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措施

赵海霞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患者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及使用状况,来提升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月12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过程的体会.结果:为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必须需要良好的血管通路.结论:手术后的护理工作、正确的操作手法都会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来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68例不孕不育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周后中重度抑郁患者明显减少,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以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不孕不育症患者给药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缓解个体抑郁情绪,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5年单县及周边县手足口病病原血清型分析及肠道病毒71型早期诊断意义

    目的 了解单县及周边县2015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评价IgM抗体检测在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在单县中心医院和郊县医院采集的标本共60份,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集EV71核酸阳性的急性期病例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M抗体.结果 在60份标本中,58份检出肠道病毒核酸(96.77%),其中43.33%为其他肠道病毒,40.00%为EV71,13.33%为柯萨奇A16(CA16);24份EV71核酸阳性的急性期病例血清标本中,22份EV71 IgM抗体阳性(84.60%).结论 2015年单县及周边县手足口病病原以其他肠道病毒和EV71为主,CA16为次;ELISA方法可用于EV71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范永记;刘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28例女性展开研究,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观察两组(n=114),对照组尿常规检查以常规采集尿液方式取样方式,观察组尿常规检查以专业采集尿液方式取样.对比两组体检对象尿液的清洁度及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及蛋白质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对象尿液清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组体检对象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指标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在检验尿常规时,应避免阴道分泌物溢出影响检验结果.

    作者:易艳;夏穗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上述两组患者均给予宫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术等基础治疗,其中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人文关怀.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患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史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目的: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以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医治的87例患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及联合组(n=44),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联合组采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凝血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分析两组凝血能力提高程度,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给予维生素K1及酚磺乙胺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能力,治疗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早产儿,遵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3).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干预后,观察组喂养耐受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具体表现症状及体征:腹胀、胃潴留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给予早产儿行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有效预防喂养不耐受情况,促进腹部胀痛、胃潴留症状恢复,可有足够的营养支持作为基础,更好的生长发育,应当值得推广.

    作者:毛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胸腔镜肺癌手术中应用超声刀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手术的145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57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楔形切除,其中34例使用超声刀;88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除术,其中80例使用超声刀.观察比较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结果.结果 与未使用超声刀组相比,患者术后引流量减少,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缩短.超声刀使用组在围术期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而未使用超声刀组则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清扫淋巴结、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优于8例未使用超声刀的患者.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发热,8例出现术后持续性漏气,另有2例出现心房颤动,1例出现尿路感染.虽然超声刀应用组并发症相对高,但并不能说明超声刀应用就一定增加围术期并发症风险.结论 超声刀在胸腔镜手术中存在一定的优势,比较安全可靠,当然,超声刀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超声刀有效性及合理应用的评价,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音乐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音乐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给人类带来美的艺术.音乐通过旋律、节奏等直接刺激和影响人的听觉,使人产生情绪上的激动和情感上的体验.因此,音乐不仅涉及到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对体育运动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音乐伴奏、广播操、艺术体操及入场式会是怎样的结果.由此可见,音乐已成为体育运动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幸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届护理专科学生120名进行临床教学,按照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教学,观察组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教学前后考核评分.结果:经教学开展后,两组学生教学前考核评分较之前均不同程度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均有效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月期间60名从业护士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护士30名.对照组护士予以常规管理,试验组护士予以分层级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护士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技术、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对照组护士,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士,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薄凤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8例、2017年8月22日到2018年8月22日),通过就诊顺序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对比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哮喘控制评分、呼吸峰值流速情况.结果 观察组FEV1为(2.25±0.14)L、PEF为(307.87±90.54)ml/s、FEV1/FVC为(88.74±10.24)%、哮喘控制评分为(22.54±1.54)分、呼吸峰值流速情况为(421.54±50.74),与对照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作者:李江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肺癌伴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特点

    目的 探讨肺癌伴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2例肺癌患者,根据有无胸腔积液进行分组,不伴胸腔积液组患者数量为778例,伴胸腔积液组患者数量为20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2个月,其中,有胸腔积液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1月,短于无胸腔积液患者的1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生存期平均缩短1个月,60岁以上老年人群平均缩短3个月,腺癌、小细胞癌患者平均缩短4-8个月,Ⅲ、Ⅳ期患者平均缩短2-3个月.但如果患者进行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或联合治疗时,可将平均生存期提高2个月左右.特别是靶向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1-8个月.结论 胸腔积液是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胸腔积液局部可控制患者的总生存优于难控制者.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5.6%VS 82.2%、97.8%VS 84.4%,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彭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合理利用与临床药学干预意义研究

    目的:探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药学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联合临床药学干预,将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发生率、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抗菌药物费用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选药不当、无适应证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药品频繁更换等不合理使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为(3.4±1.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3±1.6)d(t=11.906,P=0.000);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费用为(238.2±167.5)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6±249.1)元(t=7.571,P=0.000).结论: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药学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降低抗菌药物的治疗费用,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日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析建立多元化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近些年来,在人们法律及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医疗纠纷越来越多.随着医疗纠纷的出现,不仅会对医院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打击医护人员工作热情,还会损害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信誉.为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科学应对医疗纠纷,建立多元化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从而确保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李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探讨

    1 前言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身心健康,满足,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由于重症监护病人处于死亡线上挣扎的极弱势群体,对各种应激反应的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和躯体上的不适,因此,监护期间满足舒适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我科把舒适护理的模式与监护病房整体护理相结合运用于监护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朱富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加术后延续护理对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针对临床护理路径中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术后延续护理所取得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从中任意挑选55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模式为参照组,而其余55例患者则在运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加以临床护理路径展开护理为研究组.结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要比参照组低,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在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中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加术后延续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并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作者:林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32例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对耐多药类肺结核患者进行病症观察,诊断,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此次肺结核医学临床试验的对象是从我院2017年01月份至2017年08月份期间抽选的在院就诊治疗的耐多药类肺结核患者共计32例,以其原始病例诊治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基础资料来源.医护人员对这32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病症观察,对患者的病症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展开相应的医学检查,均符合耐多药肺结核病症,并且未使用过左氧氟沙星和硫酸阿米卡星的患者.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程度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分别为综合组: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左氧氟沙星和硫酸阿米卡星进行诊治.对照组:16例,主要以常规治疗方式进行诊治.结果:通过18个月的疗程治疗,综合组(16例患者)不同阶段的痰菌转阴率和治疗情况与对照组(16例患者)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转阴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症过程中,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硫酸阿米卡星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作者:罗道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探索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对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其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采用优质护理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干预.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使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得到提升.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准确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

    作者:李存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耳鸣匹配法观察针刺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基于耳鸣匹配法观察针刺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在辨证取穴基础上,采用针刺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辨病取穴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通过纯音听阈测试及耳鸣匹配法,来对其听力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纯音听阈测试各项指标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纯音听阈测试部分指标较B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耳鸣匹配法组内及组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耳鸣响度匹配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治疗后耳鸣响度匹配比B组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方面,针刺疗效非常显著而确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见辨证辨病取穴的效果要比单纯辨证取穴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