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念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影响

靳芳

关键词:正念干预, 抑郁障碍,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60例抑郁障碍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04月10日至2018年05月30日,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干预,各30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AMD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0例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观察组30例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正念干预应用于抑郁障碍患者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减轻抑郁程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行药物溶栓治疗,对照组药物溶栓治疗期间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溶栓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该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蕾;张凯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谈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胸外肿瘤患者通过需要进行大型的胸外手术进行治疗,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接受大型胸外科手术的情况在临床上更加常见,糖尿病是老年人群高发的疾病,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手术的风险更大,主要是由于高血糖状态下,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差,极易发生术后感染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研究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基础.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共有80例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胸外科手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患者均患有糖尿病,需要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为了探究更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将40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等,将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结果:对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的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血糖的控制情况息息相关.结论 :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当中,血糖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血糖的控制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效果.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胸外肿瘤患者而言,血糖值也是影响术后恢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作者:元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临床工作中.静脉留置针优点有:减少反复穿刺,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使病人的满意度得到提高;保持血管通路的开放,可利于紧急情况下的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1].留置技术学习容易,有不同型号导管供护士选择,减少穿刺,避免药物之间反应,减少硬针穿刺导致渗出治疗的成本.但在应用过程中也有一系列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做好置管期间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江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普外科临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在普通外科手后影响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与预防感染的相关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2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进而对切口感染与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类型、患者住院时间等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在普通外科手术后,年龄、手术时长、接受急诊手术、高BMI值、存在合并基础疾病、围术期用药少是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性别以及切口长度则不会对切口感染造成影响.结论 患者在普通外科手术之后容易在众多因素下发生切口感染,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涂曙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间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间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间气管插管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治疗,研究组应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治疗.结果 研究组使用高浓度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诱导的患者稳定性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来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时使用高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毛萍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小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其应急策略

    目前,中小学教育阶段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处于中小学校期间的孩子抵抗力还不足,身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应对突发的传染性疾病,易受感染.学校是一个学生比较密集的群体,所以为了保障学生自身的健康安全,学校必须在中小学校校内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以减小传染病在学生群体爆发的几率.本文主要就当前学校高发的传染病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并对预防和应急措施进行相关探讨.

    作者:王蓉;牛文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结核病患者护理中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析重症结核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结核病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5.2%)高于对照组患者(76.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8±3.7)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9.0±4.2)d,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结核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更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作者:曹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论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高血压疾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策略:应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制约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血压均得到一约,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4.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对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全方位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邢小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维吾尔医籽麻德疗法治疗卵巢囊肿55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维吾尔医籽麻德疗法治疗卵巢囊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选择曲皮亲糖浆治疗,治疗组选择维吾尔医籽麻德疗法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治疗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采用维吾尔医籽麻德疗法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吾古兰木˙托合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43).参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服药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服药后实验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显著下降,与参照组患者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数值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93%,数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相对想,且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筛查中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384名健康体检者,均在体检中开展血常规检查,观察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检出情况.结果: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结合研究对象的症状表现、体征等,确诊48名研究对象患有贫血,确诊率12.5%(48/384);确诊35名研究对象为白细胞减少症,确诊率9.1%(35/384);剩余301名研究对象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结论: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筛查中开展血常规检查后,可有效提高筛查率,有助于尽早的实施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吕天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析粉针剂工艺模拟分装过程的验证

    本文利用无菌乳糖干燥粉替代无菌原料药做了针对粉针剂工艺模拟分装过程的实验,将其装在西林瓶中,采用的验证方法是在西林瓶中加入胰酪胨大豆肉汤液体,在在20-25℃以及30-35℃环境下培养七天,同时进行阴性与阳性的比较.终实验结果上阴性、阳性对照成立,试验样品满足无菌条件,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王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108例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参芪五味子片在治疗心脾两虚肾虚型神经衰弱方面的疗效作一个准确的评价.方法:选择符合这类病症的患者108例,这类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者大多伴随有失眠、多梦、健忘等现象的发生,通过参芪五味子片来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在四十到六十天之内,我们通过观察对这些患者治疗前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通过对治疗前后的体重比较,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来进行评定.结果:采用参芪五味子片来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明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愈了65例,效果明显的有23例,有效果的有16例,没有效果的占4例,总的来看,效果是可观的,患者的体重在治疗过后得到了提高.结论:参芪五味子片在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方面有着很大的功效,除能在神经衰弱方面治疗效果显著之外,它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衰老,能够有效的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在临床方面取得好评.

    作者:马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交叉感染的控制与预防研究

    目的:探究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交叉感染的控制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31例接受手术麻醉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患者护理期间发生的交叉感染情况,针对于感染原因提出控制与预防对策.结果:医院感染率为3.95%,年龄与停留时间是主要感染因素,P﹤0.05.科室消毒隔离不严格(28.57%)、无菌操作技术不到位(33.33%)是主要感染原因.结论: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交叉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预防护理中的交叉感染,能够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对此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晓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研究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单独给予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具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作为理想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刘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抗心力衰竭药物)、观察组(抗心力衰竭药物+他汀类药物),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对比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对比结果显示: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贺宜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进展

    岩藻聚糖硫酸酯含有硫酸酯,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杂聚糖,常见于褐藻中,并在医学方面许多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既是有助于健康的食品也是重要的药品原料,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非常重要.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结构、提取方法和生物活性,希望对岩藻聚糖硫酸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提供些许帮助.

    作者:顾雅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康复护理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中脑卒病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参加研究的120名病人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60人,观察组60人.对照组的60名病人,我们将对其进行普通的日常护理,观察组的病人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护理后,我们将对这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我们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能够看出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0%以上,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明显比观察组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病人的护理中,康复护理对病人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对病人身体健康恢复有益,能够让神经的功能得到快速的恢复,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作者:路红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全程护理的实施效果评定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全程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入院至抢救时间;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心理状态、血氧饱和度;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入院至抢救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情绪心理状态、血氧饱和度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情绪心理状态、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缓解不良情绪,缩短抢救时间,稳定生命体征,家属满意度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高.

    作者:孙海燕;吴宁;王慧君;郝霞霞;姚文文;凌伟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电图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浅析

    本次研究运用动态心电图仪监测拟诊心肌炎患儿30例,检测出心律失常和ST-T改变均高于同期常规心电图的一倍,并对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雍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