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马丽红

关键词:成人ICU,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ICU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以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分析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7%(9/34);两组ADL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分析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显著降低ICU清醒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广泛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临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在普通外科手后影响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与预防感染的相关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2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进而对切口感染与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类型、患者住院时间等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在普通外科手术后,年龄、手术时长、接受急诊手术、高BMI值、存在合并基础疾病、围术期用药少是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性别以及切口长度则不会对切口感染造成影响.结论 患者在普通外科手术之后容易在众多因素下发生切口感染,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涂曙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满足静吸复合麻醉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选择108例,以随机划分的方式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54例.以T0(诱导前)、T1(泵注右美托咪定10分钟)、T2(插管后5分钟)、T3(拔管即刻)、T4(拔管50分钟后)为标准,其中实验组实施右美托咪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进行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的观察,同时对患者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围术期中,其MAP与HR值变化相对比较平稳,对照组则呈现较大变化波动.实验组患者T1与T3时刻HR水平、T3和T4时刻MAP水平、T1-T3BIS水平和T0时刻相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T1-T3时刻HR水平、T1-T4时刻MAP水平、T1时刻BIS水平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小时的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比对照组理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病率5.5%(3/54),较低于对照组20.3%(11/54),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辅助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中,能够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且镇痛效果相对比较理想,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杨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诊断乳腺微小癌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诊断乳腺微小癌价值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例乳腺微小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结果:钼靶X线摄影诊断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73.3%.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66.7%,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乳腺钼靶对微细钙化的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乳腺超声对血流信号的检出率高于乳腺钼靶,P<0.05.结论:钼靶X线及超声诊断在乳腺微小癌中应用效果较好,诊断较为准确,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作者:路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谈抗生素类药物及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研究

    在药物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质量,需要对药品的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正是这样一种非常可行的检测技术,在多种药品的检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现本文就以抗生素类药物及黄酮类化合物这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物质为例,对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崔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与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病情与生活方面的影响.方法 148例研究目标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通过计算机系统随机分组,分为人均各74例的干预组与常规组.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常规组只配合传统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血压常规知识熟识度进行比对.结果 干预护理之后有59例病例血压已合格,常规组仅有38例,干预组多于常规组,且干预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血压常规知识完全掌握率分别为64.9%、32.4%,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科学合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压状态,有利于患者血压早日回归常态.

    作者:郭秋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并且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呼吸内科进行的临床试验作为研究对象,以支气管哮喘、肺结核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种呼吸内科疾病为例,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结核患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各50例,并将三种病症的患者各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肺结核患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检测数据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治疗多种呼吸内科疾病,且效果显著,适量的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在医学生技能学习中的应用分析

    品管圈的兴起,给各行业带来了提升管理和学习的方法.医学教学上也对其进行了积极的引用,希望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医学生学习技能的现状,然后从三个角度介绍了品管圈活动的意义,后对品管圈活动在医学生技能学习中的具体应用分步进行了阐述.希望有助于读者对品管圈以及在提高医学生技能学习中的应用的了解.

    作者:门琳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患者中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中,随机性抽选出病例数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比较2组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术后观察组肛肠疾病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肛肠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京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180例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脂临床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50例高血脂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HDL-C、LDL-C水平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2%,对照组为2.8%,两次差异不显著.结论:给以高血脂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骆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服药后药-时曲线峰浓度、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时曲线峰浓度及治疗后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ee氏心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彭芳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靳向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目的:探究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ˉ2017年5月110名ICU护士,对其进行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影响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ICU护士医疗设备管理得分中,临床报警目的 为提醒护士存在/潜在风险得分高,为(4.29±0.78)分.ICU护士报警疲劳得分中,医疗设备报警所致焦虑不安得分高,为(3.01±0.79)分.结论: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和较多因素有关,临床方面需结合具体状况进行分析,以便降低报警所致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笔芯胰岛素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分析

    目的:探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笔芯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试验组予以笔芯胰岛素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病灶吸收效果.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笔芯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促进病灶吸收,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全程护理的实施效果评定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全程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入院至抢救时间;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心理状态、血氧饱和度;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入院至抢救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情绪心理状态、血氧饱和度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情绪心理状态、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缓解不良情绪,缩短抢救时间,稳定生命体征,家属满意度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高.

    作者:孙海燕;吴宁;王慧君;郝霞霞;姚文文;凌伟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NT-proBNP、hs-CRP及血细胞参数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NT-proBNP、hs-CRP及血细胞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患者分为病例组组和对照组,采集血样,检测NT-proBNP、hs-CRP、WBC、PLT、MPV、Neu等指标.结果 病例组中NT-proBNP、hs-CRP、WBC、PLT、MPV、Neu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4.48/7.89/8.99/7.55;χ2=5.34;P<0.05);病例组病例组中NT-proBNP、hs-CRP、WBC、PLT、MPV、Neu等指标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hs-CRP、血细胞参数的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华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体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总结并归纳个体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采用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两小组采取相同的护理时间,在此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3.06±2.5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04±2.36)d,两者之间差异显著(t=15.2031,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显著降低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有利于医院的长久发展.

    作者: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产科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剖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与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入院接受护理治疗的18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为90例.对照组施以普通护理干预,剖析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将2组的妊娠结局、SDS、SAS评分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相比于参照组,剖析组的妊娠结局明显优(P<0.05);剖析组的SDS、SAS评分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孕产妇抑郁状况,提高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有效避免了出现产后出血事件.

    作者:尚晓英;潘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

    目的:对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防范,对防范的措施和对策进行研讨分析.方法:选在一年期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位神经内科的病人作为分析对象,将病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6人.对照组的病人,我们将给予正常的普通类型临床护理,给实验组的病人进行风险护理.在护理后我们将对这两组病人的恢复情况及病人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按照护理满意度来进行评分,实验组护理满意程度高达95分平均分,护理缺陷的发生几率较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打分仅为84分平均分,护理缺陷率达到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潜在风险护理防范的方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得到了明显的效果,能够对护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提升,让病人满意程度更高.

    作者:张亚;郜风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理人员展开问卷调查,使用《情绪劳动量表》评估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状况,使用《医患关系量表》评估医患关系;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结果:在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中,深层扮演应用多,表层扮演应用少,自然表现居中.在医患关系中,医生主观经验评分高,患者客观行为评分低,主客观结合症状居中.表层扮演与医生主观经验呈现正相关,深层扮演与医患关系三个维度均呈正相关,自然表现与医生主管经验、主客观结合症状成正相关;其余为负相关.P<0.05,结论: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整体情绪劳动状况相对较好,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在于,深层扮演越多,则医患关系越好,表层扮演越多,则医患关系越差.

    作者:达娃卓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优势明显,作为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成像技术,成为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要补充手段.血管内超声的优势明显,深度比较大,在官腔结构中能直接获得管壁结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辨率高,和组织学的结果比较吻合.近些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实用性强化.在本次研究中以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为基础,对如何将其英语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进行分析.

    作者:史苏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