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常见护理差错情况分析及解决措施

宋田雨

关键词:神经外科, 护理差错, 预防措施
摘要:本文将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患者80例,对出现的护理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探究在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防范对策,以不断提升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的安全性.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医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药管理水平的逐渐规范,人们对生活健康的期望越来越大,医药管理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手段和措施.但是由于医药管理工作仍然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现在医药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文章中主要通过阐述医院、医疗工作者在医疗管理中担当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医疗管理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策略

    作者:李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研究,依据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8,7.78,12.18;P<0.05).结论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红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血管后遗症患者为对象,研究针药结合疗法在临床中治疗效果.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40例采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单纯的电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做详细记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后遗症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明显有效,采取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齐会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面神经炎临床分析

    目的:对针刺结合肌内贴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36例)、对照组(17例)和单纯针刺组(35例).然后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分级与BR,以及运动传导速度和患侧瞬目反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高,达到22.2%,其次为单纯针刺组,对照组低;与对照组相比,单纯针刺组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患侧瞬目反射情况、神经传导速度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面神经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被推广使用.

    作者:张道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舌癌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舌癌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60例我科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舌癌患者为对象,按照患者编号位数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及言语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舌癌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作者:郭海艳;黄英;黄秋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以贯序法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施以常规与康复护理;评估2组依从性、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状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依从性较优(p<0.05);干预后1个月,2组相较而言,试验组WAIS评分较高(p<0.05),PANSS评分较低(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与认知能力,有效改善精神症状,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行.

    作者:王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行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的10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模式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接受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实施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效果良好,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且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方法:以昌都市藏医院收治的5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超声探查颈动脉外段,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组,即正常组(n=14)、轻度狭窄组(n=24)、中重度狭窄组(n=12).统计分析各组脂联素水平(AD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内中膜厚度.结果:各组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颈动脉粥样硬化百分比以及斑块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组ADP、HCY、内中膜厚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内中膜增厚越明显,HCY水平上升,ADP水平降低,而且相较于轻度狭窄组而言,中重度狭窄组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ADP水平下降与内中膜增厚负相关,HCY水平上升与内中膜增厚呈正相关.

    作者:申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多潘立酮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144例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将入选14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2例).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胶囊,观察组则口服多潘立酮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烧心、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多潘立酮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司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盐酸利托君结合阴道用黄体酮栓治疗早产的效果以及起效时间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利托君结合阴道用黄体酮栓治疗早产的效果以及起效时间.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8例先兆早产患者为此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依据单双号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一组患者单纯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归为单纯组(44例);另一组患者采用盐酸利托君结合阴道用黄体酮栓治疗,归为联合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起效时间、宫缩抑制时间、延长妊娠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5.45%,明显高于单纯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起效时间为(2.10±0.25)h、宫缩抑制时间为(3.24±1.58)h,短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延长妊娠时间为(21.34±4.55)d,明显长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结合阴道用黄体酮栓治疗早产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起效时间和宫缩抑制时间,进而延长妊娠时间,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陕晓嫣;马永华;王东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肠道菌群是人体健康和疾病转换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脑-肠轴是联系大脑和胃肠功能的双向信息调节系统,肠道微生物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均能参与脑-肠轴活动,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异常可能在全身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肠道微生物群的紊乱与重要疾病有关,如糖尿病、抑郁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其机制可能与肠道菌群影响肠道通透性、细菌代谢产物的作用、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调控神经递质、通过炎症免疫系统介导等有关,本文将对肠道微生物群在AD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许奔奔;徐梦;孟新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于肛肠科护理中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2016年12月起~2018年11月毕,于我院选取100例肛肠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匀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于对照组患者内应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对照组改善情况差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8.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肛肠科护理中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且满意度较高.

    作者:厉乐;梁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及现状分析

    伴随着我国医改进程加快,各大医院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医院的人才队伍是医院的硬性实力,同样人才队伍的建设与优化是当下人力资源工作者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当前,医院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部分问题,譬如专业人才的晋升梯队设置不合理,人才数量不足并且结构分布不均,同时政府部门对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意识不强等,各种问题限制员工成长,人才激励机制缺乏长久动力,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医院留不住人才,上述问题在我国各大医院普遍存在,亟待解决.

    作者:李树珍;郝震敏;谢坤;李秀丽;刘庆晨;杨莎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应用在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在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胃出血患者100例,将其根据入院顺序号进行分组,将单数的5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双数的5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较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较高,两组数据差异经计算后发现(P<0.05).结论:对胃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无功能肾积水患者治疗中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无功能肾积水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常规组(n=20).常规组接受开放性肾切除治疗,实验组接受后腹腔镜肾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无功能肾积水患者康复更快,并且具有术中出血少等优势,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席国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探究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于在相关心血管护理措施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间,在石阡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1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对于常规护理组的50位病人,应用普通的护理手段,对于康复护理组的50位病人,在普通护理手段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96.0%,常规护理组的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72.0%,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在相关心血管护理工作当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血液科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血液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出现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科患者当中利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出现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策略分析

    目的:对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策略进行分析.方法:在2017.1月~2018.1月之间我院进行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的措施,所涉及到的护理人员例数为80例,病患例数80例,作为研究组;在2016.1月~2018.1月之间我院实行常规管理,所涉及到的护理人员例数为80例,病患例数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对手卫生依从性的评分情况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的现象.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研究组手卫生依从性的评分数值要高于对照组手卫生依从性的评分数值;在感染发生概率的对比上,研究组中病患发生感染现象的例数为4例,感染发生的概率为5%;对照组中病患发生感染现象的例数为10例,感染发生的概率为25%.通过对比发现,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田玉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了解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2至2018.12的68例高龄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助产护理组开展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分娩的平均时间和产后的总出血水平;护理前后焦虑的心理评估评分、抑郁的心理评估评分以及心率水平;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结果:助产护理组满意度、焦虑的心理评估评分、抑郁的心理评估评分以及心率水平、分娩的平均时间和产后的总出血水平、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蔚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门诊护士沟通技巧对改善医患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索门诊护理人员给予沟通技巧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0月我院1000例门诊患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门诊护士沟通技巧与常规护理方法,评估2组临床满意状况及门诊纠纷事件.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临床满意状况更高(96.40%vs.81.20%)(p?0.05);实验组纠纷事件更少(0.80%vs.5.80%)(p?0.05).结论 在门诊疾病护理之中,实施门诊护士沟通技巧,可大幅提升患者临床满意状况,减少纠纷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