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例头颈外伤后气管切开体位分析

孙靖;张正旭;蔡航

关键词:头颈外伤, 气管切开, 体位
摘要:严重的头颈部外伤临床比较常见,由于出血过多或病人意识不清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而危及生命需要立即抢救.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与麻醉征通道,需要在气管切开下进行麻醉插管手术,即使的气管切开,防止的血液在下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为进一步抢救赢得了时间,故处理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现将我院2005年5月至2017年12月救治的33例.进行分析如下 头颈部外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尾声,严重的和面积头颈部的复合伤救治时根据外伤的特点,我们选取了近十年的 33例比较严重的头颈外伤符合上手术病例均系气管切开下行全麻手术.探讨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选取33例头颈外伤采用气管插管的全麻手术.其中男性28例,女性,5例.年龄16岁至69岁.选取手术患者有颌面部开放性外伤、喉外伤,呼吸道梗阻.其中伴有6 例上颌骨骨折,11 例下颌骨骨折.上颌骨下颌骨同时骨折 3例.颈外伤11例,喉外伤5例.后部气管断伤五例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和骨折14例合并头脑损伤,有一例在气管切开时死亡,另外6例转入相关科室治疗.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级预防策略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并总结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800例新生儿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 800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者20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00%;208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中共检出220株致病菌,致病菌包括为革兰阳性菌70例、革兰阴性菌108例、真菌30例;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血液和胃肠道等;使用静脉全营养、呼吸机、出生体重≦1500g、住院时间>7d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显著高于未使用静脉全营养、呼吸机、出生体重>1500g、住院时间≦7d的新生儿.结论 采取静脉全营养、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低出生体重和住院天数过长等是引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防止措施,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8例高热惊厥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4例)和干预组(54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护理有效率(P<0.05);干预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儿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护理效果明确,其不仅能有效减少体温恢复和惊厥消失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

    作者:邢英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讨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和分析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7年10月5年间收治的10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切除胆囊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止痛药的使用例数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切口小、痛苦少、恢复快、术后止痛药使用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治疗方案选择

    目的:研究在治疗根管后牙体修复中不同方案的功效和作用.方法: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选取我方医院2013年10月-2015月10月100例行牙体修复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分别数量为40、60人,在落实根管治疗之后应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聚合瓷嵌体覆盖的模式,对比其修复的成效.结果:对照组其产生不良情况的概率为22.5%,观察组为8.3%,对照组成功率为96.7%,对照组为87.5%,其两者具备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聚合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具备显著的成效,很好的不良情况,可更好的在临床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共11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1.79%,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7.89±2.54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中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12.50%,肠功能恢复时间为58.06±2.97小时,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7%,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减低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几率,有利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盆腔炎患者,将其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每组2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27.58%和6.89%,研究组要比对照组低高出许多,差异较为明显,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盆腔炎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自身疾病的同时,也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作者:伞纯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助产士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士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激励式心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初产妇的各产程持续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的各产程、总产程用时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助产士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初产妇产程、改善分娩结局,是初产妇自然分娩时的合理选择.

    作者:蔚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探讨

    1 前言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身心健康,满足,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由于重症监护病人处于死亡线上挣扎的极弱势群体,对各种应激反应的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和躯体上的不适,因此,监护期间满足舒适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我科把舒适护理的模式与监护病房整体护理相结合运用于监护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朱富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儿癫痫护理措施

    目的:对小儿癫痫优质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对临床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医学研究活动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小儿癫痫患儿共计36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程度以及患者家长的意愿,随机分为两个护理组别,优质组:18例,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入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8例,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个组别患儿设计了护理满意度问卷36份,收回36份,均为有效.结果:经过周期性护理,及后期为时半年的随访得出,优质组:18例,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护理满意率100%;对照组:18例,治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7.78%,护理满意率72.22%(13/1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癫痫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大幅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满意率,减少护理争议.

