI(经皮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和并发症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心肌梗死复发率、PCI治疗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改善治疗结局,降低疾病复发和并发症例数,治疗安全性高,治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并分析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6例气管切开患者,选取时间范围为2017.7.1到2018.7.1.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使用间断滴注和氧气雾化,观察组使用气道内持续恒温雾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刺激性咳嗽、痰栓的形成以及气道黏膜出血的情况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占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2种不同的气道内湿化护理方法中,气道内持续恒温雾化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痰液粘稠度,安全性高.

    作者:王夏玲;施丽;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手术室护理现状,分析手术室护理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对策.结果:手术室护理感染与性别无关系,但与年龄、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无菌操作、参观人员、引流管数量、合并症有关.结论:多方面因素均可能造成手术室护理感染,临床上,需采取一系列可行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减少手术室护理感染事件.

    作者:杜鲜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对行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析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要点.方法:16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82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康复,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方式.

    作者:姜洪芳;付志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骨科护理管理工作当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在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期间接诊的骨科患者中抽取200名,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研究组则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讨论两组患者整体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影响,研究组患者在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上显著低于参照组,在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上也低于参照组,均存在P<0.05的结果.结论:临床中,对于骨科患者行以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控制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而且还能够避免护患纠纷,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车安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析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出血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7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患者予以研究,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15)、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患者(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出血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有效止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出现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78例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就诊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以抽签法分组,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疗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计划性护理干预),每组有39例患者,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其中,观察组出现1例轻度不良反应(2.56%),未出现中度不良反应和重度不良反应(0.00%);对照组出现3例轻度不良反应(7.69%),2例中度不良反应(5.13%)和1例重度不良反应(2.5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行计划性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谢晶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4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循证护理,对照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临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痛苦和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代岩;杨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龄产妇分娩的助产护理干预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高龄产妇分娩的助产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诊的118例≥35岁的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59例设为对照组,余下59例实施助产护理并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结果:①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②研究组45例自然分娩,9例剖宫产,5例阴道助产,对照组34例自然分娩,16例剖宫产,9例阴道助产,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龄产妇,分娩中,给予助产护理干预,不仅可缩短产程,而且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效果理想,建议推广.

    作者:张雅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

    目的:探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4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骨科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给予骨科护理,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胡林;陈莉;陈露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解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缺乏引起的血糖处于较高水平,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综合性的疾病,病因较多,高血糖水平可导致体内其他器官受到损害,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较为重要,糖尿病患者日常对血糖的监测、合理服用降糖药物、正确使用胰岛素较为重要,而护理工作在其中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现讨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作用疗效.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护理在骨科的应用现状

    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医护理法在骨科当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其在骨科病患临床护理当中的实践应用,开展了全方位、细致化的分析与研究,以能够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应用优势,让其与骨科临床护理有机融合,全面提升骨科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王桂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在现代医学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护理模式,称之为整体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并且由于护理任务繁重,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文叙述了整体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整体护理的作用.

    作者:白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风险识别的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精神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出现精神障碍情况,采用风险识别的护理干预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在78例在我院骨科就诊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按骨科常规护理措施给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风险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电解质失衡、麻醉时间、低氧血症、精神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通过风险识别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陈薪宇;张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结直肠癌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满意占比;进食恢复、排气恢复、排便恢复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并发症概率.结果:实验组结直肠癌患者满意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进食恢复、排气恢复、排便恢复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改善病情,加速康复速度和减少输液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作者:王丽鹤;杨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改良婴幼儿股静脉采血方法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给予婴幼儿进行股静脉采血时,应用一次性头皮式采血针直接接真空采恤管与传统的注射器直接穿刺股静脉采血,两种采血方式优缺点比较.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共190人次的3个月-4岁的婴幼儿患儿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男女随机,年龄随机,传统组用注射器在股静脉上方垂直进针采血,采血后再将血液打进真空采血管;改良组用一次性头皮式采血针斜角(30—45度)进针穿刺股静脉,直接接真空采血管.结果:改良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而且方法护士简便易行.结论:对于婴幼儿应用改良后的股静脉采血方法可以减轻患儿痛苦,增加护士工作效率,临床应用效果好.

    作者:马海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顽固性产后尿潴留采取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对顽固性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顽固性产后尿潴留患者124例,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2例,常规组采取尿潴留常规护理,干预组增加膀胱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对.结果:干预组一次排尿量高于常规组,且膀胱尿残余量、尿道口N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顽固性产后尿潴留患者自行排尿,并能减轻尿道口疼痛程度、预防尿路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柳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IABP辅助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管道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管路护理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实施IABP辅助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的26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管路护理的情况(包括气管插管的护理、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挠动脉导管的护理、纵膈及心包引流管的护理、导尿管的护理及IABP导管的护理)进行认真细致的总结.结果:加强术后患者管路的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高水平的管路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巩固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应用于风湿免疫科护理的作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应用于风湿免疫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风湿免疫科患者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风湿免疫科疾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其护理满意程度对于常规性护理方法有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晶;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日常护理的45例患者为参照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中实施优质护理的45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比例更高,与参照组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老年高血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同时可以使其满意度提升,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赵秋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分析普外科护理伴随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干预措施.方法 比较普外科40例护理人员培训前后伴随的护理安全隐患量,并且进一步总结相应对策.结果 普外科护理工作者在培训后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培训前,P<0.05.结论 合理的干预对策可以更好控制普外科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郭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提出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病情观察、术前准备、术后干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舒适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和术后焦虑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安全感更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妇科急腹症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而且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王奕;姜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甲亢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60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情感职能评分(91.34±8.81)分、精神健康评分(96.31±7.71)、生理功能评分(94.45±6.9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减少负面情绪,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侯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体会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采用双盲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诊的54例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有2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综合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综合组患者消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P<0.05).②综合组1例并发症,常规组4例并发症,综合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过程中,相比常规护理,实施综合性护理,效果更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赵慈瑾;郑雪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呼吸疾病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针对老年人罹患的呼吸疾病,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了解其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方法:根据统计分析法选取合适的样本,即从我院2014年4月到2017年4月期间接受的老年呼吸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病例,保持样本的年龄区间在60岁到80岁之间,然后采取问卷调查分析法和回顾性调查分析法对样本中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调查研究其在我院住院期间接受呼吸疾病护理方面所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饮食、日常、用药安全、心理和皮肤护理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且其中以日常和心理护理为主的问题是五者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结论:老年人不同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人,他们患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必然会对专业的医护人员提高护理要求,这就是我们的医护工作者应该针对老年呼吸疾病特有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法,通过满足老年患者精神、心理、生理全方位的需求而不断努力.

    作者:潘贤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赣榆区人民易出现代谢紊乱、营养不良以及贫血等并发症.与此同时,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生理功能改变,同时需要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这些均会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提供给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

    作者:万晓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持续非卧床腹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得有持续非卧床腹透析的病人在经过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的调理下的治愈效果.方法:首先,选取在2011年8月到2017年8月这六年间,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得有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的病人78位,其中有一般的病人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另39位病人采用的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比较在这两种护理方式之下,病人的痊愈率.结果:经过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后,病人对腹膜炎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透出液的合格留取率等各个方面,均明显要高于常规的护理方式.结论:通过上述数据的表明,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确能够提升病人对相关疾病的认识度,也能提高疾病的痊愈率.该结果的表明,值得医院大力推广该方式的进行.

