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徐慧洁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 无偿献血, 采血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1000例血站无偿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再选取2017年1月-12月1000例血站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血液报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在采血之后通过短信询问献血者对各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血液报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对献血环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工作人员仪表着装、献血后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以及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保障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本文从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三方面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就不合格原因提出标本质量控制对策,包括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加强检验科和临床科室间的交流和指导工作,检验科室应建立严格的标本接收制度,仅供参考借鉴.

    作者:卢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清肝泻火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清肝泻火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2例(86只患眼),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42只患眼)与对照组31例(44只患眼),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清肝泻火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实施清肝泻火法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岳素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减少门诊药房药患纠纷及改善药患关系的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改革事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维权意识的增强,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若医疗服务不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预期时,一定情况下容易引发药患纠纷事件.为此,本文就药患纠纷的发生原因与防范措施进行以下叙述.

    作者:郑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对比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集合系统分离、输尿管直径等指标明显较少(P<0.05).结论: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赵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抚触联合及早喂养对小于胎龄儿体重增长的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抚触与及早喂养联合用于小于胎龄儿对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6-2014.06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诊治的66例小于胎龄儿,通过计算机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3例新生儿进行抚触与及早喂养联合干预.结果:经相应干预后,两组小于胎龄儿的体重均有所增长,但观察组新生儿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抚触与及早喂养联合作用于小于胎龄儿,可有效促进其成长及发育,大限度的改善其生命质量,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两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并对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各4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护理方法使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进行联合治疗.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7.62%,其中显效39例,有效2例,无效1例.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显效29例,有效7例,无效6例.实验组有效治疗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具有存在意义;讨论:使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配合常规护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针,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着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黎菁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脊髓病变的诊治及预后

    肝性脑脊髓病(he叫c myel叩athy,HM)是多种肝脏疾病致门静脉高压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自然形成的广泛的自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分流术后出现的以脊髓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是肝脏疾病所致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以下脊髓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本病发病率低,医生普遍认识不足,本文通过对我院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3例肝性脑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李华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临床护士危急重症护理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对临床护士危急重症护理的能力测评表进行编制,同时对临床护士危急重症护理的能力进行提高,以此为目的对其进行方案的制定.方法:利用文献检索和访谈方法对量表条目进行建立,通过小组研究和专家咨询的方式将初始量表进行创立.同时也通过抽样调查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士调研.结果:和条目和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范围之内,对探索性因子的分析进行因子的提取.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了相应的数据.结论:临床护士危急重症护理能力测评表,信誉度和效度均良好,更有利于临床护士危急重症护理能力的测评,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作者:徐亚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特利加压素治疗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用护肝、抗感染、利尿和营养支持等内科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特利加压素进行临床治疗.结果:1观察组经过治疗后,体质量和腹围下降20%以上,尿量也上升至1000 ml以上,其体质量、尿量以及腹围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23例,占比92.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6例,占比64.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体质量和腹围,使尿量上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骨质疏松发生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

    目的 寻找是什么原因让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方法 选择了119例在2011年8月-2012年10月本院老年骨质疏松发生再次骨折的患者,并对其在治疗结束之后24个月的时间内进行采访,根据采访是否在二十四个月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结果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即随访时间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人数为53例对照组即随访时间内未发生脆性骨折的人数为66例.结果 感觉单方面因素分析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合并冠心病、合并血脂代谢紊乱、初次骨折后手术治疗史、骨质疏松性骨折家族史相比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有效的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事件,必须根据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原因制定专门的措施.

    作者:李丽华;霍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奎硫平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奎硫平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利培酮,观察组为奎硫平联合米诺环素,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和77.7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杜卫涛;万小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普通外科手术患者200例,依照患者的住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前0.5-1.0小时头孢呋辛1.5-3.0克,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手术时间若是超出3小时,需要增添一次抗生素;手术之后24小时之内需要追加1.5-3.0克的头孢呋辛静脉静点.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前、之中没有用药,手术之后使用1.5-3.0克的头孢呋辛静脉静点,每天两次,持续三到五天.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病率为12.34%、切口感染率为1.95%同研究组患者的13.1%、2.15%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留院观察的时间(5.12士2.06)要少于研究组患者(6.41士2.98)天(P<0.05).结论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高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弘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妇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法在妇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妇科过渡实习的60名学生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临床带教,观察组则按照P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对比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学生平时成绩、理论考试、实践操作、病案分析等各方面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妇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莫智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究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于2016年3月份至2017年5月份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共11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较高;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显著改善.

    作者:朱菲;叶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ICU肿瘤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对ICU肿瘤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ICU监护病房108例肿瘤重症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观察组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其与对照组的吸氧治疗、抗感染及纠酸等治疗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肿瘤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生存率,加快其康复速度.

    作者:宫国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

    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2016年收治介入栓塞术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对象按照住院顺序进行单双数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总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并发症,半年内无复发患者,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栓塞术围术期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治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引起的痛苦,降低复发率.

    作者:胡群玲;石亭;吴颖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在接受舒适护理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从我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随机选取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是否进行舒适护理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为给予舒适护理,而同一时期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是否有明显差别.结果 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满意程度发现,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对入住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病症的改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而有效地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黄素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谈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分析并研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72例突发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急救干预,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并做比较.结果72例患者抢救及时,无一例患者死亡,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1.3±0.4)分,焦率自评量表(SAS)评分(11.3±1.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11.4±1.3)分;分别优于对照组的(3.2±1.1)、(17.8±2.3)、(18.4±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患者配合有效的急救,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八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加放疗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加放疗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48例瘢痕疙瘩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加放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加放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周近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年远期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临床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VS),P<0.O5.结论:对于瘢痕疙瘩患者给予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加放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贵;李学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差异.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200例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统计并对比三种方式八项参数的均值.结果:血常规检验结果中八项参数通过统计分析计算之后,动脉血和静脉血相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数据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标准(P>0.05).末梢血和静脉血相比,WBC、RBC、Hct、PLT、Hb的检验结果相对于静脉血均存在明显的下降,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末梢血的CV值相对于静脉血与动脉血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差异明显,静脉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当中具备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临床中血常规常用检验方式,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王永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