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晚夜班患者非计划拔管(胃管)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留置胃管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采取集束化护理的30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非计划拔管,发生率3.3%,采取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中3例出现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0%;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晚夜班患者胃管非计划拔管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常志红;苗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观察将依那普利叶酸片应用于高血压合并hcy升高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高血压合并hcy升高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分别有34例的观察组与30例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cy水平及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hcy水平及血压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hcy水平及血压均明显较同时期的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合并hcy升高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及hcy水平,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蒋琴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阴道细菌检验中使用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阴道细菌检验的患者110例作为随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法的检验情况.结果:细菌培养法的检出率为59.09%显著低于PCR检验法的85.45%(P<0.05);细菌组中加特纳菌的检出率为44.62%明显低于PCR组的70.21%(P<0.05).结论:在阴道细菌检验中使用PCR检验法较细菌培养法的检出率搞,且操作简易,值得推广.
作者:薛睿;辛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40例/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急诊救治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的救治基础上使用静脉注射小剂量胰岛剂.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组与实验组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进行临床效果比对,常规组40例患者中患者痊愈率为72.5%.观察组40例患者中患者痊愈率为97.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种治疗效果表明,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静脉注射小剂量胰岛剂,对急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侯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相关的护理.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5例;对治疗组33例在优化护理流程下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随机选择35例非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溶栓前及溶栓24小时后、14天后及3月后NIHSS评分,并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进行优化护理流程下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在溶栓治疗前后优化护理流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景梅;苏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68例不孕不育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周后中重度抑郁患者明显减少,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以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不孕不育症患者给药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缓解个体抑郁情绪,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2例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模式,对比量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症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血管的护理管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其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病症复杂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段君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应用于高职护理学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提高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系统学习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就目前高职教育来说,高职高专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护理学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旳能力,有效旳提高护理学教学实效.
作者:霍娜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放射治疗对于晚期癌症骨转移患者疼痛控制的疗效观察.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骨转移患者中随机抽取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采取常规癌痛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癌痛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放疗在晚期癌症骨转移患者疼痛控制上疗效良好.
作者:陈大为;姜慧琳;成永忠;金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老年抑郁量表(G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用于老年卒中患者抑郁状态评估时的信度与效度,筛选适用于该人群的抑郁状态评分量表.方法:协助102例老年卒中患者完成GDS-15和HAMD-17两种量表的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信度、效度以及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别探讨两种抑郁量表中影响评估结果的风险因素.结果GDS-15的Cronbach'sα系数(0.738)高于HAMD-17(0.672).结论GDS-15和HAMD-17两种量表均是用于老年卒中患者抑郁状态评估的有效工具,但GDS-15量表的条目更简洁客观,内部一致性信效度更高,在临床上更适用于老年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的判定.
作者:崔凯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产科出生的200例黄疸新生儿和200例健康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调查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影响因素.对于黄疸新生儿采取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指标.结果:早产、妊娠期合并症、剖宫产、宫内感染、ABO溶血、母乳缺乏都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P<0.05;观察组患儿的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因素多,强化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黄疸的消退,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生化检验标本760例,对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总结.结果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采集方法不当、未按照相关要求保存、采集血量与抗凝剂剂量比例不合理等造成其中占比大的是护理人员采集方法不当(P<0.05).结论 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分析过程中,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在患有糖尿病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开展中,给予患者饮食护理的具体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年内收治的58例糖尿病尿毒症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将其随机均分成传统组及分析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与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患有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中,饮食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潘巧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8例高热惊厥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4例)和干预组(54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护理有效率(P<0.05);干预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儿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护理效果明确,其不仅能有效减少体温恢复和惊厥消失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
作者:邢英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将所有纳入研究讨论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胰腺炎患者的复发率.结果:在进行一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后,实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复发率是5.00%,比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低25.00%,生活规律的患者有35例,饮食控制的患者有28例,均比对照组高,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降低复发率的发生,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大,值得推广.
作者:梁灵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ICU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及其影响因素情况.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2014年1月-2018年1月,纳入对象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资料,根据有无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30)与非感染组(n=50),对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影响肺部感染的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与非感染组患者在因素气管切开、住院时间≥20d、合并基础疾病、应用呼吸机方面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住院时间≥20d、合并基础疾病及应用呼吸机属于ICU重症颅脑损伤并发症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需尽早发现与处理,才能尽量减少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牛志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及使用状况,来提升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月12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过程的体会.结果:为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必须需要良好的血管通路.结论:手术后的护理工作、正确的操作手法都会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来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所接收的122例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舒适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61例.舒适组给予舒适护理指导,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比对照组和舒适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结果:舒适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2例(3.28%)显著低于对照组10例(16.39%),各组护理前的心理情绪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舒适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指导,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王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以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医治的87例患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及联合组(n=44),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联合组采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凝血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分析两组凝血能力提高程度,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给予维生素K1及酚磺乙胺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能力,治疗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析跌倒风险评估在住院病人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病人75例.对照组病人入院时未给予跌到风险评估,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入院时给予跌倒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统计比较两组病人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4.0%、13.3%,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7.3%、8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跌倒风险评估在住院病人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减少跌倒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军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