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张娟

关键词:优质护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入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的患者有97.50%,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的患者有80.0%,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9.677).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对促进术后康复有一定积极意义.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腹会阴结合切除术用于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腹会阴结合切除术用于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9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行开腹腹会阴结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腹会阴结合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自主排尿时间较早,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26.83%,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9.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腹腔镜腹会阴结合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较开腹腹会阴结合切除术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彭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于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理想部位选择的研究综述

    经皮测胆红素是一种无创性监测新生儿黄疸的新技术,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之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可通过经皮测胆红素监测的结果推测出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是诊断和筛选新生儿高胆红素较好的方法之一.有关测胆红素部位的选择,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结果,但是理想部位的确定仍无定论.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的理想部位,以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入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的患者有97.50%,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的患者有80.0%,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9.677).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对促进术后康复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在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过程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进行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150)与对照组(n=150),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控制住院患者感染效果显著,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谈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

    德育教育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还影响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比较关注理论知识教学,对德育教育没有足够重视.基于此,文章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从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途径和方法,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借鉴.

    作者:字体燕;邓怀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全组50例.ASAI或Ⅱ级.年龄25~55岁,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随机分为两组(n=25):A组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h,B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和记录两组不同时段的血压、心率、苏醒和拔管时间和拔管期呛咳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A组在苏醒期的咳嗽发生率(P〈0.05)和严重程度均明显减轻,躁动或不自主运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血压和HR也明显降低和减少,P〈0.05.结论:全麻苏醒拔管期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不会延长苏醒和拔管时间,且能降低气管插管所致的呛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作者:刘燕;葛文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急诊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和血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LVEP比对照组高,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诊治疗,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梁召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患者降幅更加显著,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评分为(91.08±4.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31±5.58)分,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反流性胃炎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润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探索

    目的:探讨分析在临床肾脏生化检验过程中应用分级检验法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研究.方法:在本院2013年至今共收治肾脏生化检验患者3843例,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1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n=75);对照组(n=75),其中,对照组才用常规检验方法,实验组采用分级检验法,统计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肾脏生化指标检验效果.结果:采用分级检验的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脏疾病生化检验过程中,应用分级检验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各项目的阳性检出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比泰嘉、波立维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对比泰嘉、波立维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前来接受治疗的88名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并将其分别纳入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患者均为44人.在研究开展前,给予两组患者口服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接着给予研究1组国产药泰嘉三片,每日一次,研究2组给予进口药波立维一片,每日一次,对比两组患者的MPA值、PRI指数、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国产、进口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治疗后发现,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有明显改善,MPA值及PRI指数均有所降低.但研究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研究1组的患者.同时,研究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1组患者,两组患者间的各项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采用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的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价值.其中,口服波立维的效果更优于口服泰嘉片的效果,此种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指标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医疗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丁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析固定献血浆者队伍的建立及维护

    目的 探讨固定献血浆者的组成人群、献浆频次及采浆贡献率,寻找适宜的方法组建并维护好固定献血浆者队伍,确保采浆量的快速提升,以满足社会对血液制品的需求.方法 对兰州血制公司下属的7家单采血浆站的固定献血浆者和新献血浆者的人群、献浆频次、采浆贡献率作比较,寻找出单采血浆站建立一支固定献血浆者队伍的适宜方法.

    作者:房世倩;刘学平;任红卫;陈开宇;杨福军;何彦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价值及细胞免疫功能分析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价值及细胞免疫功能.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8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分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补液治疗,并口服蒙脱石散剂,益生菌制剂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比较两组小儿急性腹泻止泻效果;不良反应;干预前后患者每天大便次数、细胞免疫功能.结果:益生菌制剂组小儿急性腹泻止泻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干预前两组每天大便次数、细胞免疫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益生菌制剂组每天大便次数、细胞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价值高,可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有效止泻,值得推广.

    作者:陈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采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适当护理干预对其病情恢复的影响评价

    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本院接诊的老年慢阻肺病患40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例.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综合分析两组护理期间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比较疾病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甲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比乙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复发率为5.0%,和乙组的25.0%比较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根据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作者:杨美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检验指标改变对甲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检验指标改变对甲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与同时期时段收治的甲亢患者60例作为研究目标,将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应用血清检验,分析两组血清检验指标结果、肛功能五项指标.结果:血清检验指标结果、、肛功能五项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亢性肝病患者机体内的分泌水平明显高于甲亢患者,其会影响患者正常的体能代谢,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通过血清检验指标的改变,可提高甲亢性肝病的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可逆肝损伤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储家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贝那普利联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122例(2016.1.20-2017.1.20),其中对常规组单纯采取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联用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与83.61%,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8%与9.84%,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压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贝那普利联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防范效果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防范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记录比较两组安全问题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安全问题发生率为9.23%,显著低于对照组(35.28%,P<0.01).观察组在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业务能力、服务态度、住院环境4个维度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更有利于预防安全隐患问题,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常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新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出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在确定治疗药物期间,存在诸多类型,例如NSAID(非甾体抗炎药)、SAARD(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以及中药等,但是不同药物在应用后,均呈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常用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后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以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治疗效果的提高奠定基础.

    作者:李小红;文莉;陈冠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简述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者由于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损伤所引起的疾病,也称为药物性肝炎[1].是常见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之一.由于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不典型、用药关系较隐蔽及用药后出现症状的时间差异较大,常常漏诊或误诊,至今尚无很好的确诊方法和非常规范、可靠的诊断标准.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DILI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抗肿瘤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和TCM(传统中药)-NM(天然药)-HP(保健品)-DS(膳食补充剂)等[2].引起DILI的抗感染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结核药、糖肽类、抗真菌药、磺胺类、恶唑烷酮类等.本文从发病机制、病例报道、注意事项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抗感染药物所致的肝损伤,以期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