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CU护理路径研究

王冰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CCU护理, 血管再通率, 左心室收缩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CU护理路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情况及血管再通率.结果:观察组溶栓后30 min、60 min、90 min及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60min、90min及120min三个时间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CCU护理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普外科是临床的大科室,患者人数多,病情复杂,有些患者的疾病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痊愈,但是我们发现,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均存在焦虑情绪,因为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应激,并且是较大的不良应激,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等不甚了解,产生焦虑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焦虑情绪的存在有时候会影响手术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郝秀芹;徐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目的 研究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10-2016.10药学管理事宜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10-2015.10未实施药学管理为实施前,2015.11-216.10实施药学管理为实施后,通过处方点评,对比实施前后处方不合理发生情况及处方药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处方不合理发生率4.50%显著优于实施前16.00%,实施后对处方药的满意度93.50%明显高于实施前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药物管理中实施临床合理用药,能够有效降低处方不合理情况.

    作者:陆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输尿管软镜处理肾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处理肾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软镜处理肾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石负荷超过400mm2、结石处于下盏位置、结石成分为一水草酸钙等是输尿管软镜处理肾结石术后残留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术前全面评估肾盂肾盏夹角与肾盏漏斗长度并根据影像学结果显示对不同的结石成分选取适宜的方式能防止术后结石残留情况的发生.

    作者:贾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影响妇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管理对策探微

    目的 对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进行了探究.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50例妇科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出现安全的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 经调查发现,50例妇科患者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与专业技能不足、护患沟通不当、患者自身原因、医院监管制度不健全.结论 对妇科安全护理来说,从护理人员、患者以及医院几个方面开展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排除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不当等事件发生,利于维护患者生命安全以及医院良好形象.

    作者:王亚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

    本文的研究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以及相关的死亡危险因素.研究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的感染的发生情况,感染的部位,感染病原微生物等,分析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发生感染的概率为5.2%,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为65%,其中血液系统,下呼吸道,泌尿系统的感染发生率高,病原微生物革兰阴性杆菌占据的比例大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研究结论:需要重视对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下呼吸道,血液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监测和控制,结合院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药敏情况合理的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

    作者: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随着上世纪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得到了重大的改革,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也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下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能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作出贡献.

    作者:张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CCU护理对阿托伐他汀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影响

    目的:总结并归纳CCU护理对阿托伐他汀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阿托伐他汀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CU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前后患者血压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85%(14/26),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收缩压及AST、ALT水平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托伐他汀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CCU护理可降低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和肝功能损害情况.

    作者:古肖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稳心颗粒和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4%和71.4%,乙组的优势明显.甲组和乙组出现异常的患者分别是6例和3例,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4.2%和7.1%,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给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改善不良炎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谈抗生素类药物及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研究

    在药物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质量,需要对药品的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正是这样一种非常可行的检测技术,在多种药品的检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现本文就以抗生素类药物及黄酮类化合物这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物质为例,对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崔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运用在消毒供应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的5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的常规管理为对照组,而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运用护理质量控制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运用护理质量控制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鲍建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DCA在改善神经外科护理交班内容完整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神经外科护士交接班内容完整性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7月-2017年12月对我院神经外科应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交接班管理.观察PDCA实施前、后护士交接班能力.结果:观察组内容完整性、专业术语使用情况、交接语言组织能力、患者满意度、工作态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交接班质量,提高护士执行力,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魏丽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健康教育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1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历号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59例)和试验组(59例),对常规组老年患者采用传统心血管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经过一周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也显著优于常规组,同时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重要帮助.

    作者:王彦阁;丁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在老年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 观察并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在老年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阴道炎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48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92%、83.33%,两组结果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高于实验组,两组结果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障碍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常规组行康复训练,研究组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SSS评分、FAM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的同时,为脑梗死患者实施针灸疗法,有助于患者改善神经功能及运动障碍,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杨引弟;李玲;张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结核病患者护理中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析重症结核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结核病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5.2%)高于对照组患者(76.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8±3.7)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9.0±4.2)d,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结核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更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作者:曹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后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将所有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两组老年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都得到提高,实验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是(63.71±8.26)分,比对照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高,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张淑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病因探究

    目的:对心内科的老年病人在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上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心源性猝死的老年病人的病例进行案例的分析和回顾.结果:在案例分析的病人中,冠心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病人有10人,高血压、心脏病引起的猝死有4人,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猝死有1人,心肌梗塞引起的猝死有7人.结论:老年病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大多数和心脏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在整个疾病的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病人的心脏气管进行有效的监护,对各种心脏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可以对心源性猝死的几率有效的降低.

    作者:罗宏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重症病人预防性压疮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老年重症患者中开展预防性压疮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重症病人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防性压疮护理,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更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老年重症病人中开展预防性压疮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

    作者:李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320排CT对肺段切除患者肺血管的评估效能

    目的: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肺段切除术,为了提高肺段切除术的准确性,需要借助检查手段对需要切除的肺段进行精确的定位,以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 .通过本次研究对320排CT和64排CT的肺血管评估效果进行比较.方法:56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手术之前需要对切出肺段的位置进行定位,分别采用两种CT进行定位,一种是320排CT对肺段的肺血管进行定位,另一种是64排CT,对两种CT的定位准确性进行比较,分析使用不同CT的检查效果.结果:320排CT与64排CT相比较而言,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更加适合应用于肺段切除术肺血管的评估.结论:对于肺癌患者而言,进行肺段切除时,采用320排CT对肺血管进行评估,能够提高手术的质量,提高肺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

    作者:王大恺;崔刚;李强;张云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环乳晕切口和放射状切口对乳腺纤维瘤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乳晕圆形切口和放射状切口对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们医院治疗乳腺纤维瘤的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分为两组,放射状切口手术使用于对照组病人的治疗,实验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结果 治疗后方法不同,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形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优于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