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吴金波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医疗设备, 应用措施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下,仪器研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公共医疗卫生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疾病需要通过医疗设备来进行诊疗,并且其成为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仪器设备所具有的精密性将会对疾病的诊疗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为了能够让疾病治疗更加可靠、真实、科学,尽可能实现仪器功能的正常是目前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主要工作,通过对医疗器械使用情况、机械档案以及设备性能进行管理之外,还要利用管理工作来掌握医疗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让其所具有的功能得到大的发挥.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数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但是需要考虑其不良反应,临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大程度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王珍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指的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采取现场检验的方式,对自己受理的药品在注册申请批准上市之前的样品量产过程进行检验,对该药品是否符合已经申报过的或核定过的生产工艺进行确认的经过.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发现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药企及检验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滕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

    目的:分析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实施分组调查,以随机编号的形式将患者划入联用组与参照组(n=36).参照组应用氟伐他汀治疗,联用组应用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对比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22%,参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3.33%,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与血脂水平比较未见显著区别,治疗后联用组患者的2hPG及TC水平显著降低,差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更加理想,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控制效果较好,药物联合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林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灸法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灸法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温和灸法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隔姜灸法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COX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4.25±1.04)分,COX症状发作时间为(5.06±1.97)h;对照组COX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7.25±2.07)分,COX症状发作时间为(9.68±2.52)h,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干预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隔姜灸法可更好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程小琼;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探究

    药品质量的安全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影响,还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威胁.从某一层面上讲,药品的质量安全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虽然药品质量安全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还会出现很多的质量安全问题,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伤害.此外,从药品安全的管控来讲,药品生产过程中就应该进行质量风险管理这样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质量.文章对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用并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保证药品的安全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不受伤害.

    作者:林迎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

    目的:分析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300例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组法划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150).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率为98.67%,数值比较显著高于常规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83.33%,组间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管理,有助于提升新生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耿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难治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研究组与常规组(n=25).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LVEF、LVED及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值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孙旭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去年收录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随机选取的这80例患者全部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结果,使用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比较低,患者的康复速度比较快,住院时间也更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因此在临床上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李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有无继发癫痫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其中,观察组为继发癫痫患者,对照组为无癫痫发作患者,对两组患者脑梗死部位异常脑电图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65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中,包含部分皮层发作21例、皮层下发作27例、大面积梗死17例、分水岭10例,其癫痫异常放电发生率分别为81.0%、66.7%、82.4%、20.0%;此外,观察组AEEG(动态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8.5%(51/65),对照组为46.2%(30/65),且观察组脑叶皮质与深部白质区癫痫发作率、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电图异常在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癫痫及病情变化预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作用.

    作者:肖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

    目的:探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4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骨科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给予骨科护理,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胡林;陈莉;陈露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深Ⅱ度烧烫伤患者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效果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深Ⅱ度烧烫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深Ⅱ度烧烫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加凡士林涂抹创面,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的创面疼痛情况和创面愈合率,比较两组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创面完全愈合后的瘢痕增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周的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研究组更短(P<0.05),创面完全愈合后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在深Ⅱ度烧烫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并可减少瘢痕增生.

    作者:李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BL教学法在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培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同期外科医师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学号尾数单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0,学号尾数单号)与观察组(n=40,学号尾数双号),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法.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对于教学总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学员对于教学总满意度77.50%(P<0.05).结论:为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培养使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增强其对于病例处理能力,学员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于教学满意度也更高,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4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化疗,观察组为吉非替尼单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有效率为50.00%和12.50%,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和37.5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兰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ICU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究ICU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方法:将本院的ICU护理人员视为研究样本,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实施常规ICU护理管理方式,并在此期间,对ICU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将该时期视为对照组;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加强护理管理,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将该时期视为观察组.记录对比2个不同时期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护理人员在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后,其意外针刺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意外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50.00%(对照组)>5.00%(观察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导致ICU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与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有关,需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规范化护理流程,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

    作者:施丽;王夏玲;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后稳定半年和一年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后稳定半年和一年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4例采取自体表皮移植的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电话回访方式对其干预后稳定情况行追踪,及时了解患者稳定半年及稳定一年的复色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移植皮片242片,稳定一年复色程度高于稳定半年,效果对比发现,稳定半年后有2例患者出现同行反应.结论:自体表皮移植的白癜风患者干预后效果较为稳定,自体表皮移植后发生色度减退的患者白癜风新发几率高于未发生色素减退患者,临床治疗中应注重复色程度,保证质量.

    作者:程芳;安丽辉;杨林芳;王俊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目的:对临床检验中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就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尿液检查误差相对较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对116例尿检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由采集过程存在问题导致终结果出现误差的有59例,由患者自身原因而导致误差的有20例,由尿液保存过程出现问题而出现误差的有14例,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检测仪器而导致误差的有23例.由此可得,在尿液检验过程中,采集过程、患者自身、实验室人员及检验仪器原因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几率较大.结论:在尿液检验过程中,必须要向患者普及规范的标本采集方式,提升检验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加大对尿液检验造成影响因素分析关注力度,进而更好地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燕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研究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这6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30例患者的用药类型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试验组30例患者的用药类型是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把试验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3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0.00%(27/30),与参照组患者的66.67%(20/30)相比,明显更高,二者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局;试验组3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33%(4/30),与参照组的36.67%(11/30)相比,明显更低,二者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局,具有讨论分析价值.结论:把三联疗法中的奥美拉唑换成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更好,安全性高.

    作者:涂化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山慈菇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中药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 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云南独蒜兰P.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其中杜鹃兰是主流品种.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味甘、微辛,性寒,有小毒,入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治痈肿、疔疮、瘰疬结核、喉痹肿痛、毒蛇咬伤,近用治食管癌、淋巴肿瘤及白血病,现临床上多作为抗癌中药,故本文主要论述山慈菇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杨攀;侯俊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目的 研究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CK-20mRNA逆转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针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5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检查后发现有760枚淋巴结扩增检测微转移.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27.6%(210/760),采用RI-PCR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39.7%(302/760).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有62枚淋巴结检出存在为转移11.27%(62/550).存在6例(24%)肿瘤患者TNM分期提高,分别为ⅠB→Ⅱ、ⅠB→ⅢA、Ⅱ→ⅢA、ⅢA→ⅢB、ⅢA→Ⅳ、ⅢB→Ⅳ各1例.结论 RT-PCR方式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相对较高,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加准确的进行病理分期.

    作者:徐立业;孟冬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预警评分对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临床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疾病的发生率日趋上升.消化道出血疾病属于消化内科,这种疾病在发病时会有四肢冰凉、冷汗、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休克的症状.在临床救治中,护理是重要的救治内容之一,在护理之前运用早期预警评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研究表明,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本文阐述了对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观察应用.

    作者:雷芳;梁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