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目的:探讨对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对其术后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于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的健康教育,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以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义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肝衰竭引起的难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或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以茵陈蒿汤为主方加减的中药,观察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症状积分及有效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Pn~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试验组患者血清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第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较前下降,第4周、第8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05).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尹国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进行相关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探讨护理干预的医学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容诊治的一百零五名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进行诊治的重症患者,将这一百零五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和心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运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消极情绪得到了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心率以及血压趋向正常,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防止患者消极情绪的出现,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利尿、保肝治疗,A组于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多次治疗性腹部穿透放液治疗,B组于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每次超滤量为4000-10000 ml,治疗时间控制在1.5-3.0 h,1次/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腹围、24 h内尿量、其血清血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及24 h尿钠浓度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论: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王桥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微创股骨近端动力髋螺钉,观察组为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作者:聂福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治疗恢复情况.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均得显著提升.在观察组患者中,94.74%的患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92.11%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有着良好的掌握,97.37%的患者能够做到自我管理.而在对照组患者中,78.95%的患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81.58%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有着良好的掌握,81.58%的患者能够做到自我管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73.19±4.82)分>(63.22±4.65)分]、Fugl-Meyer评分[(75.61±4.50)分>(64.52±4.61)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对其治疗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陈姗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A组(n=42)应用急诊护理路径,B组(n=42)应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比较收入ICU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住院时间、转入专科治疗时间和收入ICU时间明比B组短,P<0.05.A组的进展性脑卒中、转运危象以及转运延迟的发生率比B组低,P<0.05.结论:通过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正确救护率,缩短救治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作者:陈文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100例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产后住院天数、产后康复依从性;护理前后产妇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住院天数、产后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产后抑郁发生率,减轻产后抑郁程度,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赖碧炜;沈速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怀孕早期所采取的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也是大多数育龄期女性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但它不能作为常规的节育方法.近年来人工流产的人数逐渐增加,其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十余种,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作为妇产科医生,如何防治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尤为重要.因此,人工流产手术后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官贵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柔性化管理理论完成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并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化管理理论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李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于2016年3月份至2017年5月份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共11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较高;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显著改善.
作者:朱菲;叶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1000例血站无偿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再选取2017年1月-12月1000例血站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血液报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在采血之后通过短信询问献血者对各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血液报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对献血环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工作人员仪表着装、献血后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以及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保障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徐慧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研究严重创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创伤且需营养支持患者102例作为资料,依据营养支持方式分组,各51例,对照组为完全肠外营养,观察组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过渡至完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免疫指标及康复效果.结果:营养支持后观察组免疫功能各指标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且需营养支持患者先给予肠内、肠外联合应用,再过渡至完全肠内营养可有效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功能,利于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袁华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泼尼龙琥珀酸钠在脊髓神经减压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脊髓神经受压伴相应感觉运动障碍的患者50例,围手术期应用MP,术前30min静脉输入MP1000mg,30min内滴完,术后1-3 d每天静脉输入MP80mg,期间给予抗生素、脱水剂、胃黏膜保护剂.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和护理后46例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肌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4例无明显变化,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对临床检验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范对策.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因职业原因而受到感染的17例医护人员选取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临床检验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应的防范对策.结果 17例受到职业感染的临床检验人员中,有5例是因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而受到感染、2例因医院实验室布局不合理而受到感染、6例因操作不当而受到感染、4例因未严格做到消毒除菌而受到感染.结论 造成临床检验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医院实验室布局不合理、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医疗垃圾处理不及时、未严格贯彻落实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应要求检验人员严格按照医院规章制度做好自身防护,努力做好各项感染防范对策,以减少职业感染现象.
作者:林秋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教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射频治疗的27例肝癌患者的资料.结果27例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一月后考核疗效发现达到显效者l0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5%).其中肿瘤直径小于3cm的小肝癌4侧.治疗后肿瘤均消失;肿瘤直径在3cm-5cm之间者9例,术后达到显效者4例(其中1例通过2次治疗后肿前消失),有效5例(有效率100蹦);在肿瘤直径5cm~locm的患者中达到显艘的l例,有效6例(有效率87.5%.7/8),无效1例;肿瘤直径大于10cm的患者中,达到显效的1铡,有效2例(有效率为50%,3/6),无效3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一种疗教可靠、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治疗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在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治疗患肢痛(phantom limb pain,PLP)治疗中的护理疗效.方法 对2008年至2009年在我院行脊髓电刺激治疗患肢痛治疗7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的护理疗效进行总结.疼痛、情绪、生活质量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法),现时疼痛强度评分法(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疼痛失能指数(Pain disability index,PDI).结果(1)开启SCS后患者的疼痛、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2)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舒适护理措施也使患者的疼痛、情绪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 舒适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SCS对患肢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郭纪;宋文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肝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具有治疗时间较长、费用重的特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压力,致使在治疗中情绪低落、焦躁,难以较好的配合治疗,治疗效果一直不大理想,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肝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各种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个性化心理护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孙占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对儿科重症麻疹以及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方法: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科重症麻疹患儿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儿的病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并根据重症麻疹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对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治疗以及护理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在使用合理的护理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之后,在选取的研究对象中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象.结论:对儿科重症麻疹以及并发症治疗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方式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并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莫双燕;方跃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2例患者,综合急诊护理方案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61)急诊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n=61)急诊患者加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急诊患者护理指标评分、S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改善了急诊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提高了护理质量、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朱慧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