    作者:陈春阁;郑慧霄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效果体会

    目的 探究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讨论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方式;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两组护理前SAS及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及SDS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更加配合手术治疗,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岑仪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上肢体位干预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上肢体位干预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7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上肢体位干预联合功能康复训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为31.58%(P<0.05).结论:上肢体位干预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天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在治疗创伤性血气胸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研究探讨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在治疗创伤性血气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8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开胸手术治疗为对照,以胸腔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疗效、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较对照组的要少,观察组并发症为5.0%,对照组为22.5%,两组比较,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效果显著,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怀施涛;魏育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X线、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不典型肺结核通过X线、CT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效果,寻找一种更适合确诊不典型肺结核疾病的检查方法,为以后确诊不典型肺结核诊断做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我院2013.4-2017.4期间10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100例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X线检查诊断,对照组50例给予CT诊断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确诊、漏诊、误诊情况.结果 观察组确诊率为70.00%,漏诊率为20.00%,误诊率为10.00%,对照组确诊率为40.00%,漏诊率为30.00%,误诊率为30.00%,观察组确诊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X线在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疾病上,X线能够早期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疾病,从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杨举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经阴道彩超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研究和分析经阴道彩超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本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抽取6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超仪经阴道或直肠探查分析患者患病情况.结果 63例患者经过彩超仪检测声像图情况如下,在宫颈形态方面,入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宫颈增大,患者宫颈前后平均直径为(3.44±0.012)cm,其中11例患者声像图未能清晰显示宫颈轮廓,主要是由于患者癌块较大.在宫颈内部回声方面,15例患者宫颈没有正常的层次结构,且患者宫颈内部回声不均匀.经过探查,患者癌瘤肿块边缘处于不规整的状态,7例患者宫颈癌向后扩散,4例患者宫颈癌向上浸润引起宫体下份回声出现异常.3例患者宫颈癌向下浸润阴道壁.在血流分布方面,所有患者均有丰富的血流显示.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经阴道彩超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患者的病情,为临床诊断提供充分的依据,以判断患者的病变范围及程度,从而更好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彦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价值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75例常规体检正常个体(即为A组)、6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即为B组),54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即为C组)以及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即为D组)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比较四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D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数值高,而后依次为C组、B组、A组,其中A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数值低,A组数值与其他三组检测数值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有效反应个体肾功损伤.

    作者:陶夏叶;杜忠祥;邹丽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留置尿管病人裤的设计使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设计一款留置尿管病人裤,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12月,我科因病情需要留置尿管患者24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试验组使用设计留置尿管病人裤,对照组使用传统病号裤.对两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引流袋位置放置方便性、引流袋固定安全性、保护患者隐私、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留置尿管病人裤引流袋位置放置更方便、引流袋固定安全性更高、减少了引流液逆流发生率,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自我形象、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留置尿管病人裤比传统病号裤更具有更多的优点,符合当代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段银凤;聂丽红;樊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低剂量螺旋CT技术和X线胸片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低剂量螺旋CT技术和X线胸片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的45例肺结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与X线胸片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肺结核检出情况.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查肺结核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给予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有效提高肺结核检出率.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预警评分对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临床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疾病的发生率日趋上升.消化道出血疾病属于消化内科,这种疾病在发病时会有四肢冰凉、冷汗、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休克的症状.在临床救治中,护理是重要的救治内容之一,在护理之前运用早期预警评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研究表明,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本文阐述了对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观察应用.

    作者:雷芳;梁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降低手术室无菌物品缺陷发生率

    目的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方法降低供应手术室无菌物品缺陷发生率.方法 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按主题选定、计划拟定、通过现状调查和分析,设定目标,针对要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缺陷发生率由原来的5.46‰降至1.77‰,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可降低供应手术室无菌物品缺陷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李月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集束化干预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集束化干预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探讨有效管理留置针留置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6月187例留置针病人作为对照组,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留置针管理;将2017年10月224例留置针病人作为试验组,用集束化进行管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对照组非计划拔管37例,拔管率19.9%;试验组非计划拔管23例,拔管率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能有效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提高病人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率.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46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患者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干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救治药物使用剂量上,研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CHE活力以及住院时间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为8.70%,对照组患者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为26.09%,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留置胃管反复洗胃救助方式具有显著的率临床治疗效果,清除患者胃肠道毒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鲁毓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指的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采取现场检验的方式,对自己受理的药品在注册申请批准上市之前的样品量产过程进行检验,对该药品是否符合已经申报过的或核定过的生产工艺进行确认的经过.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发现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药企及检验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滕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运动疗法与饮食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探讨运动与饮食调节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根据患者的血糖值水平制定相应的运动饮食护理目标.针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基础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的同时加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可以对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起到有效的控制调节作用.方法: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干预组(B组),对照组仅给予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个月的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水平.结果: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指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不但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还有效的降低了各项相关指标,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潘维;沈军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例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本组患者均由于药物或者毒物而导致的急性中毒,给本组患者均给予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治愈34例(94.44%),自行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在急性中毒救治中,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有着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50例患者55个病灶在CT引导下做了108次穿刺.结果 组织学阳性率95%(46/50).恶性肿瘤准确率93.8%(42/45);良性病变准确率80%(8/10).讨论: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安全、准确、高效.严格、娴熟、规范的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聂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如何做好药店的经营和药学服务工作

    药店经营与药学服务工作开展中,需要将患者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零售药店经营管理中的重点,以及执业药师在工作服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条件,重点针对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做出整理,可以作为药店经营管理以及药学服务开展中的理论参照,为药店经营管理服务能力提升营造有效的基础条件.

    作者:李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其工作压力的来源.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护理人员一共为20名,均为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对20名护理人员进行焦虑和抑郁测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同时询问护理人员的焦虑状态的来源,对其压力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缓解方案.结果:有15名护理人员出现焦虑和抑郁现象,占75.00%,剩余5名则无焦虑和抑郁状态,占25.00%,因素主要为婚姻状态、家庭、个人、子女、值夜班以及收入等,其值夜班的次数对护理人员的影响较大.结论:导致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因素较多,其主要为值夜班和工作量大等,因此管理层人员应积极的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护理人员的压力,让其工作顺心,进而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作者:肖香;陈晓霞;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微晶纤维素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

    微晶纤维素是天然纤维素经稀酸部分水解的产物,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短棒状或粉末状的多空细微颗粒,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无臭、无味.不溶于水、稀酸、有机溶剂和油脂,是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等行业的药用辅料.其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药典未列具体规程,进过多次实验后,终确认微晶纤维素的微生物限度测定具体方法.

    作者:姚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论小儿营养不良的策略研究

    幼儿期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一些好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会起到帮助作用,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够提高孩子的神态素质.在现在的社会中,许多孩子营养不良都是由不好的饮食习惯造成的,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幼儿园的幼师在这方面也有着重要责任,幼师要想办法帮着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陈睿;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拮抗肌腧穴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康复训练与电针拮抗肌腧穴共同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疗效.方法 以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脑卒中偏瘫痉挛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病患都先进行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随后对照组仅实施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拮抗肌腧穴进行治疗.以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肌张力,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疗效.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病患的评定指标差异都不显著(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有较低的肌张力,运动能力较高,且生活能力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与电针拮抗肌腧穴共同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能够显著改善病患的肌张力,提高病患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明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思考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05-2018.05期间诊疗的120例危重症患者,依据1:1分配原则将患者划为两组各60例.即使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为肠外组;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为肠内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机体营养指标、不良反应率.结果:肠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肠外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组患者机体营养指标较优于肠外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如肠内组患者前清蛋白为(321.31±27.89)mg/L,肠外组患者前清蛋白为(282.49±25.81)mg/L.肠内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6.67%,肠外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20.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提高危重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机体营养指标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

    作者:薛志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主动配合性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的术式也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在临床上大量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手术中的开展和广泛使用,临床手术医师对手术室的护理多元化要求愈来愈高.手术室护士必须加强对手术的护理配合能力,只有逐步提高才会跟得上医生的步伐.现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由传统的机械被动模式逐渐转化为现代的主动参与模式.手术室护理的主动配合性的如何提高现已成为评判一个手术室护士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作为一名手术室的护士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现笔者将浅谈一下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的主动配合性.

