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靖;张正旭;蔡航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 传统手术, 慢性鼻-鼻窦炎,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4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针对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3%,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及一年期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比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但鼻内窥镜手术影响因素较多,在围术期及术后应保持足够的重视,以确保术后质量及治疗效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技术应用于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放射技术应用于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12至2017-12共78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痰液脱落细胞联合纤维支气管检查.研究组:对患者实施X线照射联合CT扫描检查.结果:参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6.15%,两组进行比较,不存在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肺部肿瘤患者在X线和CT诊断下所呈现的图像也各不相同.结论:对肺部肿瘤患者实施放射技术对临床有着重要意义,可确保诊断准确率,为医师提供准确的信息,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路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治疗方案选择

    目的:研究在治疗根管后牙体修复中不同方案的功效和作用.方法: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选取我方医院2013年10月-2015月10月100例行牙体修复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分别数量为40、60人,在落实根管治疗之后应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聚合瓷嵌体覆盖的模式,对比其修复的成效.结果:对照组其产生不良情况的概率为22.5%,观察组为8.3%,对照组成功率为96.7%,对照组为87.5%,其两者具备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聚合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具备显著的成效,很好的不良情况,可更好的在临床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量表在老年卒中患者抑郁状态评估中的信效度比较

    目的:对比老年抑郁量表(G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用于老年卒中患者抑郁状态评估时的信度与效度,筛选适用于该人群的抑郁状态评分量表.方法:协助102例老年卒中患者完成GDS-15和HAMD-17两种量表的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信度、效度以及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别探讨两种抑郁量表中影响评估结果的风险因素.结果GDS-15的Cronbach'sα系数(0.738)高于HAMD-17(0.672).结论GDS-15和HAMD-17两种量表均是用于老年卒中患者抑郁状态评估的有效工具,但GDS-15量表的条目更简洁客观,内部一致性信效度更高,在临床上更适用于老年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的判定.

    作者:崔凯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分析

    目的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3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9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69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对患者心理护理,调整患者心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能够获得更高的治疗效果,而且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肖蒙蒙;周翠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从本院精神科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管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开展精细化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卫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助产士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士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激励式心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初产妇的各产程持续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的各产程、总产程用时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助产士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初产妇产程、改善分娩结局,是初产妇自然分娩时的合理选择.

    作者:蔚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早产儿,遵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3).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干预后,观察组喂养耐受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具体表现症状及体征:腹胀、胃潴留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给予早产儿行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有效预防喂养不耐受情况,促进腹部胀痛、胃潴留症状恢复,可有足够的营养支持作为基础,更好的生长发育,应当值得推广.

    作者:毛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析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2例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模式,对比量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症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血管的护理管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其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病症复杂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段君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剖宫产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析剖宫产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行剖宫产的92例产妇选为观察对象,依照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46)、干预组(n=46).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2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予以统计比较.结果:干预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常规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少于常规组产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多于常规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少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还可以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申变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医院卫生管理人性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人性化发展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我医院从2015年7月开始进行人性化管理相关的培训,到2015年10月正式开始实施人性化管理.观察并比较人性化管理前后医院卫生管理的效果.结果:在人性化管理后,医院卫生管理的医患关系、管理模式、员工的卫生意识、病区管理、就诊环境、各处标识、服务态度、服务流程等均与人性化管理前比较有所改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在进行卫生管理中,采用人性化发展的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还能够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这对促进医院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管理模式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胸闷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的疗效.方法 收集CTVA患者48例,所有患者初始均给予4周的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粉吸入剂治疗,4周后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继续用药6周,对照组不用任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周测定大呼气流速(PEF)、胸闷症状评估.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10周试验组胸闷症状评估、PEF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粉吸入剂可快速有效改善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胸闷症状并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赵九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胆囊结石病人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7.02.02日-2018.02.02日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病人分成2组,各50例.观察组、对照组对应的护理方法为循证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症状持续时间(5.20±1.02天)更短,术后第3-5天的疼痛得分更低,为2.24±0.10分、1.56±0.25分、1.01±0.20分(p值<0.05).结论:在胆囊结石病人术后疼痛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方法能够使病人的疼痛反应更早消失,疼痛程度减轻.

    作者:袁月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因素与早期护理干预价值评定

    目的:研究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产科出生的200例黄疸新生儿和200例健康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调查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影响因素.对于黄疸新生儿采取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指标.结果:早产、妊娠期合并症、剖宫产、宫内感染、ABO溶血、母乳缺乏都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P<0.05;观察组患儿的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因素多,强化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黄疸的消退,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胃溃疡患者行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溃疡(111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护治疗药物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使用克拉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54/5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45/55),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的方式予以胃溃疡患者治疗可以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徐明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基本降糖治疗同时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方,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RV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SDNN、RMSSD、PNN50、LF、HF较治疗前显著增高,LF/HF比值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SDNN、RMSSD、PNN50、LF、HF升高,LF/HF比值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联合益气养阴活血药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症状,延缓并发症出现.

    作者:张艳;魏东;杨颖;田芳;赵景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以培养核心能力为本体的护理教学改革

    传统的护理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教师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学习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护理知识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失去对学习护理知识的兴趣,核心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以培养核心能力为本体的护理教学改革是迫在眉睫的,新的护理教学方式将给学生带来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弥补传统护理教学的漏洞,对学生的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笔者就以培养核心能力为本体的护理教学改革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闫震宇;甘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并探讨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成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3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为探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单用利尿剂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利尿剂加以托伐普坦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和各项指标水平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成效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成效为67.65%,对比两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血钠、血钾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实施托伐普坦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状况,临床治疗成效十分明显,可以大力度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宏;王庆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特点

    目的:探析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与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结果: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恐惧、怀疑侥幸、悲观绝望、释然求生等心理变化特点.结论: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护理服务中以心理护理作为重点,开展全面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欣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32例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对耐多药类肺结核患者进行病症观察,诊断,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此次肺结核医学临床试验的对象是从我院2017年01月份至2017年08月份期间抽选的在院就诊治疗的耐多药类肺结核患者共计32例,以其原始病例诊治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基础资料来源.医护人员对这32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病症观察,对患者的病症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展开相应的医学检查,均符合耐多药肺结核病症,并且未使用过左氧氟沙星和硫酸阿米卡星的患者.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程度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分别为综合组: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左氧氟沙星和硫酸阿米卡星进行诊治.对照组:16例,主要以常规治疗方式进行诊治.结果:通过18个月的疗程治疗,综合组(16例患者)不同阶段的痰菌转阴率和治疗情况与对照组(16例患者)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转阴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症过程中,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硫酸阿米卡星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作者:罗道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化护理流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相关的护理.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5例;对治疗组33例在优化护理流程下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随机选择35例非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溶栓前及溶栓24小时后、14天后及3月后NIHSS评分,并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进行优化护理流程下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在溶栓治疗前后优化护理流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景梅;苏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