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郑慧霄
目的 评价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届实习护生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命名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6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护生采取PBL教学,对比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及护生对教学过程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对PBL教学法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对传统教学法满意度,P<0.05,对比有统计意义.结论 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较优,值得借鉴采用.
作者:孔小花;李晓玲;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思考重症中暑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08-2017.10期间诊疗的88例重症中暑患者,依据1:1分配原理,将患者随机划为A组和B组各44例.即A组患者施行综合对症救治,B组患者施行综合对症+通心络胶囊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s-CRP指标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即100.00%>86.36%,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s-CRP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略差于B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中暑患者中,综合对症救治联合通心络胶囊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hs-CRP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值得推广.
作者:肖拉提·依马木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7例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予以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能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中,可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思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中药熏蒸应用在颈椎病中所取得的效果,总结中药熏蒸在颈椎病中的治疗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中药熏蒸治疗和护理干预,探究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治疗显效共41例,有效54例,无效共5例,有效率为95.0%.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应用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之中,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何云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方式,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作为案例,结合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给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束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94.4%,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2.2%,干预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各项时间少于对照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接受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能提升依从性,让患者尽快出院,值得应用.
作者:刘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呕吐的改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间240例新生儿,分为常规组(n=120)和干预组(n=120),均实施母婴同室,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新生儿呕吐发生率1.6%较常规组12.5%降低,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8.4%较常规组90.0%升高(P<0.05).结论:母婴同室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新生儿呕吐.
作者:黎宇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口服奥美拉唑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治疗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进行干预,而观察组则采用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咗进行干预治疗.一段时间干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小板抑制情况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际对照组ADP抑制情况高于观察组.结论 口服奥美拉唑可以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果,但对于择期PCI患者,短时间服用奥美拉唑时,常规双联抗血小板干预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刘朋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研究心理护理对产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产科接诊的140例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并对其实施分组护理对比,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增加实施心理护理,各70例.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9.2±4.4)分、(38.9±3.2)分,较之护理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比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100.0%,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几率提示观察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产科危重症患者重视心理护理服务临床效果显著,故值得推广.
作者:陶然;张淑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9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本文受试者,均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利用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n=45)与研究组(n=45).常规组进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延续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大大提高了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郝春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45).参照组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1.11%,数值比较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率73.33%,数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6例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不良反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突出,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静脉冲击联合甲状腺局部注射及99mTc-MDP与口服泼尼松治疗小儿Graves重度突眼症的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纳入2016年2月到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Graves重度突眼症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Graves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患儿应用常规口服治疗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64例患儿应用静脉冲击联合甲状腺局部注射及99mTc-MDP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58/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1%(45/64),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静脉冲击联合甲状腺局部注射及99mTc-MDP治疗与口服泼尼松相比,小儿Graves重度突眼症效果明显,其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桂凤;赵峪靖;娄国鼎;李春禹;王冬杰;曹文涛;郭浩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中医灸法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温和灸法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隔姜灸法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COX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4.25±1.04)分,COX症状发作时间为(5.06±1.97)h;对照组COX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7.25±2.07)分,COX症状发作时间为(9.68±2.52)h,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干预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隔姜灸法可更好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程小琼;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诱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案,探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共计220人,对其病历资料与血气分析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全麻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全部患者中,有39.09%的患者在完成冠脉搭桥手术治疗后出现低氧血症,经调查研究后发现患者有肥胖、2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胸腔积液是造成术后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结论: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对患者呼吸功能进行严格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概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吴瑞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0月到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80名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放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负性情绪和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徐锦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施以延续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调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我社区诊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资料,以不同护理理念标准,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与延续性护理;评估2组干预前后代谢指标以及个人管理能力状况.结果 干预后2组各项代谢指标均改善,且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个人管理能力状况较优(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施以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人各项代谢指标,提升个人管理能力,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刘蒙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讨论早期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康复护理后ADL评分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护理中可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涂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骨科特殊护理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52例进行研究,以投掷骰子方式分组,将掷偶数面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将掷奇数面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和骨科特殊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中采用基础护理和骨科特殊护理措施,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瑞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患者21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病例来源的时间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不同将患者平分为治疗组与对比组,每组各有105例患者,对比组患者给予常规心血管疾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 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与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和治疗后血清胆固醇水平、TG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比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胆固醇水平、TG不具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提高了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与心电图改善有效性,将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与TG均控制在了理想范围内,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杜春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研究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行急诊治疗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出84例,将其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2%<33.33%),且P<0.05.结论 针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期间加以并发症预防性护理进行干预,以此控制其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徐美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有无继发癫痫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其中,观察组为继发癫痫患者,对照组为无癫痫发作患者,对两组患者脑梗死部位异常脑电图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65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中,包含部分皮层发作21例、皮层下发作27例、大面积梗死17例、分水岭10例,其癫痫异常放电发生率分别为81.0%、66.7%、82.4%、20.0%;此外,观察组AEEG(动态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8.5%(51/65),对照组为46.2%(30/65),且观察组脑叶皮质与深部白质区癫痫发作率、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电图异常在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癫痫及病情变化预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作用.
作者:肖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