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护理管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杜伟伟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干预, 小儿静脉, 穿刺成功率, 管理小组
摘要:目的:研究对小孩进行静脉穿刺,成功率是多少.方法:设立专门的儿科护理管理小组来研究进行小儿静脉穿刺影响成功的因素.结果: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在对儿科进行护理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家长对这种方式的引进十分满意.结论:对儿科进行护理干涉,可以明显的提高小儿穿刺的成功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

    目的:研究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方法:采取随机的原则,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西药药方中抽取3422份,统计西药药剂的合理使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而后,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西药药方中随机抽取3422份,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西药药剂用药合理情况.结果:观察西药药剂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前、后,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对比,观察组中3422份西药药方,其中药品使用不合理的有136份,用药合理的总数为3286份,比例为96.03%;对照组中561份西药药方存在不同程度的使用不合理现象,药品使用合理的共有2861份药方,所占比例为83.61%.结论:针对西药药剂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用药的合理性,进而提高临床上使用西药药剂的综合水平.

    作者:胡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理疗治疗104例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针灸理疗治疗104例颈椎病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枕颌布托牵引加针灸理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针灸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症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颌布托牵引加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种治疗方法用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吉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集束化护理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科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9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气道管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部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静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正念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影响

    目的:探讨正念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60例抑郁障碍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04月10日至2018年05月30日,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干预,各30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AMD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0例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观察组30例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正念干预应用于抑郁障碍患者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减轻抑郁程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靳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施行综合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救治期间配合综合呼吸道护理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综合呼吸道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生命体征及预后.结果:①研究组干预后2SpO、HR、RR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呼吸道护理有利于稳定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体征,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残率,值得推广.

    作者:冯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联用的价值.方法:对64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共82个病灶)的资料进行回顾,均实施手术且明确结节性质,术前均实施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甲状腺微小结节的性质分组,对比组间超声检查特征,分析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结果:恶性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纵横比≥1、低回声、有钙化、弹性分级≥III的构成比均高于良性组(P<0.05);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单纯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结论: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性质不同超声检查征象也存在明显差异,建议联用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进行诊断,效能较高.

    作者:陆巧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产科护理干预对产妇胎膜早破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干预对于产妇胎膜早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120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全面优质化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65%;实验组产妇中宫内感染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宫内感染率18.33%.另外,实验组新生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化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胎膜早破对母婴造成的危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梅;祁向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流量氧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应用高流量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4例脱机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人工面罩湿化吸氧,观察组患者应用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氧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24h后氧合指数、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及耐受性.结果: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耐受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应用高流量氧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况,提高患者耐受性,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作者:马雪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谈焦虑症对注意力的影响

    焦虑症患者常有效率低下、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相关症状,有关研究证实焦虑症通过对注意资源的分配、占领以及影响持久性注意,造成注意的不集中或不能长时间集中,通过对焦虑症患者的视觉、听觉的研究证明了焦虑症对注意力的相关影响.

    作者:杨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谈抗生素类药物及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研究

    在药物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质量,需要对药品的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正是这样一种非常可行的检测技术,在多种药品的检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现本文就以抗生素类药物及黄酮类化合物这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物质为例,对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崔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交叉感染的控制与预防研究

    目的:探究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交叉感染的控制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31例接受手术麻醉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患者护理期间发生的交叉感染情况,针对于感染原因提出控制与预防对策.结果:医院感染率为3.95%,年龄与停留时间是主要感染因素,P﹤0.05.科室消毒隔离不严格(28.57%)、无菌操作技术不到位(33.33%)是主要感染原因.结论: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交叉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预防护理中的交叉感染,能够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对此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晓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强化风险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对疗效及患儿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强化风险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对疗效及患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给予风险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好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强化风险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治疗的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疾病管理情况.结果:干预后血压控制达标率、规律运动率、低盐饮食率均显著高于高于前,而不合理用药率、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干预前明显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疾病管理水平提升,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廖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宫内节育器在人工流产术后的使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术后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可行性和副作用.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衡水市桃城区计生局妇产医院妇科门诊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术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①实验组:98例,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②对照组:106例,人工流产后月经复潮干净后3-7天(6个月内),放置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选用吉妮宫内节育器.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出血天数及术后3次月经量和经期时间的长短,以及放置宫内节育器1年内的各种不适反应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月经量、月经经期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取出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安全性高,避孕效果可靠,减少手术操作次数,节约时间和花费,不增加脱落率和副反应,操作方便可行,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冯宇鸿;杜会宁;高文金;张林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社区中老年女性妇科炎症性疾病临床分析及护理保健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社区中老年女性妇科炎症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保健方法.方法:本文选取社区医院中收治的中老年女性妇科炎症性疾病患者共8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保健方法.结果:社区中老年女性妇科炎症性疾病类型包括阴道炎、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护理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护理保健方法应用到社区中老年女性妇科炎症性疾病临床护理中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不良症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胡艳青;胡玉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目的 研究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10-2016.10药学管理事宜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10-2015.10未实施药学管理为实施前,2015.11-216.10实施药学管理为实施后,通过处方点评,对比实施前后处方不合理发生情况及处方药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处方不合理发生率4.50%显著优于实施前16.00%,实施后对处方药的满意度93.50%明显高于实施前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药物管理中实施临床合理用药,能够有效降低处方不合理情况.

    作者:陆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6.6月-2017.8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97名实习医生,纳入观察组,带教老师为实习生提供人性化带教模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5.4月-2016.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97名实习医生,纳入常规组,带教老师提供一般带教模式,评价两组实习医生出科考核结果 及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出科时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均优于常规组实习生,(t=21.294、17.358,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非常满意率评价较高,P<0.05.结论 在妇产科实习带教中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实习医生知识、操作技能掌握度,实习生对带教模式非常满意率评价较高.

    作者:黄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对照组,每组45人;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手段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把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进行对比,探究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意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身体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要比对照组的患者更好,所以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更好.结论:使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可以帮助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快速恢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将综合性康复治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唐颖;危凤藕;黄大鹏;陈克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综述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多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存在.本病的发生率约占成活新生儿其发生率的0.3%,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20%-30%[1].由于VSD有比较高的自然闭合率,约占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10%,后天性VSD少见,主要见于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间隔穿孔.对于VSD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是外科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占用医疗资源多,术后对患者有一定不良的心理影响.因此,外科治疗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2].近几年,随着介入器材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VSD已成为可行的治疗方法[3-4].现就近年来VSD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林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对策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08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54,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54,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对护理技术、服务流程、护理人员态度、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VAS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