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焕娥
目的:观察大肠息肉患者实施不同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大肠息肉分为观察组(实施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治疗,n=42)和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n=42),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手术观察指标,心理状况,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组间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及心理状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4%和7.14%,76.19%和26.19%,P<0.05.结论: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在大肠息肉患者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对加速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燕;李清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的综合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2例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XX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名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1名患者于治疗期间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恢复期间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9;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63.6%,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1.8%结论 开展综合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肖惠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电子科技也逐渐运用至临床医学的检查检验工作中,引进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和与其相匹配的医疗体制已经成为现阶段医疗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使得数字X线摄影设备在临床医学上的运用逐渐广泛.本文对数字X线摄影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要点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确保其可以发挥大的工作价值与经济价值,更加好的服务患者.
作者:陈章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心血管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4)、试验组(n=44).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血管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米数予以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为95.5%、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min步行试验米数明显增加,且试验组增加幅度更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心血管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运动耐力,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银艳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现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内镜技术也随之更新,并且,耳鼻咽喉科对于电子鼻咽喉镜的需求越来越多,并且,这种内镜对于患者的治疗更加有效.为了探讨电子鼻咽喉镜的内在结构以及特性,在此基础上,了解电子鼻咽喉镜的作用和价值,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耳鼻咽喉疾病患者,运用电子鼻咽喉镜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应用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5)、试验组(n=45).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镁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妊娠延长时间及宫缩抑制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为93.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妊娠延长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宫缩抑制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应用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延长妊娠时间、缩短宫缩抑制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魏素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将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23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干预组(n=115)和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n=115).结果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在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血压控制数值等情况均存在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运用不仅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分娩方式,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血压,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杨小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夜间低血糖的变化情况.方法: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选自我院于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均分2组,各26例.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对实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52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其夜间低血糖发病率明显降低,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马赵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作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非特异性全身血管炎症疾病,川崎病主要病理为全身中小动脉炎,多发于1-5岁婴幼儿,患儿多表现为不同程度急性发热、皮肤损害及淋巴结肿大等,严重影响着患儿的健康成长.大部分患儿经过临床治疗后预后良好,能够逐渐康复,15%-30%患儿会伴随冠状动脉瘤,容易诱发血栓栓塞、心肌炎等,针对这一问题,临床中提出在对川崎病患者给予临床治疗的同时,辅之以必要的临床护理,其对于患儿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预后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骨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通过统计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诊治的患者共80名,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人,第一组为优质护理组,第二组为常规护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组患者在提供常规护理的基础下额外提供优质护理,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0%,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20.0%,通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且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曹秋香;闫静;董丰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麻醉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妇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35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围麻醉期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腹腔镜手术妇科疾病患者围麻醉期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晨蓉;李珍珍;姜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创伤患者手术后疼痛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减轻术后疼痛,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疼痛的机制、疼痛的评估,并总结了疼痛的护理干预工作:术前评估与教育、心理护理、镇痛药护理、超前镇痛、替代疗法和平静镇痛等.
作者:白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122例(2016.1.20-2017.1.20),其中对常规组单纯采取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联用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与83.61%,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8%与9.84%,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压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贝那普利联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组胺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组胺药和药物供应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查我院门诊皮肤科2017年1至12月的过敏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门诊处方1005份,根据《门诊病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内容逐项填写,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组胺药使用率偏高(32.34%),主要应用的是第l代和第2代H.受体拮抗剂、部分H受体拮抗剂和少数具有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存在同时使用1~3种抗组胺药,未能充分利用第2代抗组胺药的特点,抗组胺药选择缺乏针对性及部分药物使用剂量偏大、疗程较长,增强了治疗效果却忽略了药物毒副作用等问题.结论:皮肤科抗组胺药使用率偏高,临床应提高认识、规范管理、合理用药.
作者:杨必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当中,患者术后接受并发症预防护理的相应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期间收治的6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之后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其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均匀分成常规组与预防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对比两组对象接受不同方式干预之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下肢患有静脉曲张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讲,让其接受并发症预防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应用.
作者:伍萍;金志丽;张素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出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在确定治疗药物期间,存在诸多类型,例如NSAID(非甾体抗炎药)、SAARD(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以及中药等,但是不同药物在应用后,均呈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常用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后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以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治疗效果的提高奠定基础.
作者:李小红;文莉;陈冠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者由于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损伤所引起的疾病,也称为药物性肝炎[1].是常见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之一.由于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不典型、用药关系较隐蔽及用药后出现症状的时间差异较大,常常漏诊或误诊,至今尚无很好的确诊方法和非常规范、可靠的诊断标准.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DILI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抗肿瘤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和TCM(传统中药)-NM(天然药)-HP(保健品)-DS(膳食补充剂)等[2].引起DILI的抗感染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结核药、糖肽类、抗真菌药、磺胺类、恶唑烷酮类等.本文从发病机制、病例报道、注意事项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抗感染药物所致的肝损伤,以期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行血药浓度监测所表现出的血液毒物持续时间特征及指导病情判断、临床治疗、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0例,,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观察血液毒物持续时间,分析与病情判断、临床治疗、预后评估的关系.结果:观察口服途径中毒和经皮肤吸收中毒血液毒物持续时间,为3-7d,在第15d时,均未检出.血药浓度初始居较高水平者、血液毒物持续时间呈较长显示者,血液胆碱酯酶恢复过程缓慢,应用氯磷定剂量较大、时间较长,且有更长的住院时间.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血药浓度监测,可对中毒程度、预后准确评估,为解毒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有有力参考依据.
作者:侯广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颈椎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P<0.05).结论:在颈椎病治疗中应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彭蓝梅;苏长英;姜屹;钟洁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院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现代医院实现科学化、持续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能够为医院的临床、教学、科学研究等多种工作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有效开展医院政工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的因素,加强人文关怀和疏导,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对医院政工工作开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实施和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索睿瑾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