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正旭;蔡航;孙靖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2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设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组,其他未发生的120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下肢骨折及骨科相关性疾病、脑血管病致卧床、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长时间制动、静脉内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静脉内留置管道;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长时间制动、静脉内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及静脉内留置管道.结论 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危险因素比较多,在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探析

    目的 探讨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47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患者Masaoka-Koga分期I期、II期,术前均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按胸腺切除程度,将患者分为胸腺切除组(796例)及胸腺瘤切除组(2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 在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方面,胸腺切除组术后MG的缓解率,显著优于胸腺瘤切除组(P<0.05).在十年生存率方面,胸腺切除组为为90.9%,胸腺瘤切除组为89.4%,组间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3.7%,胸腺瘤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6.2%,组间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aoka-Koga I期患者,两组的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aoka-Koga II期患者,胸腺切除组的复发率明显偏低,优于胸腺瘤切除组的复发率,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上皮肿瘤中,胸腺切除是标准手术方式,尤其是对Masaoka-Koga II期及合并MG的患者,手术效果非常显著,患者预后情况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加术后延续护理对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针对临床护理路径中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术后延续护理所取得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从中任意挑选55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模式为参照组,而其余55例患者则在运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加以临床护理路径展开护理为研究组.结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要比参照组低,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在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中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加术后延续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并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作者:林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延续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将所有纳入研究讨论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胰腺炎患者的复发率.结果:在进行一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后,实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复发率是5.00%,比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低25.00%,生活规律的患者有35例,饮食控制的患者有28例,均比对照组高,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降低复发率的发生,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大,值得推广.

    作者:梁灵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2016年1月22日到2018年1月23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2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8.87±0.24)分、睡眠质量评分为(11.02±0.5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9.99±1.54)分、观察组焦虑评分为(36.58±4.44)分、抑郁评分为(34.44±2.77)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推广.

    作者:罗恒菊;黄荧;熊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口腔溃疡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雷尼替丁、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白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计数、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为(5.41±1.05)109/mL、淋巴细胞计数为(0.26±0.09)109/mL、显效例数为30例,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相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作者:张宝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部位标识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是为了研究分析手术部位标识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是建立手术部位标识制度,然后在术前从以下这些方面即手术部位标识完成的情况方面以及手术标识图案规范的情况方面进行管理,然后调查整理在管理前后的一些相关资料,从而分析出手术部位标识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是实验组中手术时手术部位标识完成情况非常好,手术标识图案使用也按照要求,非常具有规范性出错率很低;但是对照组中手术时手术部位标识完成情况则一般,手术标识图案使用时也缺乏规范性,并且还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图案标识,出错率比较高.即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实施以后,手术部位标识完成情况和手术标识图案使用的规范性在制度执行以前比较是有明显差异的,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是对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以及完善有利于提高手术标识的正确率和规范性,降低手术部位出错率和医疗事故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职护理解剖实验教学问题与改进措施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进而造成高职实际生源质量在不断下降.人体解剖学是高职护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但是对于解剖学来说是教学中的瓶颈,对整个解剖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提高解剖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较为重要的.

    作者:魏福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跌倒风险评估在住院病人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跌倒风险评估在住院病人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病人75例.对照组病人入院时未给予跌到风险评估,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入院时给予跌倒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统计比较两组病人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4.0%、13.3%,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7.3%、8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跌倒风险评估在住院病人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减少跌倒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军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NHP评分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焦曙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耳鼻咽喉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分析

    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疗效确切,互补性很强,可以解决单纯西医或中医的不足,已逐渐成为当今主要治疗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耳鼻咽喉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舒芬太尼PCIA在阑尾切除手术后镇痛中的比较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舒芬太尼PCIA在阑尾切除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差异.方法:研究主体为本院收治的腰下麻醉与腹横肌麻醉阑尾切除患者,人数选择80人,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为腰方肌阻滞患者,观察组为腹横肌平面阻滞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在腰方肌后表面以及腹横肌之间利用超声引导给予罗哌卡因20ml.并做好不同时间点的舒芬太尼消耗、静息记录,观察术后患者症状.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腹横肌平面阻滞患者在术后12-48h内舒芬太尼消耗性较小,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产生几率较少.讨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舒芬太尼PCIA在阑尾切除手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舒芬太尼用量问题引发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树波;张晓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上述两组患者均给予宫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术等基础治疗,其中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人文关怀.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患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史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析中药饮片的合理运用

    中药是中医辩证论治的物质基础,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为防治疾病、康复、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中药饮片应用的不断普及,中药饮片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中药饮片的合理运用、毒副作用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吴世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对不同临床标本经微生物检验后阳性率流行病学的分布情况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不同临床标本1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这些标本的微生物检验中,脓液标本阳性率是26.42%,尿液标本的阳性率是32.08%,痰液标本阳性率是22.32%,分泌物标本阳性率是18.29%,血液标本阳性率是28.69%,脑脊液标本的阳性率是10.00%.呼吸病房检出阳性276例;心内病房检出阳性20例;消化病房检出阳性36例;普外病房检出阳性6例.结论 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情况作出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临床流行病学的现状,进而帮助临床诊断.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到2016年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茶碱、止咳化痰、氧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肺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而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小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筋膜手法术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筋膜手法术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筋膜手法术治疗,治疗组联合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7.89±0.36)分、体征(6.97±0.12)分、工作(2.10±0.05)分、手功能(-0.23±0.01)分、疼痛(1.40±0.04)分、生活质量(97.51±1.29)分,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患者的关节受限情况,将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与筋膜手法术联合应用到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成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对大学新生PPD强阳性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PPD强阳性新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对某专科学院2016年新生结核病筛查,检出PPD强阳性且肺部无异常59人,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前后与结核病相关行为态度改变情况.结果 PPD强阳性新生健康教育前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是51.19%,健康教育后,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是9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后,与结核病相关行为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对PPD强阳性新生实施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作者:王新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基本降糖治疗同时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方,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RV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SDNN、RMSSD、PNN50、LF、HF较治疗前显著增高,LF/HF比值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SDNN、RMSSD、PNN50、LF、HF升高,LF/HF比值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联合益气养阴活血药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症状,延缓并发症出现.

    作者:张艳;魏东;杨颖;田芳;赵景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8月--2017年7月,研究对象;98例本院收治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实验组(n=4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噻托溴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俭;王宝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随着目前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日趋增加,以及我国逐渐不入老龄化社会,导致现阶段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每年呈上涨的态势.[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被俗称为慢阻肺(COPD),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是由于气道阻塞而引发,气道内气流受到限制,并且无法完全可逆.因为慢性肺阻塞性疾病目前患病人数较多,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给社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负担,这也促进人们越来越重视该病的治疗与预防.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疾病死亡疾病人数中,居于第四位,并预测于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跃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五位.[2]在中医治疗思路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属肺胀、气喘、咳嗽、痰饮等范畴,咳嗽、痰多、气喘以及胸闷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复发性强、病情重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这几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医治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此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与研究.

    作者:赵宁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