    作者:卓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孕妇180例,依据孕周将其分为三组,即A组(孕早期,n=60)、B组(孕中期,n=60)和C组(孕晚期,n=60),所有孕妇入院后均接受二维超声检查,若疑似畸形则与四维超声联合,后总结所得结果.结果:180例孕妇分娩胎儿185例,其中30例胎儿合并畸形,畸形部位共计50处,其中2处为四肢骨折,4处为胎儿肿瘤,4例为胸腹腔积液,5处为皮肤水肿,10处为循环系统,15处为消化系统,10处为泌尿生殖系统.比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率,B组较比A组、C组更高,联合检查的胎儿畸形检出率较比单独检查更高,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可将胎儿畸形检出率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陈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应用效果.方法:将某社区2014年1月~2017年1月时段的400例人口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归为对照组,并未采取传染性疾病控制措施,选择同期内另外400例采取了传染性疾病控制措施的人口纳入研究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人口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并进行评价.结果:未采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理论措施时,400例社区人口出现72例流感、9例流行性腮腺炎和28例痢疾,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达到27.25%,应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理论措施以后,出现32例流感、8例痢疾和3例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率仅为10.7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社区人们对传染性疾病控制理论的认知,形成正确的控制思维,并通过有针对性的传染性疾病控制措施加以防护,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染后果,确保社区疾病防控质量得以提升,保障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蔡昌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患者,实验组采取植入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的治疗方法,参照组采用植入同种异体的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随访,实验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讨论:采用植入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的治疗法,对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继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对产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研究心理护理对产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产科接诊的140例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并对其实施分组护理对比,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增加实施心理护理,各70例.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9.2±4.4)分、(38.9±3.2)分,较之护理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比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100.0%,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几率提示观察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产科危重症患者重视心理护理服务临床效果显著,故值得推广.

    作者:陶然;张淑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目的:对临床检验中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就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尿液检查误差相对较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对116例尿检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由采集过程存在问题导致终结果出现误差的有59例,由患者自身原因而导致误差的有20例,由尿液保存过程出现问题而出现误差的有14例,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检测仪器而导致误差的有23例.由此可得,在尿液检验过程中,采集过程、患者自身、实验室人员及检验仪器原因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几率较大.结论:在尿液检验过程中,必须要向患者普及规范的标本采集方式,提升检验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加大对尿液检验造成影响因素分析关注力度,进而更好地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燕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热速清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热速清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70例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生素即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此过程中联合热速清颗粒一起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71.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疗法相比,热速清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卓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其中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共有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有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两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的投照技术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下肢全长负重X线片的投照技术,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下肢全长负重X线片的投照,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二次曝光法;观察组32例,采用一次曝光法.对所有患者行术前、术后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检查,比较两种成像方法所提供的供的影像学资料对患者手术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下肢全长负重X线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和术后都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但采用一次曝光法投照,所得影像更加清晰、准确,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优良率,促进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3月-2018年6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60.34±4.61)cm3、肌瘤体积(17.24±1.02)cm3,子宫肌瘤周边管径(0.10±0.03)cm、血流量(0.29±0.05)ml、平均血流速(3.14±0.79)cm/s.同时,患者完全治愈率72.92%,有效改善率20.83%,无效率6.2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应用,能够降低患者子宫破坏程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饶友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就诊的急性酒精重度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1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进行辅助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68%,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61%,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醒脑静对于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了患者的清醒时间,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李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8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查的120例女性患者予以研究,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常规采集尿液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清洁阴道后采集尿液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上皮细胞检出率分别为11.67%、20.00%、8.33%、3.33%,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3.33%、46.67%、35.00%、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对检验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应规范尿液采集操作,从而提高检验准确性.

    作者:布红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骨折愈合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7%(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3.6±1.2)个月,少于对照组患者的(5.1±1.5)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24%(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的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的方法治疗,能取得更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安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发膀胱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发膀胱结石症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具体效果.方法:纳入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发膀胱结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23.89±2.12)分、前列腺体积(37.99±20.85)ml和大尿流量指标(18.56±5.21)ml优于对照组患者的IPSS评分(28.55±2.32)分、前列腺体积(48.23±22.65)ml和大尿流量指标(11.12±5.05)ml,组件对比价值存在,差异显著,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发膀胱结石症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效果好,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旺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性激素检验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在不孕症诊断中性激素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不孕症患者(均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做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生育正常的女性群体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性激素检验后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性激素指标水平可见,两组之间LH、TESTO、PRL、FSH四个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E2与PROG两个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在性激素指标水平大部分高于生育正常女性,因此可通过检验不孕症患者的性激素指标水平为患者的诊治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胡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治疗法,观察组接受综合治疗法.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重复性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重复性感染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开展综合治疗方案,能提升患儿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降低重复性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儿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马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GnRH-a在IVF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天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泌的10肽激素,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刺激垂体前叶细胞合成卵泡刺激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大多数控制排卵的排卵是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期方案调控的.Gnrh-a通过下调调节脑垂体抑制内源性LH峰,但可能持续抑制脑垂体功能,影响黄体功能,直接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卵泡抽吸过程中粒细胞的丢失会影响颗粒细胞中雌激素的分泌,也可能导致黄体期功能不足,导致胚胎着床和怀孕率下降.体外受精后,利用药物促进或补充黄体的功能,可改善患者黄体缺乏的缺陷,从而提高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黄体支持从排卵日开始.如果是妊娠,更要继续治疗,直到诊断为临床妊娠或胎盘自主功能.

    作者:冯振花;盛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外区皮肤缺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外区皮肤缺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3例行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外区皮肤缺损患者,在手术后督促患者进行足部功能锻炼,并且按照相关标准评定患者足跟功能.结果:在此次所纳入的33例患者实施足跟外区创面修复皮瓣均成活,给予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患者足跟外观修复效果理想,优良率能够达到96.97%.结论:给予足跟损伤患者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腿带蒂皮皮瓣修复足跟外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不会对供区组织造成较大损伤,并且手术操作较为简便,具有较高的皮瓣成活率,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永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难治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研究组与常规组(n=25).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LVEF、LVED及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值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孙旭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肿瘤内科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在肿瘤内科诊治的62例在上级医院放化疗后转入本院治疗糖皮质激素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运用糖皮质激素来抑制肿瘤化疗或者放疗时的局部水肿、过敏以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效果比较显著.结论: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的改善肿瘤患者放疗或者化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但是当药物逐渐的累积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因而,临床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药物的剂量.

    作者:徐中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探究

    临床检验科是医院为基础性科室,尤其是现代医学发展以来,更多依赖各种检验,对各种疾病的预判和确认,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了概述分析,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现状进行了研究,从多方面探究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改进措施,对于提升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庞晓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T-SPOT.TB检验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T-SPOT.TB检验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PPD(结核素试验),观察组进行T-SPOT.TB检验,对比两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SPOT.TB检验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检验中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同时具有较高的检验灵敏度,值得推广.

