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亚莹
目的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方法降低供应手术室无菌物品缺陷发生率.方法 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按主题选定、计划拟定、通过现状调查和分析,设定目标,针对要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缺陷发生率由原来的5.46‰降至1.77‰,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可降低供应手术室无菌物品缺陷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李月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8年1月~4月我科室诊治的6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治疗,评估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ul-meyer评分结果、下肢步行功能变化.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佳(p﹤0.05);观察组治疗4w后下肢运动功能较佳(p﹤0.05);观察组治疗4w后下肢步行功能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 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施以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提高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改善下肢步行功能,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顾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户籍西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模式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规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判断护理起到的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4%,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治疗工作与护理质量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需要在护理工作中采用针对性的规范护理干预.
作者:陈明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前、治疗后14天分别检测血清SOD、MDA水平,治疗前、治疗后14天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各项检测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实验组在第14天与对照组比较,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有明显好转,P<0.O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董卫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氟桂利嗪并血塞通联用与仅用氟桂利嗪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本院制定的患者选入标准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偏头痛的100例老年患者.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不同药物治疗,将患者平均分成两个组进行医治.将选取氟桂利嗪为医治计划的50例患者列入对照组,而另外的50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为其治疗的首选方案并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偏头痛发作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其中有3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00%,其中有30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一个月之内偏头痛发作的次数为4.02±0.69次,而对照组患者一个月之内偏头痛发作的次数为9.68±1.41次.观察组偏头痛发作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桂利嗪联用血塞通运用于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该治疗药物疗效显著,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此法是值得在片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的佳方案.
作者:黄泽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4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循证护理,对照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临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痛苦和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代岩;杨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提出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病情观察、术前准备、术后干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舒适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和术后焦虑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安全感更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妇科急腹症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而且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王奕;姜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45).参照组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1.11%,数值比较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率73.33%,数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6例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不良反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突出,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设计一款留置尿管病人裤,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12月,我科因病情需要留置尿管患者24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试验组使用设计留置尿管病人裤,对照组使用传统病号裤.对两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引流袋位置放置方便性、引流袋固定安全性、保护患者隐私、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留置尿管病人裤引流袋位置放置更方便、引流袋固定安全性更高、减少了引流液逆流发生率,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自我形象、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留置尿管病人裤比传统病号裤更具有更多的优点,符合当代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段银凤;聂丽红;樊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院收治的67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对其穴位进行刺激后,能够将患者神经功能快速恢复使患者能够生活自理,充分发挥代偿作用,使患者病情得到好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宪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手术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室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在奇偶法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予以优质护理和普通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服药依从性100.00%高于对照组82.35%、禁烟酒依从性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护理满意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住院时间(12.34±1.98)天少于对照组(14.14±2.08)天,(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需要配合优质的护理才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成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前者给予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后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收缩压(130.4±6.3)mmHg与舒张压(73.5±4.8)mmHg低于对照组的(138.5±5.6)mmHg、(84.6±5.1)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显著少于对照组(21.43%),组间对应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Ρ<0.05).结论 采用氨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王一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相关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从2017.4月~2018.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病患当中按照盲选的方式选取80例来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以及观察组:40例.对对照组病患使用常规的检验方式进行检测,主要是进行尿检包括干化学葡萄糖的氧化酶法;而观察组病患则是使用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来进行生化方面的检验,主要包括对病患血清甘油三酯、糖化的血红蛋白以及空腹的血清葡萄糖等指标进行检测,对两组病患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并跟临床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对两组病患进行检验之后发现,在观察组的病患当中其检验的有效人数达到37例,所占的比例为92.5%,而在对照组的病患当中其检验的有效人数为31例,所占的比例为77.5%.通过对比之后发现,观察组病患其检验的有效概率和对照组病患其检验的有效概率相比,数据的差距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病患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生化检验的方式能够起到更好的检验结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伍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就诊的急性酒精重度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1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进行辅助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68%,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61%,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醒脑静对于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了患者的清醒时间,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李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届实习护生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命名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6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护生采取PBL教学,对比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及护生对教学过程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对PBL教学法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对传统教学法满意度,P<0.05,对比有统计意义.结论 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较优,值得借鉴采用.
作者:孔小花;李晓玲;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的护理方法来看护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其临床护理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分配为两组,常规护理组中的53例使用常规化方法来看护,而实验护理组中的53例病患者则用联合创新型的护理方法看护.两种护理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概率(92.4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概率(71.70%),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信息方面,实验护理组患者在实施的护理方法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护理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肾脏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创新型的护理方法来护理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蒋广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在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选取我院产后出血产妇90例,以数字表法将产妇具体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5例)产妇进行产房助产士护理,对照组(45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即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总满意度.结果:在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量对比时,主要是以产后2小时、12小时、24小时为标准,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意义(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7.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产妇护理过程,产房助产士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其出血量,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病率,实现产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广泛应用于产妇临产.
作者:陈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结核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0)、试验组(n=2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借鉴.
作者:李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80例晚期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规范化癌痛护理为观察组,分析规范化癌痛护理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规范化癌痛护理晚期癌痛患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焦虑抑郁等症状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德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方法与临床保健指导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本院近三年收治的小儿营养不良患儿58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29个.A组患儿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儿在A组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保健,并由专业人员对B组患儿的家属进行临床保健指导,把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过程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03%、90.19%,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儿的不良饮食纠正率明显高于A组、B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患儿所需治疗时间明显少于A组、B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时,采取一定的保健方法和临床保健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患儿康复过程更好,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如果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作者:冯建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