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及其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的比较

张肇倩;佟丹

关键词: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到医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0.61±0.22)%,左室收缩末期内径(55.92±4.26)毫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4.91±3.82)毫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效果更加理想.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其工作压力的来源.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护理人员一共为20名,均为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对20名护理人员进行焦虑和抑郁测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同时询问护理人员的焦虑状态的来源,对其压力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缓解方案.结果:有15名护理人员出现焦虑和抑郁现象,占75.00%,剩余5名则无焦虑和抑郁状态,占25.00%,因素主要为婚姻状态、家庭、个人、子女、值夜班以及收入等,其值夜班的次数对护理人员的影响较大.结论:导致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因素较多,其主要为值夜班和工作量大等,因此管理层人员应积极的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护理人员的压力,让其工作顺心,进而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作者:肖香;陈晓霞;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40例)实施常规临床护理,优质护理组(40例)实施常规加优质护理,观察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患者取得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运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不仅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是临床护理神经内科患者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徐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

    目的:分析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实施分组调查,以随机编号的形式将患者划入联用组与参照组(n=36).参照组应用氟伐他汀治疗,联用组应用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对比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22%,参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3.33%,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与血脂水平比较未见显著区别,治疗后联用组患者的2hPG及TC水平显著降低,差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更加理想,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控制效果较好,药物联合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林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2例腹膜透析病人隧道口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腹膜透析病人的隧道口感染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近3年在我院接受隧道口感染的腹膜透析治疗的病人进行研究,随机选择12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针对性护理方法为病人进行护理,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组病人通过治疗后,病情痊愈,1组病人因为真菌感染而退出本次研究,转到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结论:只要对无菌操作进行高度重视,对手术后进行定期培训,利用正确的手术置管方式,腹膜透析道口感染能够得到有效预防.

    作者:程建丽;郑慧霄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提出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病情观察、术前准备、术后干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舒适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和术后焦虑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安全感更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妇科急腹症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而且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王奕;姜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大剂量氨溴索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某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筛选出60例,按照病历号和患者的个人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将接受常规剂量的患者分为(30例)对照组,将接受大剂量的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对治疗后胸部体征、咳嗽与气喘消失时间进行记录,同时还需评定患者的疗效,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可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怀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回访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遵医行为及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回访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遵医行为及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回访.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23.0±0.4)分、SDS(21.5±0.6)分、SF-36(95.5±1.7)分、依从性97.9%、负面情绪存在率6.3%、再次入院率2.1%;对照组患者SAS(32.4±1.5)分、SDS(33.0±2.1)分、SF-36(80.0±3.5)分、依从性77.1%、负面情绪存在率31.3%、再次入院率12.5%.结论:加强护理回访,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降低再次入院率,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兰丽萍;方芳;高家瑾;赵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回馈教学式宣教对血管瘤患儿并发症预防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 回馈教学式宣教对血管瘤患儿并发症预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血管瘤患儿,入院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2次并发症预防的普通宣教,记录患者宣教后依从性指标;再采用回馈教学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并发症预防的宣教,记录回馈教学式宣教后依从性指标,记录统计所有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回馈教学式宣教后患者依从性指标较普通宣教后依从性指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回馈教学式宣教有利于提高血管瘤患儿并发症预防的依从性,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楚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效果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应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群中,时间范围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所有对象分别归入实验组、对照组,入组方式为随机抽取,组员各有30例.实验组护理方案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肠鸣恢复、肛门通气耗时、住院时长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肠蠕动恢复、肠鸣恢复、肛门通气耗时、住院时长等方面,各项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之后,患者的恢复耗时更低,康复更为迅速.

    作者:周雅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风险识别的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精神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出现精神障碍情况,采用风险识别的护理干预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在78例在我院骨科就诊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按骨科常规护理措施给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风险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电解质失衡、麻醉时间、低氧血症、精神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通过风险识别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陈薪宇;张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关于PICC应用于全静脉营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旨在探讨PICC应用于全静脉营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PICC导管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患者78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2%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P<0.05.结论:针对应用PICC导管全静脉营养支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安全性和舒适度,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和护理效果

    目的 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影响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A组与B组,各50例.A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B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B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98.00%>84.00%),P<0.05.结论 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后的临床有效率,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符玉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病患诊断当中的相关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2月~2018.2月我院所收治的颈动脉狭窄的病患当中选择40例进行研究,按照盲选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的病患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方法来进行诊断,而对于观察组的病患则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对两组病患诊断结果的准确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对对照组病患以及观察组病患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造影诊断发现,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病患进行诊断其跟临床的诊断结果相比其准确的概率达到92%,而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方法来对颈动脉狭窄病患进行诊断其准确的概率为79%,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病患诊断的准确概率要高于对照组病患诊断的准确概率(P<0.05).结论: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病患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伍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炎症疾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接收的91例炎症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使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炎症疾病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也较低,为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手术室护理现状,分析手术室护理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对策.结果:手术室护理感染与性别无关系,但与年龄、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无菌操作、参观人员、引流管数量、合并症有关.结论:多方面因素均可能造成手术室护理感染,临床上,需采取一系列可行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减少手术室护理感染事件.

    作者:杜鲜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8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9.3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部病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接受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柴锐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留置尿管病人裤的设计使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设计一款留置尿管病人裤,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12月,我科因病情需要留置尿管患者24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试验组使用设计留置尿管病人裤,对照组使用传统病号裤.对两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引流袋位置放置方便性、引流袋固定安全性、保护患者隐私、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留置尿管病人裤引流袋位置放置更方便、引流袋固定安全性更高、减少了引流液逆流发生率,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自我形象、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留置尿管病人裤比传统病号裤更具有更多的优点,符合当代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段银凤;聂丽红;樊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出现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78例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就诊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以抽签法分组,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疗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计划性护理干预),每组有39例患者,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其中,观察组出现1例轻度不良反应(2.56%),未出现中度不良反应和重度不良反应(0.00%);对照组出现3例轻度不良反应(7.69%),2例中度不良反应(5.13%)和1例重度不良反应(2.5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行计划性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谢晶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超声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超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为研究组,选择4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方式进行诊断,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数值分析,研究组的各项数据值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超声诊断方式,能对患者的实际病症进行分析,了解病变情况后进行治疗,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史苏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居家康复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居家康复脑卒中患者使用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62例我社区居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以家庭自然康复,观察组实施社区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生理自理能力评分(AD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居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进程,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作者:袁美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