    作者:经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早期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4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4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18%>82.93%)相对更高(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1d、3d、7d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接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余小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比较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和比较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介入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8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给予参照组患者采用硬通道微创治疗,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明显高于研究组(9.09%),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参照组(77.27%),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参照组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均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 软通道微创介入术可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仕雄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术流产后未育者使用克龄蒙的临床浅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一2018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未曾生育妇女100名,B超及妇科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孕龄6—14周,妊娠囊大小符合停经时间,无手术流产禁忌证,手术均在临床B超引导下进行,术后宫腔内膜线曾线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年龄17—36岁,孕次1~4次;对照组50例,年龄16—35岁,孕次1~5次.

    作者:侯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痰热雍肺型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求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痰热雍肺型重症肺炎病患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宣白承气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宣白承气汤加减对于痰热雍肺型重症肺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制定推广.

    作者:何海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每组各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抗生素西药药物治疗、内服中药联合外洗的方式治疗,比较分析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而言,采用中药联合外洗方法进行治疗比采用单纯的西药抗生素治疗副作用更小,大大缩短治疗周期,疗效更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孕前优生临床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本文从多方面探究了孕前优生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策略,对于提升孕前优生临床检验工作质量是一种促进.

    作者:徐雪芬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大剂量氨溴索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某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筛选出60例,按照病历号和患者的个人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将接受常规剂量的患者分为(30例)对照组,将接受大剂量的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对治疗后胸部体征、咳嗽与气喘消失时间进行记录,同时还需评定患者的疗效,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可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怀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阑尾炎急诊诊断的临床分析和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急诊诊断的临床分析和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124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生率4.84%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74%,两组对比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腹腔镜手术,其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传统开放手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阿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戊酸雌二醇片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妇产科疾病一直以来是困扰女性健康的主要问题,补充雌性激素是治疗多种妇产科疾病的要点.戊酸雌二醇是一种天然的雌激素产品,在人体内具有较好的代谢和吸收,且其毒副作用小,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增生症等疾病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总结戊酸雌二醇片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进展,评估其治疗效果,进而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杨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8年1月~4月我科室诊治的6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治疗,评估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ul-meyer评分结果、下肢步行功能变化.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佳(p﹤0.05);观察组治疗4w后下肢运动功能较佳(p﹤0.05);观察组治疗4w后下肢步行功能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 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施以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提高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改善下肢步行功能,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顾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前、治疗后14天分别检测血清SOD、MDA水平,治疗前、治疗后14天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各项检测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实验组在第14天与对照组比较,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有明显好转,P<0.O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董卫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观察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成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前者给予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后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收缩压(130.4±6.3)mmHg与舒张压(73.5±4.8)mmHg低于对照组的(138.5±5.6)mmHg、(84.6±5.1)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显著少于对照组(21.43%),组间对应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Ρ<0.05).结论 采用氨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王一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静脉冲击联合甲状腺局部注射及99mTc-MDP与口服泼尼松治疗小儿Graves重度突眼症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静脉冲击联合甲状腺局部注射及99mTc-MDP与口服泼尼松治疗小儿Graves重度突眼症的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纳入2016年2月到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Graves重度突眼症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Graves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患儿应用常规口服治疗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64例患儿应用静脉冲击联合甲状腺局部注射及99mTc-MDP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58/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1%(45/64),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静脉冲击联合甲状腺局部注射及99mTc-MDP治疗与口服泼尼松相比,小儿Graves重度突眼症效果明显,其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桂凤;赵峪靖;娄国鼎;李春禹;王冬杰;曹文涛;郭浩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初治慢性HBV感染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初治慢性HBV感染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HBV感染患者88例,将其按入院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实验室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得到明显改善,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其数据结果无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慢性HBV感染者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进行治疗,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隆;卫志干;王东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在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提供治疗的过程中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94例在我院接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病例来源时间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接受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联合组和接受甲钴胺治疗的单一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提供治疗的服务,不仅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患者的更好治疗与康复提供了基础,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王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分析与评价

    目的:为了具体明确的分析出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的风险性和安全性,借此来便于临床工作的进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种关于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从基层医院的信息系统中提取出来,并且具体研究这些处方用药的特点和利弊.结果:在这提取出的200种处方用药中,存在15种抗菌药物,8种抗感冒药物,4种抗病毒药物,还有其余药物若干.结论: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中主要围绕抗击流感病毒展开,但是依然存在过度使用抗菌类药物以及使用方法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的安全合理高效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患者21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病例来源的时间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不同将患者平分为治疗组与对比组,每组各有105例患者,对比组患者给予常规心血管疾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 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与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和治疗后血清胆固醇水平、TG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比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胆固醇水平、TG不具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提高了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与心电图改善有效性,将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与TG均控制在了理想范围内,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杜春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蛋白质营养不良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析蛋白质营养不良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影响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5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蛋白质营养不良分为两组,即甲组(n=75,伴有蛋白质营养不良)、乙组(n=75,未伴有蛋白质营养不良).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坚持治疗情况及肝损害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坚持治疗率低于乙组患者,数据分别为90.67%、98.67%,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患者肝损害发生率高于乙组患者,数据分别为24.00%、10.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初治肺结核伴有蛋白质营养不良患者来说,经常无法坚持治疗,且肝损害发生率比较高,为此,应时刻注意患者肝功能变化,并注意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以此减少药物性肝损害.

    作者:刘华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

    目的:分析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实施分组调查,以随机编号的形式将患者划入联用组与参照组(n=36).参照组应用氟伐他汀治疗,联用组应用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对比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22%,参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3.33%,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与血脂水平比较未见显著区别,治疗后联用组患者的2hPG及TC水平显著降低,差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更加理想,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控制效果较好,药物联合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林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在为宫外孕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单剂量肌注甲氨蝶呤的疗效.方法: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中,以随机数表法为依据,抽取66例患者入组研究,分为米非司酮组和甲氨蝶呤组,米非司酮组采取口服米非司酮的治疗形式,甲氨蝶呤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单剂量肌注甲氨蝶呤的治疗形式.结果:甲氨蝶呤组患者未产生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更高.结论:为了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应在为宫外孕患者应用米非司酮的同时,予以患者甲氨蝶呤肌注治疗,提升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中轻度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厄贝萨坦氢氯噻嗪片和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25),观察组平均舒张压为(82±3.5)mmHg,平均收缩压为(126±6)mmHg.对照组平均舒张压为(93±3.5),平均收缩压为(145±2.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中轻度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厄贝沙坦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作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硫酸羟氯喹治疗风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风湿病患者时使用硫酸羟氯喹的效果.方法:收集风湿病患者共15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甲氨蝶呤,观察组联合硫酸羟氯喹,将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风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硫酸羟氯喹的疗效更加确切,患者的治疗时间更短,用药副作用也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宏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研究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这6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30例患者的用药类型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试验组30例患者的用药类型是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把试验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3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0.00%(27/30),与参照组患者的66.67%(20/30)相比,明显更高,二者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局;试验组3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33%(4/30),与参照组的36.67%(11/30)相比,明显更低,二者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局,具有讨论分析价值.结论:把三联疗法中的奥美拉唑换成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更好,安全性高.

    作者:涂化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实施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的诱导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实施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的诱导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5到2018年5月,按照接受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诱导麻醉,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对两组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在麻醉诱导前以及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下降,但是对照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接受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后的效果较为显著,提高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安全性也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管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Azithromycin治疗小儿R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2-2017.10我院儿科收治的129例RI患儿分析治疗效果,按盲法分为Azithromycin组、参照组,Azithromycin组67例,参照组62例;参照组RI患儿的治疗方法为平喘补液、止咳化痰、控制感染等基础疗法,Azithromycin组的治疗方法为基础疗法及应用Azithromycin,治疗后比较两组RI患儿的疗效.结果 参照组有效率75.81%,Azithromycin组有效率91.04%,差异显著.结论 Azithromycin能改善小儿RI治疗效果,治疗RI患儿时应积极推广应用Azithromycin.

