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护理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的应用研究

侯慧丹

关键词:内科护理, 教学, 师生角色互换
摘要:目的:研究内科护理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高校护理学系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模式教学.对比内科护理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内科护理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可准确提高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考试成绩,使其综合能力获得提升,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雷公藤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新进展

    对于免疫性的各种类型疾病来讲,雷公藤都表现出优良的治疗成效性.从临床视角看,针对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以及其他多种病症通常都能适用雷公藤对其予以治疗.然而不应当忽视,临床运用雷公藤来治疗上述病症仍表现为较多毒副作用,这是由于其通常伤害到人体血液以及肝肾系统.因此针对雷公藤这类特殊用药而言,临床有必要明晰其各类不良反应,在此前提下探求未来阶段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陈冠宇;李小红;文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配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1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3.001,P<0.05),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1,P<0.05).结论: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程慧;杨辉;王斌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的为60.00%,低于观察组的95.00%,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科专家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对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所采用的相关药物的治疗手段和效果进行探讨,并为临床上对此类病症的治疗以及药物针对性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容诊治的九十名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药物效果的试验和观察.其中,对照组的患儿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当作治疗措施,而观察组的患者则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联合炎琥宁注射液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百分之七十五点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三点三,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对照组的患儿在咳嗽退热速度以及体温降低速度都要比观察组所用的时间要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两组患者都未出现过显著的不良反应状况.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使用较为安全,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侯红颖;甄庆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两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并对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各4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护理方法使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进行联合治疗.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7.62%,其中显效39例,有效2例,无效1例.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显效29例,有效7例,无效6例.实验组有效治疗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具有存在意义;讨论:使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配合常规护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针,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着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黎菁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自由体位分娩与传统体位分娩对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比对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自由体位分娩与传统体位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单胎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100),对照组产妇取传统体位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取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经不同体位分娩后的分娩结局及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妇经自由体位分娩后,产后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在产后1min Apgar评分、产后阴道收缩压、静息压与I、II类肌纤维强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分娩结局,并能降低对盆底肌的损伤.

    作者:黄丽;张静;陈江鸿;林佳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群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在急诊患者群体中应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的价值,为急诊群体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危重症疾病患者,根据管理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模式,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比2组急诊患者就诊安排、接诊、协诊、输液巡视、指导用药满意度以及分流等待时间、检查结果回示时间、专科医师访视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指标满意度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流等待、检查结果回示、专科医师访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王贝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临床护士危急重症护理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对临床护士危急重症护理的能力测评表进行编制,同时对临床护士危急重症护理的能力进行提高,以此为目的对其进行方案的制定.方法:利用文献检索和访谈方法对量表条目进行建立,通过小组研究和专家咨询的方式将初始量表进行创立.同时也通过抽样调查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士调研.结果:和条目和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范围之内,对探索性因子的分析进行因子的提取.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了相应的数据.结论:临床护士危急重症护理能力测评表,信誉度和效度均良好,更有利于临床护士危急重症护理能力的测评,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作者:徐亚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有焦虑、紧张的心身疾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心身病的效果体会.方法:对154例伴有焦虑、紧张的心身疾病患者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前后疗效对比.结果: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治疗伴焦虑、紧张的心身疾病有显著效果.

    作者:亢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析胸外科术后护理的对策和要点

    目的:对于胸外科手术后的临床护理的方式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同时为胸外手术之后的护理工作进行理论基础的打造,为病人的护理质量进行提高.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胸外手术的82位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利用普通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利用手术后的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为病人进行护理.护理后对病人相关身体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程度等,都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胸外手术的临床医学中进行应用,能够让病人更好的进行术后康复,并且让满意度能够得到提升,在临床医学中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提高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科教文卫事业正在全面的发展进步当中,同时,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开始逐步转变并加强,健康教育能力作为评价护理人员综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工作水平及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当下部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平低下的不良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作者:王红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促进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7例冠心病行冠脉支架植入术(PCI)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和心功能指标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有效降低PCI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

    作者:文素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尿常规检验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究尿常规检验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急性阑尾炎检查与诊断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检查诊断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研究组采用尿常规检验,对照组采用超声检验,后经专家确诊对比和判断诊断正确率.结果 研究组50例患儿中专家确诊有46例患儿为急性阑尾炎,尿常规检验确诊43例,误诊3例,诊断正确率为93.49%.对照组50例患儿经专家确诊有48例患儿为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确诊42例,6例误诊,诊断正确率为87.50%,研究组诊断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尿常规检验能够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协助医生判断患儿病情,且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9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7例行乳腺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形体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2.38±0.72)天、形体满意率89.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4±0.81)天和68.47%,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治疗中,乳腺区段切术切口愈合时间短、患者形体满意度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静;任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食管胃底静脉套扎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内镜下食管套扎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食管套扎法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安全性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9.4%总有效率,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食管套扎术较药物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文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进程,重症监护医学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越来越多,例如大量的抗生素,糖皮质类激素的使用,使得肺部真菌感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由于肺部真菌感染造成患者死亡的概率明显上升,所以必须重视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以及治疗工作,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疾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然后就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方式以及具体的治疗对策.

    作者: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48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24)采用抗生素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n=24)给予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抗生素给药方法相比,抗生素降阶梯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经济支出.

    作者:詹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CT引导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重度原发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重度原发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分析采用经CT引导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度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其中接受经CT引导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的设为观察组,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表阿霉素化学毁损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占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接受经CT引导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有助于增加治疗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玉禄;魏玮;于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的肝功能改善情况、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乙肝肝硬化患者经替诺福韦治疗的AST为(39.22±8.97)U/L,ALT为(39.01±9.11)U/L,Child-Pugh评分为(3.22±0.9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HBV-DNA转阴率为96.67%,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替诺福韦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有效率和肺功能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有效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融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总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