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结核患者行出院后电话回访的效果分析

弓焕娥

关键词:老年, 肺结核, 电话回访, 遵医行为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行出院后电话回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出院的8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给予出院后电话回访,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行为.结果:研究组患者规则服药、合理饮食、活动与休息、复查的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出院后电话回访的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是一种值得应用与推广的干预方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探析医院检验试剂三级库的管理

    医院检验试剂通常也被称为体外诊断试剂,其实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医疗器械或者药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与保存,可以有效的降低试剂耗材的使用成本,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同时还可以提升了业务运作效率,加速医院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检验科试剂的精细化管理,使得试剂耗材的管理更规范、更科学、更完善,环节流程清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分析检验科应用三级库的管理思路,以此来加强检验科试剂的管理、降低检验试剂的耗材,为今后的医院检验试剂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检验科感染原因及预防

    目的:探究分析医院检验科感染原因,并寻找出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检验科接收的3754例样本作为参照组,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接收的3754例样本作为实验组,参照组采取常规的工作行程,实验组在总结感染原因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控制感染工作,对比采取预防措施前后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结果:参照组共发生感染268例,实验组期间发生感染共40例,两组感染发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科室工作人员加强医院检验科的感染原因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建立完善预防感染机制,可以有效的降低医源性感染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阑尾炎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在围手术期进行具体的护理方法与效果,使得患者自身能够获得非常及时并且快速的治疗,令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方法:对于我科2011年3月到2011年7月收治的35例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方式以及其在预后完成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通过细心并且细致的护理,以及在术前所进行的充足准备,完善的术后处置,除可1例出现流产的情况之外,其余全部的已经康复并且出院,并且顺利的生产.结论:通过精准对患者自身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积极使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关注患者围手术期所进行的心理指导,并且紧密的对于患者自身的病情给予关注,另其出现异常并且及时的将其报告给医生,争取及早进行确诊并且快速对其进行处置,实时去对胎儿胎心进行监测,能够防止因为治疗护理不及时而使得患者自身的病情产生延误,令母婴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证,使得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有所保证.

    作者:陈秀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究单孔胸腔镜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及创伤程度评估

    为探讨单孔胸腔镜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及创伤程度评估情况,本文选择100例肺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颈椎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P<0.05).结论:在颈椎病治疗中应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彭蓝梅;苏长英;姜屹;钟洁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于保护民众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并从建立完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做好公共卫生防疫宣传工作;加强传染病疫情监督防控力度三方面分析了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策略,独有实现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实现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马小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骨科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对骨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通过统计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诊治的患者共80名,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人,第一组为优质护理组,第二组为常规护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组患者在提供常规护理的基础下额外提供优质护理,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0%,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20.0%,通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且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曹秋香;闫静;董丰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无痛胃镜检查术中低氧血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改善无痛胃镜检查术中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护理的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术检查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日常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应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血氧值、术后清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值、术后清醒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术中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低血氧症状,缩短手术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的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谈产后盆底肌肉的等长肌力康复训练及其临床应用

    产妇自然分娩后,盆底组织常有不同程度受损,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如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产后早期行盆底肌肉等长肌力训练,有别于等张肌力训练,简单易行,不受体位影响,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术后护理体会

    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系先天畸形.发生在胚胎第四周,大多伴有重复肾盂、重复输尿管畸形,若一侧有两个肾,两个输尿管则是重复输尿管畸形,重复肾及输尿管扩张积水引起腰部不适、发热等症状.多见于女性.我科在2010年11月收治一例左侧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积水的患者在在我院行肾切除、重复肾盂输尿管切除术,经全面护理后痊愈.

    作者:常亚男;陈治霞;王玉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比泰嘉、波立维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对比泰嘉、波立维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前来接受治疗的88名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并将其分别纳入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患者均为44人.在研究开展前,给予两组患者口服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接着给予研究1组国产药泰嘉三片,每日一次,研究2组给予进口药波立维一片,每日一次,对比两组患者的MPA值、PRI指数、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国产、进口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治疗后发现,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有明显改善,MPA值及PRI指数均有所降低.但研究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研究1组的患者.同时,研究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1组患者,两组患者间的各项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采用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的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价值.其中,口服波立维的效果更优于口服泰嘉片的效果,此种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指标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医疗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丁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常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新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出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在确定治疗药物期间,存在诸多类型,例如NSAID(非甾体抗炎药)、SAARD(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以及中药等,但是不同药物在应用后,均呈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常用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后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以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治疗效果的提高奠定基础.

    作者:李小红;文莉;陈冠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数字X线摄影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探讨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电子科技也逐渐运用至临床医学的检查检验工作中,引进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和与其相匹配的医疗体制已经成为现阶段医疗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使得数字X线摄影设备在临床医学上的运用逐渐广泛.本文对数字X线摄影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要点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确保其可以发挥大的工作价值与经济价值,更加好的服务患者.

    作者:陈章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于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的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提出了解决对策.方法:选取了我院肝胆外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新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均优于传统护理.结论:影响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发现,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质量.

    作者:宋辉辉;李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开展手卫生活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开展手卫生活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12月开展的手卫生干预措施,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在开展和监管手卫生活动之后,,医生手卫生依从性为38.78%,护士手卫生依从性40.20%,院内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34.63%;在除过ICU病房意外,内科,外科以及放射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与干预之前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对医院内部实行手卫生活动之后,并且在实际活动期间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管,显著提升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以及依从性,并且使其能够建立良好地手卫生习惯.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型抗组胺药联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短期疗效分析

    目的 为了了解不同剂型抗组胺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2016年收治的20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人.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口服依巴斯汀,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依巴斯汀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在患者使用药物1个月以后,比较两组患者鼻部症状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症状和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短期联合使用依巴斯汀和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显著效果,并且既安全,又非常迅速,可推广使用.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目的:探索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医学检验的1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检验失误的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出现检验失误的例数,并具体分析失误原因,同时制定出针对性的应对对策.结果:在1200例样本检验中,共检验了2400次,其中,检验失误了456次(19.00%),检验失误发生率高为检验准备阶段,失误率为63.16%(288456),样本采集失误是另一重要因素,占比为21.05%(96456),检验设备使用方法不当的失误率为15.79%(72456).结论:对当下临床医学检验质控带来影响的因素诸多,提高失误率还需全面分析检验整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力度,,制定出周全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应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为93.2%、7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应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郭文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创伤患者术后疼痛干预护理现状与进展

    创伤患者手术后疼痛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减轻术后疼痛,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疼痛的机制、疼痛的评估,并总结了疼痛的护理干预工作:术前评估与教育、心理护理、镇痛药护理、超前镇痛、替代疗法和平静镇痛等.

    作者:白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8和Hcy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8和Hcy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015年6月-2017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子宫颈癌手术治疗,并对全部研究者进行血清IGF-Ⅱ、IL-8和Hcy检测,观察对比两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及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IGF-Ⅱ、IL-8和Hcy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前血清IGF-Ⅱ、IL-8和Hcy水平较高,P<0.05;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清IGF-Ⅱ、IL-8和Hcy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多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行血清IGF-Ⅱ、IL-8和Hcy检测意义重大,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