    作者:王文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炎症疾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接收的91例炎症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使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炎症疾病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也较低,为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深入研究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76例,将这些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用药一段时间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炎,发热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明显区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炎、发热等不良反应,给药方式并不会对患者治疗产生差异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时,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加重病情.

    作者:周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6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入院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肺部功能各项指标情况;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支气管哮喘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肺部各项功能指标检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支气管哮喘的治愈率也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明显好于氨茶碱,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小芬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普通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所以患者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普通组所有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心电图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优于普通组(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有任何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性,能够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小佳;梁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及其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的比较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到医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0.61±0.22)%,左室收缩末期内径(55.92±4.26)毫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4.91±3.82)毫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效果更加理想.

    作者:张肇倩;佟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山东省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单独治疗.每次服用75mg,疗程一个月.观察组在氯吡格雷的前提下,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每次服用20mg,疗程一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VMCA)、不良反应、斑块厚度、斑块面积指标.结果:(1)两组治疗前脑动脉血流速度(VMCA)、斑块厚度、斑块面积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脑动脉血流速度(VMCA)明显更快、斑块厚度、斑块面积指标明显更小,差异明显,P<0.05.(2)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可予以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明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探究这100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总结.结果 按照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疾病评定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终止妊娠的有效率为88.89%,治疗紧急避孕的有效率为91.30%,治疗子宫疾病的有效率为89.29%,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率为80.00%,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率为62.50%,治疗其他妇科疾病的有效率为75.00%,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耐受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广泛的应用.

    作者:胡开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对比氟桂利嗪并血塞通联用与仅用氟桂利嗪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比氟桂利嗪并血塞通联用与仅用氟桂利嗪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本院制定的患者选入标准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偏头痛的100例老年患者.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不同药物治疗,将患者平均分成两个组进行医治.将选取氟桂利嗪为医治计划的50例患者列入对照组,而另外的50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为其治疗的首选方案并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偏头痛发作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其中有3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00%,其中有30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一个月之内偏头痛发作的次数为4.02±0.69次,而对照组患者一个月之内偏头痛发作的次数为9.68±1.41次.观察组偏头痛发作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桂利嗪联用血塞通运用于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该治疗药物疗效显著,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此法是值得在片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的佳方案.

    作者:黄泽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钠在儿童哮喘中应用的疗效性分析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在儿童哮喘中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哮喘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判定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数据,部功能指标以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结果:观察哮喘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FEVI(%)、FVC(%)、PEV(%)、T-IgE(U·mL-1)指数更加正常.组间数据差异UC内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在儿童哮喘中应用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的对药效做出研究和分析.

    作者:刘京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4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化疗,观察组为吉非替尼单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有效率为50.00%和12.50%,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和37.5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兰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口服奥美拉唑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奥美拉唑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治疗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进行干预,而观察组则采用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咗进行干预治疗.一段时间干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小板抑制情况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际对照组ADP抑制情况高于观察组.结论 口服奥美拉唑可以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果,但对于择期PCI患者,短时间服用奥美拉唑时,常规双联抗血小板干预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刘朋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血管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方面的文献进行检索,,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从多个方面影响心血管.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作者:李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8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9.3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部病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接受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柴锐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对比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选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79%(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5%(P<0.05).结论:美沙拉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于柳氮磺砒咙,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凯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45).参照组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1.11%,数值比较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率73.33%,数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6例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不良反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突出,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应用型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为例

    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应用型课程的改革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而考核方式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日益得到重视.《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考核主要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该考核方式单一,未能有效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本文根据《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理论与实践高度契合的特点,提出其在考核方式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为对应用型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作者:李彦灵;苏慧慧;钱慧琴;周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TACE治疗患者止痛止吐药用药时机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手术前后应用止吐药预防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123例患者分为4组:A组32例,B组33例,C组30例,D组31例,在介入TACE手术前后分别应用4种不同方法,观察3天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应用止吐药组,对于恶心和呕吐的控制率要明显高于术后组.结论:术前应用止痛止吐药在具有良好的预防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作者:黄纯杰;吴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肥胖型2型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二甲双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BG,BMI,GSP,HbAlc指标较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组间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TC,TG,HDL-C,LDLD-C,GLP-1指标较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组间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仅使用二甲双胍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不理想,联合维格列汀使用后,血糖控制较好,同时血脂等水平控制较好,利于对患者体重的改善,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推荐使用.

    作者:陶思明;郝璐璐;杨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男科患者前列腺检查中背景音乐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背景音乐在前列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十堰市人民医院男科中心2018年1~6月由同一位医师进行前列腺检查的183例患者,分为流行音乐组60例、古典音乐组60例和对照组63例,,分别记录检查时间及其痛苦评分.结果 流行音乐组和古典音乐组的检查时间及痛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流行音乐组的检查时间及痛苦评分均稍低于古典音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检查过程中应用背景音乐可以缩短检查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

    作者:康照鹏;谭艳;刘俊;欧阳海;王金国;谢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后稳定半年和一年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后稳定半年和一年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4例采取自体表皮移植的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电话回访方式对其干预后稳定情况行追踪,及时了解患者稳定半年及稳定一年的复色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移植皮片242片,稳定一年复色程度高于稳定半年,效果对比发现,稳定半年后有2例患者出现同行反应.结论:自体表皮移植的白癜风患者干预后效果较为稳定,自体表皮移植后发生色度减退的患者白癜风新发几率高于未发生色素减退患者,临床治疗中应注重复色程度,保证质量.

    作者:程芳;安丽辉;杨林芳;王俊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负压吸引起疱法对白癜风进行自体表皮移植的长期随访观察

    目的:长期随访观察负压吸引起疱法对白癜风患者进行自体表皮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58例白癜风患者,采用负压吸引起疱法进行自体表皮移植,观察对节段型和局限型两类白癜风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植皮片数作为计算标准,58例白癜风患者总共植皮128片,有效率为92.2%,节段型和局限型两类白癜风的有效率分别为91.5%和93.0%.结论:负压吸引起疱法进行自体表皮移植可以用于节段型和局限型白癜风患者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病人无痛苦,临床疗效好,安全有效,不留瘢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程芳;何润之;孙玉姣;岳亚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有无继发癫痫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其中,观察组为继发癫痫患者,对照组为无癫痫发作患者,对两组患者脑梗死部位异常脑电图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65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中,包含部分皮层发作21例、皮层下发作27例、大面积梗死17例、分水岭10例,其癫痫异常放电发生率分别为81.0%、66.7%、82.4%、20.0%;此外,观察组AEEG(动态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8.5%(51/65),对照组为46.2%(30/65),且观察组脑叶皮质与深部白质区癫痫发作率、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电图异常在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癫痫及病情变化预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作用.

    作者:肖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抑郁状态

    恶性肿瘤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已成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恶性肿瘤总体发病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手术、放疗及化疗仍为恶性肿瘤传统三大治疗,其中约2/3病人要接受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化疗.由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保保障更加完善,恶性肿瘤病人追求长期生存及高质生存的愿望日益提高,势必导致或加重恶性肿瘤病人不同程度的抑郁,同时,接受全身化疗,或多或少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及不良反应,使焦虑抑郁加重,影响了病人治疗进程和生活质量,增加了医疗费用[1].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常存在抑郁状态,但很多医务工作者忙于基础治疗,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评估和处理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抑郁.本综述将就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癌症抑郁方面有关研究作一总结.

