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阿米娜·曲海;杨晓芹

关键词:肺癌, 化疗, 全程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肺癌化疗的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能够得到较大改善,是一种理想的肺癌化疗患者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绿豆、绿豆衣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绿豆、绿豆衣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标准,使之能对其内在质量及其品质优劣进行合理可行的控制,拟增加绿豆衣、绿豆的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的测定,本次实验主要是根据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有关常规含量测定的具体方法对多批次、不同等级的药材的灰分、水分、酸不溶性灰分等进行了测定.

    作者:薛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护理方法在脑膜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脑膜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8例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9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25.52±5.24)分和抑郁量评分(23.38±5.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3.38±7.28)分和抑郁量评分(32.56±6.68)分,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膜炎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有着极大的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唐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CT引导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重度原发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重度原发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分析采用经CT引导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度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其中接受经CT引导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的设为观察组,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表阿霉素化学毁损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占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接受经CT引导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有助于增加治疗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玉禄;魏玮;于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肝病患者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结果:在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结论: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肝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应当积极推广运用.

    作者:杨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的肝功能改善情况、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乙肝肝硬化患者经替诺福韦治疗的AST为(39.22±8.97)U/L,ALT为(39.01±9.11)U/L,Child-Pugh评分为(3.22±0.9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HBV-DNA转阴率为96.67%,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替诺福韦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层次护理在提高卵巢囊肿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恢复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层次护理在提高卵巢囊肿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6例卵巢囊肿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层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护能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实施层次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自护能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陈美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脑梗死的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体会

    中药治疗脑卒中可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扩张血管、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中药疗效虽缓慢但持久,且能辨证辨病相结合,整体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标本兼治,具有良好的改善语言及肢体运动功能.中西合璧,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使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骨科手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骨科手外伤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特征,分析起产生这些心理特点的原因,旨在提高护理疗效.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外伤手术的58例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统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其中包括症状测评、焦虑自评、抑郁自评三个方面,分别以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1]、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比较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前的焦虑、躯体化、恐怖三方面的症状测评远远高于术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AS总分术前高于术后、SDS总分术后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手外伤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恐怖等情绪是引起患者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手术压力,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陈红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型皮肤保护剂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新型皮肤保护剂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脑卒中失禁性皮炎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透明膜敷料+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硅酮敷料+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2.00%,观察组为90.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的皮肤愈合时间以及护理费用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失禁性皮炎者,使用新型皮肤保护剂-硅酮敷料不但能全面避免皮肤浸渍大小便,降低磨损,另外也能全面抑制细菌生长,加速皮炎愈合,提升皮肤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绩效考核的实施对消化内科护士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绩效考核对于消化内科护士在工作的积极性、心理状况以及护理工作的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五十名消化内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这五十名消化内科护理人员进行绩效的考核,对比和分析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在绩效考核之前和绩效考核之后在工作态度、护理水平质量以及心理感受方面的变化状况.结果:通过进行绩效的考核,消化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护理水平质量与绩效考核之前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在进行绩效考核前后反映出的心理状况,如抑郁和焦虑等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通过进行消化内科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对于缓解护工的工作压力,促进护工工作积极态度以及提升进行护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具有良好的帮助,同时,有利于患者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杰;许双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临床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来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抽取35例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采用同样方法从同时间段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中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入组儿童均接受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差异.结果:研究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显著降低,而IgM水平则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减弱,临床可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来作为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晓文;陈晨;张伟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5月至2017年8,病例数为5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开展综合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肺功能改善,疗效明确,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白红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3月-2018年3月,研究对象:82例本院收治的子宫疤痕妊娠患者,均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1)、对照组(n=41),给予实验组患者针对性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抑郁症患者应用MECT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应用MECT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8,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MECT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抑郁值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抑郁症患者(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METC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杜卫涛;万小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在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评估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予以分析的资料来自于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本院妇产科纳入诊治的80例患者,患者凭入院单双号分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实行于参照组,临床护理路径实行于实验组,仔细统计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平均值、医疗花费平均值、疾病知识知晓总计率、护理服务满意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平均值、医疗花费平均值低于参照组患者对应统计数值,P<0.05,有计算数值检验后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总计、护理服务满意总计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对应统计数值,P<0.05,有计算数值检验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展现出较优应用效果.

    作者:艾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肺原发癌及脑转移病灶切除术联合盐酸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肺原发癌及脑转移病灶切除术联合盐酸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108例NSCLC脑转移患者,抽签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盐酸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采取肺原发癌及脑转移病灶切除术联合盐酸厄洛替尼治疗,治疗后随访3年,对比两组复发率及治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结果 经随访,观察组3年复发率37.04%(20/54)低于对照组57.41%(3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7.04%(47/54)、48.15%(26/54)、16.67%(9/54),均高于对照组59.26%(32/54)、29.63%(16/54)、3.70%(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肺原发癌及脑转移病灶切除术联合盐酸厄洛替尼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减少复发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陈亢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创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创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择本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88例进行研究,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依据开始时间分组,对照组为入院7d后开始肠内营养,共44例,观察组为入院3d内边开始肠内营养支持,共44例,观察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对比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观察组感染率13.63%显著低于对照组40.91%,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病人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快速改善免疫功能,利于康复,且可预防感染情况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1000例血站无偿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再选取2017年1月-12月1000例血站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血液报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在采血之后通过短信询问献血者对各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血液报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对献血环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工作人员仪表着装、献血后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以及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保障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徐慧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配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1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3.001,P<0.05),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1,P<0.05).结论: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程慧;杨辉;王斌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论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预防的可控性

    意外伤害不仅会干扰儿童青少年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生命后期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关注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对提升全人群的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然后分析了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可控性,后分析了青少年常见意外伤害的隐患问题:运动伤害;生活安全伤害;自然灾害伤害;自然健康问题.

    作者:陈显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