    作者:高琴;贺有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免疫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 对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总结出相关对策,致力于提高临床免疫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的临床免疫学检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可能对临床免疫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结论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经过探究,影响临床免疫检测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标本质量、试剂平衡时间、检测温度和湿度、检测人员素质、洗液的更换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多个,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以达到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和准确性.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临床患者的常见疾病和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患者的常见疾病,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临床研究分析,采取有效诊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临床患者8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常见疾病类型、临床诊治效果等.结论:男性患者发病率比女性患者高,患者年龄≥60岁的发病率明显比25-59岁的患者偏高.脑血管疾病患者当中,脑梗死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病症类型.结论:神经内科临床患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患者发病率越高,并且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应该及时检查,掌握患者基本病情,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重视疾病预防,减少神经内科临床患者发病率.

    作者:马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放射治疗对于晚期骨转移癌痛控制的疗效观察

    目的:放射治疗对于晚期癌症骨转移患者疼痛控制的疗效观察.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骨转移患者中随机抽取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采取常规癌痛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癌痛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放疗在晚期癌症骨转移患者疼痛控制上疗效良好.

    作者:陈大为;姜慧琳;成永忠;金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应用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作用.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中选出200例,根据入住病区不同分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拔除导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应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发生,促进产后的正常排尿,值得推广.

    作者:周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盆腹腔淋巴取样术用于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盆腹腔淋巴取样术、盆腹腔淋巴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2年~2014年12月收治的104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盆腹腔淋巴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盆腹腔淋巴取样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随访生存率分别为92.30%、86.53%,观察组随访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17.30%,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盆腹腔淋巴取样术进行治疗具有远期生存率高、并发症低等优势,临床可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朱雅文;马雅昌;王杏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2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设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组,其他未发生的120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下肢骨折及骨科相关性疾病、脑血管病致卧床、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长时间制动、静脉内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静脉内留置管道;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长时间制动、静脉内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及静脉内留置管道.结论 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危险因素比较多,在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关于安瓿折断装置研究的思考

    解决玻璃安瓿瓶开启不便和给护士带来职业伤害等问题,研制了安瓿折断装置和起瓶盖圆刀锥实现安瓿的折断和药品的开启功能,该装置由砂轮、安瓿夹、自动收缩机械手、起瓶盖圆刀锥组成,安瓿通过砂轮切割部在指定点划出划痕,再通过安瓿安瓿夹紧孔进行固定,再由自动收缩机械手折断安瓿头,废弃的安瓿头会自动落入收集箱内.药瓶可以按压在起瓶盖圆刀锥上,瓶盖上的铝片即可脱落,脱落的铝片经过回收漏落入收集箱内.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人员劳动强度,从根本上杜绝安瓿划伤,安瓿和药剂瓶便于开启,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医疗废物便于收集.

    作者:赵艳琪;孙文婧;胥雯宁;宋佳莹;崔洪博;陈静;薛莉莎;崔宏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追踪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追踪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儿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n=30),观察组(实施追踪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n=30),比较两组患儿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发作次数,以及护理后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是96.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追踪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发作次数中的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患儿的发作次数;另一方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薛圆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方医院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手术.对照组32例患者应用传统刮宫术.比较两组32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息肉残留率以及手术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所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息肉残留率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手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应用中与传统开腹术对比手术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机体创伤小、康复时间短以及术中出血量更少等诸多优势,可彻底治疗息肉.

    作者:钟冬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药房配方和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药房配方和调剂差错的原因,从而制定可行的防范对策.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药房发生配方和调剂差错的10件事件案例作为本次临床调查研究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分析药房配方和调剂差错的原因,从而制定可行的防范对策.结果:医药师问题、患者自身问题、药品质量问题是导致药房配方和调剂差错的原因,分别占比例30.0%、30.0%、40.0%.结论:针对药房配方和调剂差错的原因,我院制定了加强业务培训、开设咨询窗口、合理调整药品架货位置三个方面的防范对策.

    作者:石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胎膜早破与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胎膜早破患者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胎膜早破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观察两组患者孕周、潜伏期时间、CRP.结果:孕周小于32周、潜伏期大于48小时、CRP高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胎膜早破的患者,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的时候,要注意破膜孕周、潜伏期时间、CRP情况,与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宋对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