    作者:梅浪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目的 研究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CK-20mRNA逆转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针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5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检查后发现有760枚淋巴结扩增检测微转移.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27.6%(210/760),采用RI-PCR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39.7%(302/760).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有62枚淋巴结检出存在为转移11.27%(62/550).存在6例(24%)肿瘤患者TNM分期提高,分别为ⅠB→Ⅱ、ⅠB→ⅢA、Ⅱ→ⅢA、ⅢA→ⅢB、ⅢA→Ⅳ、ⅢB→Ⅳ各1例.结论 RT-PCR方式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相对较高,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加准确的进行病理分期.

    作者:徐立业;孟冬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头皮针配合足部点穴治疗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2例分析

    老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病因复杂,特别是重度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西医目前治疗除了手术改善美容效果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笔者运用头皮针配合足部反射区点穴方法治疗重度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经过短期强化治疗和中期维持治疗,能完全恢复眼睑正常活动,值得推广.

    作者:冯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应用Cho缝合技术治疗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子宫乏力性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Cho缝合技术治疗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子宫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子宫乏力性出血治疗的55例病患的诊疗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病患分别接受Cho缝合法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比较两组治疗方式的止血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止血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4.42%(P<0.05).结论 Cho缝合术具有止血迅速、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乏力性出血的重要方式.

    作者:苏林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火龙灸治疗寒湿型腰痛198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火龙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火龙灸治疗,治疗7d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火龙灸治疗能提高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睡眠呼吸暂停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影响着2%的中年女性和4%的中年男性[1],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涉及到多系统多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它是高血压、心力衰竭、中风、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40% ~60% 存在睡眠呼吸障碍,而心力衰竭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2].现就近年来睡眠呼吸障碍与心衰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鲁志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9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本文受试者,均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利用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n=45)与研究组(n=45).常规组进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延续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大大提高了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郝春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肺癌病理分型、分期中4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肺癌病理分型、分期中4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情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肿瘤标志物CEA、SCC-Ag、NSE、CA125指标进行分析,CEA在腺癌中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差异明显(p<0.05).SCC-Ag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CEA在T3和T4表达水平中有不同的影响,根据分期管理的实际要求和报道概况等,整体数值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CEA对晚期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SCC-Ag是诊断鳞癌有价值的标志物,NSE对小细胞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的标志物,NES与临床分期正相关.结合具体诊断值,需要了解实际情况进行,提前进行治疗.

    作者:张一冲;孟冬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深Ⅱ度烧烫伤患者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效果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深Ⅱ度烧烫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深Ⅱ度烧烫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加凡士林涂抹创面,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的创面疼痛情况和创面愈合率,比较两组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创面完全愈合后的瘢痕增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周的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研究组更短(P<0.05),创面完全愈合后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在深Ⅱ度烧烫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并可减少瘢痕增生.

    作者:李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院外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 观察研究在2型糖尿病院外患者中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血糖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在本院治疗后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选取的时间段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连续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前后的血糖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PG、2hPBC均显著较护理前降低,同时护理后阶段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出院时,同时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院外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血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马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超声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超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为研究组,选择4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方式进行诊断,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数值分析,研究组的各项数据值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超声诊断方式,能对患者的实际病症进行分析,了解病变情况后进行治疗,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史苏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效果体会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效果.方法:本文中涉及的患儿例数一共为1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采用治疗方案为扁桃体剥离术,观察组的患儿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16.36%,治疗前的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分值差异极小,p>0.05,但是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鼾症的治疗,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田增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山慈菇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中药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 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云南独蒜兰P.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其中杜鹃兰是主流品种.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味甘、微辛,性寒,有小毒,入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治痈肿、疔疮、瘰疬结核、喉痹肿痛、毒蛇咬伤,近用治食管癌、淋巴肿瘤及白血病,现临床上多作为抗癌中药,故本文主要论述山慈菇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杨攀;侯俊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的临床观察体会

    目的:通过观察评价锁定钢板内固定微创技术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该方法治疗的13例肱骨干复杂骨折患者进行了1年以上观察随访,对骨折愈合时间予以统计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法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5~105min,中位数85min,术中出血100~250 mL,无输血,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满意,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愈合时间8~14周,中位数11.5周.1例合并桡神经挫伤者术后3个月后恢复.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4.0%.按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10例,良2例,可l例,优良率92.0%.结论: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桥接固定复杂肱骨干骨折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骨质愈合快,固定可靠能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王召华;周丕育;黄江;杨绍浦;李尚权;苏期波;赵亮;马元俊;张林虎;张钦超;张青松;王金波;张勇;卢军;梁建军;刘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后腹腔镜与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与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对肾囊肿微创治疗手术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本院进行肾囊肿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手术中都利用了自主研究的腹膜后腔扩张器进行腹膜后腔的扩张,在记录中对两组手术进行了有效的对比.结果:后腹腔镜去顶术的病人,症状的缓解程度比小切口手术病人的症状缓解程度要小,并在手术后的4个月之内都没有病情复发的情况发生.两组对比的差异较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的对比,后腹腔镜手术的情况比小切口手术的情况要好.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程度两组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者相比较而言,后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性更小,病人痛苦程度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小;而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费用较低,操作简单,复发率低.这两种治疗方式可应用在不同层级的医院中,特点都较为明显.

    作者:关文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数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但是需要考虑其不良反应,临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大程度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王珍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重症中暑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观察

    目的:思考重症中暑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08-2017.10期间诊疗的88例重症中暑患者,依据1:1分配原理,将患者随机划为A组和B组各44例.即A组患者施行综合对症救治,B组患者施行综合对症+通心络胶囊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s-CRP指标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即100.00%>86.36%,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s-CRP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略差于B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中暑患者中,综合对症救治联合通心络胶囊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hs-CRP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值得推广.

    作者:肖拉提·依马木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瘤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中的160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瘤病例,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改良手术组(n=80)和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传统手术组(n=80).结果 改良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以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改良小切口手术为甲状腺瘤患者提供治疗,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手术切口的长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赵正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护理当中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83.15±4.15)分,参照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72.12±3.85)分,研究组患者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7.5%高于参照组患者77.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当中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能够全面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另外患者对该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作者:姜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规培医师对以MDT为导向的PBL教学的评价调查

    目的:尝试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与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方法:选取100名基层规培医师,进行PBL教学,与传统教学(LBL)进行对比,探讨PBL教学在胃肠肿瘤MDT治疗模式中的作用.结果:PBL教学组理论知识成绩与LBL教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DT组病例分析及临床应用成绩显著优于LBL教学组(P<0.05).问卷调查发现,90% 规培医师青睐PBL教学.结论:在胃肠肿瘤MDT治疗模式中实施PBL教学法,能提高基层规培医师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培养规培医师自主学习和临床知识运用能力.

    作者:单涛;陈硕;陈熹;吴涛;杨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TBL教学模式结合循证医学在普通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尝试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与询证医学(EBM)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方法:选取82名临床实习生,进行PBL+EBM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探讨PBL+EBM教学在普通外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结果:PBL+EBM教学组理论知识成绩与传统教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BL+EBM教学组在临床技能成绩及实习满意度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问卷调查发现,超过90%实习生青睐PBL+EBM教学.结论:在普通外科实习教学过程中实施PBL+EBM教学法,能培养实习生循证医学和创新思维,提高实习生自主学习和临床知识运用能力.

