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可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作用.方法:观察9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缓解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作者:樊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浅析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实施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3月来我院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治疗方式的差异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39人.实验组予以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经相应治疗后,实验组病患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87%,而对照组病患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9.4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病患出现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能够有效清除患者脑内淤血,改善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符招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1: 1分配原理,将患者划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即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斯匹肠溶片治疗;试验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肠溶片治疗,其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较差于试验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20.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肠溶片救治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特别是在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表现,值得推广.
作者:冯燕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人性化服务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理基础上,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隐私为宗旨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近年来,国内各医院探索实行人性化护理方面取得了优异效果,并且已经被医疗实践得以充分证明,同时,由此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显著而广泛的,它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诊疗工作提供了优异的条件,促成医患之间的良好互动,大限度的提高了医疗效果,在行业间产生效应与共鸣,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者自身的素质.
作者:王颖文;刘媛兴;赵改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急性昏迷患者给予急诊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昏迷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院前准备、院后准备及急救措施,总结患者临床效果.结果:80例急性昏迷患者经急诊急救后,70例经后续治疗后,康复出院;7例出现不同程度脑功能及肢体功能障碍,即中度残疾;2例处于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结论:对急性昏迷患者而言,应构建一体化救治机制,开通绿色通道,以此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快速的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陈永刚;冀友仁;高履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为了研究鼻腔冲洗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对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FESS术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运用鼻用糖皮质激素进行诊治,观察组患者运用鼻腔冲洗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进行诊治,在对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腔上皮化时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平均上皮化时间为(35.12±6.52) d,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平均上皮化时间为(50.05 ±7.81)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运用鼻腔冲洗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使患者的上皮化时间减少了,并且治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由此,鼻腔冲洗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作为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治疗以及的防止术后复发的手段和措施,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儿科重症监护由于工作量大,同时小儿病情变化快,整体护理难度增加,本文主要评估PICU护士重症监护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针对某医院86名PICU护士发放重症监护能力量表,并进行其监护护理能力的评价,比较出不同护士危重病症监护能力的差异.结果:PICU护士自评价后,其护理实践能力良好,需要加强特殊领域的深入培训,并建立更加有效的重症监护团队,以期充分提高重症监护水平.
作者:徐晓晴;钏新;梁元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胸外科临床上将≥ 70岁患者称老年患者,近年来,年龄≥70岁的患者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超过30% ).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下降,术前往往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肺部慢性疾病,加之开胸手术及麻醉的创伤和刺激、缺氧等因素,术后易发生心律失常.文献报道,高龄是非心脏病开胸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心理护理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接受手术的胆结石患者164例,将患者按照其病房号奇数偶数进行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82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还增加了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以及患者对医护过程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心理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收到较好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雪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护理措施,总结有效护理方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9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t=9.82,13.61; P<0.05),而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t=8.46,7.15;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05,P<0.05).结论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润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和护理行为实施的管理,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对自我行为管理的原因,为足部护理打下基础.方法:随机对从2015年-2017年因2型糖尿病在我国132所医院接收治疗的1425名患者进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调查问卷.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掌握一般情况可,但是并未付诸实际行动,对足部自我护理行为差.在影响实际行动的因素中, 患者受年龄、教育程度、糖尿病病程、能否按期随访复查、是否接受过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及对足部进行自我行为管理占很大比例.对数据信息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与足部自我行为管理的行动呈中度正相关性(r=0.26, P<0.001).结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及足部护理行为的自我管理不容乐观,应加大相关足部护理教育力度,减少糖尿病病足的发生.
作者:邓平;陈如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对降低护士职业性腰痛发生几率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开展了以降低护士职业性腰痛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并以自愿参与研究的26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品管圈实施前后护士职业性腰痛发生情况.结果:①护干预后士职业性腰痛发生率13.82%显著低于干预前35.38% (P<0.05);②护士干预后职业性腰痛VAS评分(2.31±1.36 )分显著低于(5.48±2.18 )分.结论:在医院中应用品管圈可减少护士职业性腰痛的发生,且有利于减轻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梦雅;李彦华;韩映华;蔺亚茹;吴天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5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做分组对照分析的,即观察组(PKP,n=28)和参照组(PVP,n=29) .结果:术后1个月2组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 );术后伤椎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 ),且对照组升高程度比观察组显著(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住院时间均比参照组低(P<0.05);观察组后凸矫正率高于参照组(P<0.05) ; 2组临床疗效未体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均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后者对促进椎体高度恢复、纠正后凸畸形等方面更为突出,其临床应用价值应予以肯定.
作者:韩利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从内分泌水平的角度对反复流产女性予以黄体酮辅助保胎药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内分泌水平.方法:以均等和随机的原则将我院确诊的47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反复流产女性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47例予以黄体酮辅助保胎药治疗的反复流产女性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黄体酮辅助保胎药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单纯雌激素低、内分泌水平异常、单纯泌激素高、泌激素高合并雌激素低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优(P< 0.05);与对照组(74.47%)相比,观察组(91.49%)患者在治疗满意度和内分泌水平恢复时间上更优(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由于反复流产女性内分泌水平的影响,使流产女性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临床疗效,则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根据本研究与相关的研究与临床试验证明黄体酮辅助保胎药能有效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内分泌水平.
作者:任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比在治疗早期肺癌中,运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回顾性选取2015年-2017年,在我院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一天、第五天的CPR水平、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胸腔置管引流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肺癌治疗中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重症监护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 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重症监护护理办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残率、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残率、神经功能损伤率分别为6.67%、43.33%、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63.33%、 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 5 ).结论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的办法,使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残率、神经功能损伤率都得到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阎同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激励措施对无偿献血者献血意愿及行为影响.方法调取我省部分地区无偿献血适龄人群中的3364名调查对象,采取自编问卷调查统计方式,统计不同献血历程的调查对象对无偿献血激励措施的态度以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不同献血历程的人群对血液预存的兴趣度都较高(p<0.05); I、II类调查对象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p< 0.05).结论激励措施对公众的献血行为和意愿有较大的影响,可以提升公众对无偿献血的兴趣,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任春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作为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胸腺瘤患者在临床中根据临床表现和胸腺瘤大小以及生物学形态的不同,分为良性和恶性,为了更好的研究胸腺瘤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100例胸腺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比各项指标,来分析哪种治疗方法更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7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玻璃体切除以及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视力改善情况分析,干预前无明显改善趋势,干预后,乙组的改善趋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析,乙组和甲组出现不良反应率分别是8.5%和22.8%,乙组的不良反应率少于甲组.结论: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雅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分析经过对症治疗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5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临床表现,分析预后效果.结果: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小脑梗死的发病率高,与左大脑半球发病率和右大脑半球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48例,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出现了并发症,肺部感染33例,消化道出血10例,电解质紊乱3例,合并梗死后出血2例.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南滋妮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