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珊
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2016年收治介入栓塞术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对象按照住院顺序进行单双数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总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并发症,半年内无复发患者,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栓塞术围术期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治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引起的痛苦,降低复发率.
作者:胡群玲;石亭;吴颖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17年1月~6月收治的孕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孕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孕产妇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让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降低,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吕立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使用急腹症保守治疗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法的时机选择.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腹症需要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患者使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给患者使用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愈合出院,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相对较短、患者疼痛度较低,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手术方法治疗急腹症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开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寻找是什么原因让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方法 选择了119例在2011年8月-2012年10月本院老年骨质疏松发生再次骨折的患者,并对其在治疗结束之后24个月的时间内进行采访,根据采访是否在二十四个月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结果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即随访时间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人数为53例对照组即随访时间内未发生脆性骨折的人数为66例.结果 感觉单方面因素分析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合并冠心病、合并血脂代谢紊乱、初次骨折后手术治疗史、骨质疏松性骨折家族史相比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有效的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事件,必须根据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原因制定专门的措施.
作者:李丽华;霍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治疗恢复情况.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均得显著提升.在观察组患者中,94.74%的患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92.11%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有着良好的掌握,97.37%的患者能够做到自我管理.而在对照组患者中,78.95%的患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81.58%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有着良好的掌握,81.58%的患者能够做到自我管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73.19±4.82)分>(63.22±4.65)分]、Fugl-Meyer评分[(75.61±4.50)分>(64.52±4.61)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对其治疗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陈姗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老年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探究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展开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状况,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主要是对引起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对以往几年所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有跌倒、坠床、皮肤撕伤,噎食等因素,我们通过对以上这些因素的分析,加强了风险管理,采取预见性护理,在护理方面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以便提高护理优质以及安全.
作者:邱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法在妇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妇科过渡实习的60名学生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临床带教,观察组则按照P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对比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学生平时成绩、理论考试、实践操作、病案分析等各方面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妇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莫智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接受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两组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后CRP恢复水平、咳嗽缓解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接受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有助于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稳定,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承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中氧驱动雾化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对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哮喘患儿进行分组,分别为氧驱动雾化治疗的观察组与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的对照组,探究两种吸入方式的效果差异.结果:在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在肺功能各项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中,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取得的效果更为显著,肺功能改善更为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马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加速外科理念应用于骨科围手术期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患者由于骨科手术导致的并发症患者数手术前的应激状态,从而使患者的手术效果更好.本次研究的主要意义是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的骨科住院患者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为45例患者,护理方法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加速康复外科的护理理念应用到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当中,比较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骨科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为采用加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应用了加速外科康复理念进行护理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有所改善.
作者:张会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主张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4-6周,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内外用药等,若失治或误治会遗留腰背部疼痛、畸形及椎体滑脱等后遗症.2015年6月 ~2016年6月,我们对6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裕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思考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疗的6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者纳入试验组,同期选择正常妊娠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对照组产妇剖宫产56例,占比93.33%;试验组产妇剖宫产58例,占比96.67%.即两组产妇各数据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母婴结局较优于试验组,即两组产妇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而言,多见产后出血现象,极易引起胎儿窘迫、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邢江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的集束化护理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分析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观察组为6.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使用呼吸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乳酸,肠道功能障碍分数以及APACHE II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就改善情况而言,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于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能保护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加速胃肠道生理功能恢复,避免胃肠道功能障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焦荟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肝病患者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结果:在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结论: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肝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应当积极推广运用.
作者:杨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用护肝、抗感染、利尿和营养支持等内科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特利加压素进行临床治疗.结果:1观察组经过治疗后,体质量和腹围下降20%以上,尿量也上升至1000 ml以上,其体质量、尿量以及腹围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23例,占比92.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6例,占比64.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体质量和腹围,使尿量上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讨论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分别在ICU重症患者临床实验中产生不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几年的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服务病理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和比较常规性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的并发症产生概率和临床效果,以此来探讨在ICU中实行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过数据统计表明,在常规护理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百分之二十一点八八,明显高于预见性护理组的百分之六点二五.常规性护理组患者总有率为百分之八十四点三八,明显低于预见性护理组的百分之九十六点八八,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小于零点零五).结论: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中能比常规性护理更加积极地感知患者的病情,护理服务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提升,病人的治疗总有率显著得到提高,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得到减低,我们应该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冀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高血压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之中,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人口大国,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因此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高血压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效果.本文将综述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以期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杏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在根管预备后疼痛评估中的意义,选择正确评估患者疼痛强度的方式.方法 应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VRS法对在我科进行根管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根管预备后疼痛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 认为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在评估根管预备后疼痛强度的评估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雅竹;黎元菲;童萍;郑时懿;谭敏;舒显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求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术中所带来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度我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口腔修复患者共40例,将这4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个类别,每组20名患者.对照组中的患者直接进行口腔修复手术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先进行牙周修复手术的治疗,再通知进行口腔修复.通过对比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得出终结论.结论:在进行口腔修复手术之前采取牙周整形手术,不仅可以充分保障牙齿形态的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避免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牙龈退缩问题的出现.
作者:赵宝芹;戴巍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