    作者:陈硕;单涛;陈熹;吴涛;杨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40例轮转护士,研究时间为2017年04月14日至2018年04月01日,按照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传统讲授法、观察组给予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各20例,且对两组轮转护士的专业基础理论、病例处置能力、基本操作技能、自觉性与主动性、获取信息能力、专业知识理解应用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专业基础理论、病例处置能力及基本操作技能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自觉性与主动性、获取信息能力、专业知识理解应用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提高轮转护士客观成绩,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晓霞;肖香;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回馈教学式宣教对血管瘤患儿并发症预防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 回馈教学式宣教对血管瘤患儿并发症预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血管瘤患儿,入院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2次并发症预防的普通宣教,记录患者宣教后依从性指标;再采用回馈教学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并发症预防的宣教,记录回馈教学式宣教后依从性指标,记录统计所有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回馈教学式宣教后患者依从性指标较普通宣教后依从性指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回馈教学式宣教有利于提高血管瘤患儿并发症预防的依从性,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楚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届实习护生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命名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6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护生采取PBL教学,对比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及护生对教学过程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对PBL教学法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对传统教学法满意度,P<0.05,对比有统计意义.结论 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较优,值得借鉴采用.

    作者:孔小花;李晓玲;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健康长寿之路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有史以来都在不断追求的共同目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与长寿已经成为国家和人民群众都要急切处理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已经增涨到两亿多人,健康与长寿更是摆在他们面前既迫切而又实际的问题.一方面国家要消耗大量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人民又要遭受各种疾病带来的痛苦.根据科学推测,人类生理寿命应比现在的实际寿命长得多.按照生物学原理,人类寿命应在100岁至150岁之间.每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之路怎么来走是他们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

    作者:陈昌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方法与临床保健指导

    目的:对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方法与临床保健指导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本院近三年收治的小儿营养不良患儿58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29个.A组患儿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儿在A组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保健,并由专业人员对B组患儿的家属进行临床保健指导,把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过程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03%、90.19%,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儿的不良饮食纠正率明显高于A组、B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患儿所需治疗时间明显少于A组、B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时,采取一定的保健方法和临床保健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患儿康复过程更好,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如果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作者:冯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完美的世界——心理亚健康人群生活现状

    本文从两个案例分析了心理亚健康人群的生活现状,形成的主要因素,特征以及危害等,为亚健康人群的自我心理治愈提供了思想指导,本文的研究对心理亚健康人群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俞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分析

    目的:研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方法作为对照组,2017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方法作为实验组,通过对比两组的医疗事故发生率,确定实验结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可知,2017年的管理效果更好,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按照《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执行相关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避免出现药品丢失等情况,使精神药品与麻醉药品的使用质量与安全管理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张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究医院政工队伍建设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行业提出更高需求,推动了医疗服务行业向前发展.当前,医疗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为在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医疗机构积极寻求创新发展,内部服务工作不断改革,推动了医院向前发展.实际上,在医院内部服务创新改革中,政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医院政工队伍的建设,以期充分发挥政工工作的效用,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焱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探究

    药品质量的安全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影响,还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威胁.从某一层面上讲,药品的质量安全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虽然药品质量安全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还会出现很多的质量安全问题,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伤害.此外,从药品安全的管控来讲,药品生产过程中就应该进行质量风险管理这样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质量.文章对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用并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保证药品的安全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不受伤害.

    作者:林迎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与管理措施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与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的113张西药处方单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管理前56张,管理后57张,观察对西药的使用和管理方式进比较结果:对管理前后的用药处方进行审核统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与管理能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减少不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也减轻药剂师的工作量.故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袁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防控措施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工作调查,对我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临床走访等形式搜寻意见,进而结合文献和相关知识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加强医院各级人员的培训,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针对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各级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意识的思想认识和执行力度,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幸世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社会福利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探讨

    医疗卫生专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专业,医院科技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领导对医院的管理水平.医院档案作为医院信息的载体,是医院管理的基础.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医院的生存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社会福利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影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创新方法,为医院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李世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的实践分析

    基层医院检验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加强检验科管理,提升检验科服务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从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工作,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试剂和设备的管理,加强科室文化建设多方面分析了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创新的实践策略,对于提升检验科管理质量,提升其工作质量是一种促进.

    作者:曹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

    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在医院治疗中,重症监护对危重病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风险性等特点,需要护理人员较强的专业护理技术和综合护理能力.在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中,强化细节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文叙述了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风险,阐述了强化细节管理的具体办法.

    作者:史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内科2017年4月病案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内科接收的358例患者(即为观察组)与2017年4月~2018年4月内科接收的358例患者(即为对照组)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病案管理中绩效考核实施前后病案质量以及患者对病案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案质量完善率为,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病案管理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案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可有效提高病案质量完善率以及患者对病案管理满意度.

    作者:王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逐步发展和进步,带动了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的医疗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整个医疗体系,并且带动医院的和谐发展,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应对运行中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对以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作者:付育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卫生院档案管理的研究

    卫生院大多指的是乡镇地区的医疗服务机构,由于基础设施相对匮乏,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尤其是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足够认识,不能对档案进行恰当的管理,管理体系不完善,因此制约了卫生院的长足发展.本文将就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的不足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关优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以期促进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作者:孙全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下,仪器研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公共医疗卫生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疾病需要通过医疗设备来进行诊疗,并且其成为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仪器设备所具有的精密性将会对疾病的诊疗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为了能够让疾病治疗更加可靠、真实、科学,尽可能实现仪器功能的正常是目前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主要工作,通过对医疗器械使用情况、机械档案以及设备性能进行管理之外,还要利用管理工作来掌握医疗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让其所具有的功能得到大的发挥.

    作者:吴金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药熏蒸在颈椎病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中药熏蒸应用在颈椎病中所取得的效果,总结中药熏蒸在颈椎病中的治疗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中药熏蒸治疗和护理干预,探究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治疗显效共41例,有效54例,无效共5例,有效率为95.0%.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应用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之中,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何云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崔晓萍教授中医药治疗妇人腹痛经验

    妇人腹痛是妇科常见杂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小腹疼痛、下腹坠胀,腰底酸痛等不适,现代医学中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等均属于妇人腹痛的范畴,而当中又以慢性盆腔炎占大多数.导师崔晓萍教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经验丰富,盆腔炎的治疗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作者:范美玲;崔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提高了疗效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郭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痛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增多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所致的特征性关节炎症.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患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西药治疗痛风疗效明显,但药物副作用多或费用较高,中医药治疗痛风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现将痛风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瞿绪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院收治的67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对其穴位进行刺激后,能够将患者神经功能快速恢复使患者能够生活自理,充分发挥代偿作用,使患者病情得到好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宪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药制剂过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制剂过敏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我诊所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发生了四例中药制剂过敏反应为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过敏原因,并总结处理措施,结果:四例过敏反应患者用药:香丹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炎琥宁变现为过敏性皮疹、过敏性哮喘、呼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药制剂自身质量、药物,自身刺激作用,个体差异.结论,中药制剂本身作为一个成分复杂的药物,在临床应用后过敏反应较高,应加强用药监督,完善药物生产工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证药物疗效及用药安全.

