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刘晓波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骨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日-2017年12月收治的骨科外伤患者40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治疗.护理一段时间后,将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治疗方案,两组患者的病症均有所改善(90%,65%),但是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更好(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更高(95%,70%,P<0.05).结论:在骨伤科的护理中,对比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能够使患者更好的遵医嘱,更好的配合医生以及护理工作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施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绘画对多动症的应用,旨在为儿童多动症的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给与绘画法,对照组给与常规方法;结果 实验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各因子分数及总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注意稳定性(F1)、自控力(F2)、品德问题(F6)、既往史(F7)、冲突性(F9)、规范性(F10)等6个因子分数降低明显且差异显著,而多动性(F3)、冲动性(F4)、行为盲目性(F5)、干扰性(F8)等4个因子分数降低非常明显且差异极其显著(且P<0.01);干预后实验组的总分较干预前对照组的总分下降十分明显,差异极其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绘画艺术疗法对多动症儿童行为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何惠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品管圈的兴起,给各行业带来了提升管理和学习的方法.医学教学上也对其进行了积极的引用,希望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医学生学习技能的现状,然后从三个角度介绍了品管圈活动的意义,后对品管圈活动在医学生技能学习中的具体应用分步进行了阐述.希望有助于读者对品管圈以及在提高医学生技能学习中的应用的了解.
作者:门琳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本文的研究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以及相关的死亡危险因素.研究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的感染的发生情况,感染的部位,感染病原微生物等,分析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发生感染的概率为5.2%,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为65%,其中血液系统,下呼吸道,泌尿系统的感染发生率高,病原微生物革兰阴性杆菌占据的比例大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研究结论:需要重视对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下呼吸道,血液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监测和控制,结合院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药敏情况合理的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
作者: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医院健康教育中应用健康知识讲座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的健康知识讲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在近一年中举办了4次讲座,参加人数共200人,健康咨询人数110人次.其中有大约70%以上为退休人员,有1/3患有慢性疾病,大部分听众认为讲座安合理,有助于增加健康知识和强化健康意识,98%的听众对讲座的内容满意.结论:在医院的健康教育中采取健康知识讲座的形式,能够顺应社会的形式和人们的发展需求,是一种总有效的促进人们健康意识和保健水平提高的手段,与此同时,健康知识讲座也促进了医院的效益建设,促进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的长久发展,是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
作者:范永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行药物溶栓治疗,对照组药物溶栓治疗期间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溶栓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该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蕾;张凯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医学方法 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收集更多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知识,为临床治疗慢性结肠炎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临床案例中论证观点、对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采用解释、对比、论证展开论述.结果 通过查阅资料、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认为单纯的西医治疗对慢性结肠炎疗效有限,而在许多案例中,中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中医治疗在慢性结肠炎中具有独到优势.
作者:付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剖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与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入院接受护理治疗的18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为90例.对照组施以普通护理干预,剖析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将2组的妊娠结局、SDS、SAS评分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相比于参照组,剖析组的妊娠结局明显优(P<0.05);剖析组的SDS、SAS评分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孕产妇抑郁状况,提高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有效避免了出现产后出血事件.
作者:尚晓英;潘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探讨TACE的护理.方法 对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给予患者恰当的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配合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显著.结论 良好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作者:王习霞;杜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病变阴道彩超与病理结果的对比探析.方法 将15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阴道彩超声像图进行检查,从而根据得出的结果进行结构性分析,来判断患者的病灶部位、血流情况等,再结合以上内容与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诊断方法的符合程度较高,血流的显示率高,该方法检测出患者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都较高.结论 阴道彩超能够准确的对子宫内膜情况进行判断,为术前肌层浸润程度的判断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今后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增强对检查的准确性,并简化病理的检查.
作者:郑彦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眩晕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诊的158例脑血管性眩晕患者作为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7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痊愈,31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41%,对照组21例痊愈,43例有效,1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1.01%,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性眩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杨广跃;闫娜;王江兆;徐鲁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米非配伍米索药物流产临床效果,探析用量大小对结果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研究人员选自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140例患者详细信息,将其分为人均各70例的A、B两组进行对照.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服用1.2毫克的米索前列醇,B组患者则服用0.6毫克的米索前列醇,对两组病人的流产效果、不适症状和血流量等信息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A组药物流产成功几率高达97.14%,而B组患者成功率为85.71%,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米非配伍米索药物成效佳、副作用小,且药流时服用较大剂量的药物,可以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提高成功几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符初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小儿疾病预防方面的微量营养素的应用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小儿患者177人参加本次的调查,以前瞻性双盲的实施为划分标准,将小儿患者分为两组,以全面的对小儿的集体微量元素缺失的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单纯的安慰剂来进行常规类型的护理,另一方面利用针对性微量营养素的实施来进行护理治疗,之后将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病情,恢复的时间和恢复率、其他的相关血清指标等,都比对照组要后,有利于小儿病情的改善,小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让医院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也同时得到了提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ypemricemia,HUA)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HUA易导致痛风(gout)的发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48.28岁,男女比例为15:1,其中,有79%在急性期需住院而不能工作,严重影响劳动力,但是近半患者(45.2%)仅在急性期才去治疗.因此,痛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综述主要对痛风的诊疗的研究进展作简要阐述.
作者:高悦;刘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与干预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糖指标,评价其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比干预前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显著更高(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能够促进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提升.
作者:杨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但增加了人们的平均寿命,也使我国人口正逐步趋于老龄化.随着人们的年龄增加,各种慢性疾病频发,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本次研究以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以此消除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
作者:高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80例接受PVP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调查表、VAS量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有助于纠正骨折手术患者不良心理,并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平衡,是辅助老年骨折比较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马继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健康教育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1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历号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59例)和试验组(59例),对常规组老年患者采用传统心血管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经过一周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也显著优于常规组,同时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重要帮助.
作者:王彦阁;丁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脑血栓病人血脂水平及颈动脉中膜增厚、粥样斑块的形成分析,并对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7位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同时随机选择103位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生化监测和颈动脉超声波检查.通过检查的结果对所得数据研究和分析.结果:我们将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G、UA水平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HDL-C比观察组水平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左颈动脉IMT值为(1.17±0.26)mm,右颈动脉IMT值为(1.16±0.29)mm,在对照组中,左颈动脉IMT值为(0.75±0.22)mm,右颈动脉IMT值为(0.76±0.21)mm.这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斑块对比中,观察组的检出率为55.67%,对照组的检出率仅为12.24%.对于斑块性质的比较中,观察组比对照组的软斑块检出率高约6倍.结论:血清TC、LDL-C、Lpa的水平有所提高,同时HDL-C的水平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颈动脉的IMT增大和粥样斑块的形成,以及脑血栓产生存在这相互依存的关系.
作者:杨兴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ICU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以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分析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7%(9/34);两组ADL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分析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显著降低ICU清醒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马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