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差异分析

王永昌

关键词:不同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结果差异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差异.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200例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统计并对比三种方式八项参数的均值.结果:血常规检验结果中八项参数通过统计分析计算之后,动脉血和静脉血相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数据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标准(P>0.05).末梢血和静脉血相比,WBC、RBC、Hct、PLT、Hb的检验结果相对于静脉血均存在明显的下降,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末梢血的CV值相对于静脉血与动脉血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差异明显,静脉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当中具备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临床中血常规常用检验方式,值得推广普及.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急诊创伤护理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地区某医院急诊科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5例患者,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严重创伤传统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科室停留时间、患者抢救成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急诊科室停留的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同时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急诊创伤患者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在急诊科室的停留时间,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重要帮助.

    作者:王远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切除术治疗胃食管病变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胃食管病变患者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纳入的90例胃食管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剥离术,对照组采取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整块切除、侧切缘阴性、垂直切缘阴性以及治愈性切除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复发率8.89%低于对照组20.00%、24.44%(P<0.05).结论 胃食管病变患者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效果显著,明显改善病灶切除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复发,安全性高.

    作者:梁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柔性化管理理论完成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并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化管理理论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李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妇产科手术护理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并担负抢救的重要场所,妇产科手术室更是高风险的医疗单位之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而产妇是十分特殊的病人,她们承担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痛苦.在对她们进行相关手术护理的时候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环境的变化,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心如何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护理,加强对产妇的手术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谢长荣;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差异.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200例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统计并对比三种方式八项参数的均值.结果:血常规检验结果中八项参数通过统计分析计算之后,动脉血和静脉血相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数据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标准(P>0.05).末梢血和静脉血相比,WBC、RBC、Hct、PLT、Hb的检验结果相对于静脉血均存在明显的下降,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末梢血的CV值相对于静脉血与动脉血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差异明显,静脉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当中具备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临床中血常规常用检验方式,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王永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麻醉复苏室472例全身麻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患者发生安全隐患的原因,同时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复苏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安全隐患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与患者满意率分别是11%、97.5%,对照组分别是41.5%、86.4%,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原因加强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安全隐患,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方式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纳入本院2014-2017年收治1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90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样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t=11.433、t=9.388,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多样性护理的实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预防各类并发症,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一步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周桂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腰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腰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为结核性脑膜炎腰穿患者进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笔者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集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00名结核性脑膜炎腰穿患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水平、恐惧水平、抑郁水平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且护理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恐惧水平、抑郁水平,明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减少门诊药房药患纠纷及改善药患关系的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改革事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维权意识的增强,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若医疗服务不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预期时,一定情况下容易引发药患纠纷事件.为此,本文就药患纠纷的发生原因与防范措施进行以下叙述.

    作者:郑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A组(n=42)应用急诊护理路径,B组(n=42)应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比较收入ICU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住院时间、转入专科治疗时间和收入ICU时间明比B组短,P<0.05.A组的进展性脑卒中、转运危象以及转运延迟的发生率比B组低,P<0.05.结论:通过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正确救护率,缩短救治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作者:陈文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6、IL-10炎性因子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促进患者炎性因子改善,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道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手术室护士实施手术配合及器械管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手术室护士实施手术配合及器械管理.方法:对58例患者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大通县人民医院(本人于2014年6月由大通县人民医院调入大通县中医院)进行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手术室护士实施的手术配合及器械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护士的手术配合经过顺利,无医疗事故发生.结论:腔镜胆囊切除术(LC)更加微创,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且良好的手术配合能更有利于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梅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寻在心衰患者的日常护理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效果.方法:从医院日常检查的心衰患者群体中随机抽取8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人,实验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分析探寻两组心衰患者在不同护理效果下的治疗效果的异同.结果:实验组在各项正向检测例如满意度、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各项负性指标检测例如焦虑指数、复发率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衰患者的日常护理有着积极显著的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指数,提升满意度,对心衰疾病的复发有着明显的减少作用.

    作者:邢凤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VRS法在根管预备后疼痛评估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了解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在根管预备后疼痛评估中的意义,选择正确评估患者疼痛强度的方式.方法 应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VRS法对在我科进行根管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根管预备后疼痛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 认为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在评估根管预备后疼痛强度的评估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雅竹;黎元菲;童萍;郑时懿;谭敏;舒显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怀孕早期所采取的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也是大多数育龄期女性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但它不能作为常规的节育方法.近年来人工流产的人数逐渐增加,其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十余种,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作为妇产科医生,如何防治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尤为重要.因此,人工流产手术后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官贵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程序化的护理途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了分析.方法 选取我们医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来诊治的脑出血病人60例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对照组病人采用普通方式给他们进行日常护理,研究组病人则采用程序化的护理方式进脑出血的日常护理.结果 研究组病人治疗有效率是93.33%,明显高于我们的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91.50±3.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的(74.33±5.0)分,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病人中,用程序化护理但能够提高治疗的效率,还能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脑出血病人的身体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值得考虑在临床脑出血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周智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童难治性癫痫手术前、手术后及恢复期实施全面围术期护理的对策和效果

    目的:分析施予全面围术期护理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手术前后以及恢复期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儿童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予以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术后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家属的56.67%(P<0.05).结论: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手术前后以及恢复期施予全面性围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袁英英;徐晓芳;申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12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都采取了创面处理与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VSD护理技术.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的换药次数显著减少,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减短;观察组的一次植皮愈合率与总愈合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伤口感染率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向娅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1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后中动脉梗塞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后中动脉区梗塞后出血在临床较少见,本文对该病例进行探讨,总结护理措施,即常规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早期康复及训练.

    作者:孟宪兰;尹湘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成人共同性斜视手术治疗后视觉功能的恢复研究

    目的:研究成人共同性斜视手术治疗后视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观察2017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4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视觉功能重建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眼球位置大多恢复正常,正位率高达90%以上;患者双眼单视3级功能恢复效果显著(p<0.05).讨论:共同性斜视手术可使成人患者视觉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并可极大程度矫正患者眼球变形,对于恢复患者视觉功能、提升其外在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彭芳;陈圣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