    作者:周秋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痰瘀舌象在高脂血症中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痰瘀舌象在高脂血症中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高脂血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舌象分型:气血不足型、血瘀型、痰浊型,比较这三种类型患者的血脂以及颈动脉情况.观察痰浊型以及血瘀型患者降脂治疗效果.结果:痰浊以及血瘀舌象患者占80.00%(64例),其中痰浊型患者血脂升高主要以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为主,血瘀型患者血脂主要以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主,气血不足型患者血脂主要以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颈部动脉方面,气血不足型以及血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或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较多.痰浊型以及血瘀型患者行降脂治疗后,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减少,但是对高密度脂蛋白并无明显影响.结论:痰瘀舌象在高脂血症中医诊断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实施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方面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配合术后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稳定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孔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46例脑卒中患者给予提供中医特色护理方法,从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以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等方面入手,应用特制的护理调查问卷来评价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等.结果:46例参与研究的脑卒中患者经中医特色护理后,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结合患者临床病症实际,对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临床疗效有效率达85.3%,护理满意度达98%,值得在日后脑卒中患者治疗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和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挑选2016年3月~2018年2月于本院进行下肢骨科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82例,经数字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而治疗组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82例患者的PT和APTT在手术2天后较之前有所降低,但经过药物治疗后,治疗组的PT和APTT要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呈现出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高凝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较安全,在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史亮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药熏洗治疗创伤性肘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创伤性肘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创伤性肘关节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我院中药熏洗方案,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两组均随访4个月,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屈曲度、前旋后旋度、治疗后JOA及HSS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创伤性肘关节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彦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灸法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灸法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温和灸法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隔姜灸法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COX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4.25±1.04)分,COX症状发作时间为(5.06±1.97)h;对照组COX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7.25±2.07)分,COX症状发作时间为(9.68±2.52)h,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干预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隔姜灸法可更好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程小琼;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补肺益肾汤加减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汤加减治疗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市某院救治的120例哮喘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分组,以平行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n=60)与参考组(n=60),两组均接受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福特罗粉吸入治疗,观察组加用我院自拟补肺益肾汤,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喘息、气急、咳嗽和胸闷等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峰流速(PEF)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益气补肾汤加减辅助治疗哮喘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缓解,改善肺功能,具有显著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OSTA指数与骨质疏松各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OSTA指数分级与骨质疏松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本院就诊的9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OSTA指数分为低中高3组,低危组33例中危组36例高危组30例.分别对比腰椎L1-4,左侧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BMD)差异;对比β-CTX、PTH TPINP、ALP、Ca、P骨质疏松各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在腰椎、左侧股骨颈、Ward′s区的BMD值,两两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BMD值与OSTA指数呈正相关系(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OSTA指数分级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有相关性,具有指导骨质疏松治疗的意义.

    作者:董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对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相关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从2017.4月~2018.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病患当中按照盲选的方式选取80例来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以及观察组:40例.对对照组病患使用常规的检验方式进行检测,主要是进行尿检包括干化学葡萄糖的氧化酶法;而观察组病患则是使用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来进行生化方面的检验,主要包括对病患血清甘油三酯、糖化的血红蛋白以及空腹的血清葡萄糖等指标进行检测,对两组病患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并跟临床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对两组病患进行检验之后发现,在观察组的病患当中其检验的有效人数达到37例,所占的比例为92.5%,而在对照组的病患当中其检验的有效人数为31例,所占的比例为77.5%.通过对比之后发现,观察组病患其检验的有效概率和对照组病患其检验的有效概率相比,数据的差距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病患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生化检验的方式能够起到更好的检验结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伍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病患诊断当中的相关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2月~2018.2月我院所收治的颈动脉狭窄的病患当中选择40例进行研究,按照盲选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的病患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方法来进行诊断,而对于观察组的病患则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对两组病患诊断结果的准确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对对照组病患以及观察组病患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造影诊断发现,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病患进行诊断其跟临床的诊断结果相比其准确的概率达到92%,而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方法来对颈动脉狭窄病患进行诊断其准确的概率为79%,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病患诊断的准确概率要高于对照组病患诊断的准确概率(P<0.05).结论: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病患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伍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的意义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3例,对患者的包块位置、大小、形状、出血情况以及内部回声进行超声检查,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符合率.结果:通过超声检查有98例患者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5.15%,漏诊、误诊患者5例,漏诊误诊率为4.85%.结论: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检查中,效果显著,诊断符合率高,能够为医患人员提供系统、准确、科学的临床诊断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任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51例成人发育不良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除男4例外均为女性,年龄22~78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均摄有标准的骨盆前后位X线片,18例行CT扫描.结果 51例发育不良髋臼的主要X线改变为髋臼浅小,倾斜度增加和对股骨头覆盖不全.测量中心边缘角(CE)为-10°~30°,平均13°.测量髋臼指数为35~67°,平均45°.其中40例有继发性骨关节炎,30例出现髋臼或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囊性变,19例伴有髋关节半脱位.CT和MRI发现平片不能显示的小囊变和股骨头向前移位者分别为13例和10例.结论 髋臼浅小和股骨头囊样病变是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常见表现,CT或MRI能显示其早期征象.

    作者:沈智蓉;李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应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临床应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筛选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接受免疫检查,包括乙肝病毒、HIV、梅毒、丙肝病毒等检测[1].结果:通过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均发生了高危妊娠现象,而观察组经过早期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后,接受过控制措施,而对照组未经过检验,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观察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33%,对照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1.67%,经过观察比较发现观察组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能够及时发现高危妊娠潜在危险因素,对产前检查进一步提高检查出相关疾病的概率,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降低妊娠分娩期间危险发生率,提高分娩安全性,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包兴娜;周玉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乳腺钙化在乳腺钼靶诊断中的观察

    目的:分析乳腺钙化在乳腺钼靶诊断中的观察.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00例,上述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4月,所有患者的检查均采用全智能高解析数字化乳腺钼靶机进行诊断.结果:良性病变患者为73例,分为乳管内乳头瘤、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慢性性炎症和其他病变%;恶性患者为27例,导管内原位癌的、浸润性导管癌、腺癌和其他种类,良性患者的中的钙化灶特点为粗大颗粒状、蛋壳状空心钙化、爆米花样、环形钙化灶;恶性患者为簇状分布、针尖状钙化、颗粒状.结论:钙化的部位对乳腺疾病的良性恶性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路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BL教学法在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培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同期外科医师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学号尾数单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0,学号尾数单号)与观察组(n=40,学号尾数双号),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法.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对于教学总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学员对于教学总满意度77.50%(P<0.05).结论:为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培养使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增强其对于病例处理能力,学员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于教学满意度也更高,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慢性根尖周炎实施一次性根管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随机抽选56例,常规根管疗法对照组28例,一次性根管疗法实验组28例,统计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为7.1%,疾病缓解率为96.4%;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28.6%,疾病缓解率为71.4%,有差别,P<0.05.结论:给予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一次性根管疗法能减轻疼痛度,提高成功率,值得借鉴.

    作者:向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人性化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水平、恐惧水平、抑郁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试验组的疼痛得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模式,有助于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增加自信心,此护理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潘文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肿瘤患者随访管理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肿瘤疾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患者生存率也随之提高,同时也高了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宣教知识的需求.特别是出院后在家里休养恢复期间,肿瘤患者有较高的随访需求.随访是指医护人员对曾在医院就诊的患者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指导患者康复(包括心理康复、疾病相关知识等)的一种院外医疗支持服务,旨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

    作者:梁秀妹;卢香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过敏性鼻炎的针灸疗法研究概述

    过敏性鼻炎(AR)又称变异性鼻炎,是一种常年性发作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发病率高,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就其主要治疗方法、疗效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作者:明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在现代医学应用管理中,还有很多规章制度有待改善.医疗机构中对于精神类、麻醉类等药物,或者是毒性药物等较为特殊的高危型药品的管理,重视程度还有待加深,需要按照我国的相关规章调理来进行管理.但是,目前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很多医疗机构的认识程度不深,了解程度不够,在高危药品的使用中并没有风险意识.所以,目前我国药品管理中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环节还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师子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