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燕;刘迎霞
目的:分析2017年大同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技术,对1129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于生后2-3d完成,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42d复筛,复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行DPOAE、声导抗、ABR、ASSR等听力学检查,并对外耳道发育畸形患儿行颞骨CT检查.结果:接受听力筛查的11296例新生儿,初筛通过10813例,通过率为95.72%.其中正常儿为97.53%,高危儿88.17%,男婴为93.19%,女婴为97.98%,左耳为96.57%,右耳为96.79%,顺产为96.01%,剖宫产为95.18%,早产儿为89.78%,低体重儿为78.99%,宫内窘迫儿为76.59%,窒息儿为80.56%,高龄产妇为88.22%,多胎妊娠为89.86%.对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生产方式、早产儿、低体重儿、宫内窘迫儿、窒息儿、高龄产妇、多胎妊娠,共8个因素对听力初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初筛未通过的483例新生儿中仅有145例进行复筛,复筛率30.02%,复筛通过126例,复筛通过率86.90%,19例不通过者接受诊断性听力学检查,终确诊14例先天性听力损失,7例为轻、中度聋,6例为重度聋,其中1例为外耳道发育畸形.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总检出率为0.124%(14/11296).结论:高危儿听力初筛的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足月儿,对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生产方式、早产儿、低体重儿、宫内窘迫儿、窒息儿、高龄产妇、多胎妊娠,共8个因素对听力初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戎美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采选2018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SPSS随机数法分为参考组、考察组,各44例,分别予以西医治疗、蒙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结果 考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参考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用药安全.结论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优化疗效,且用药安全,可推广使用.
作者:肖丽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研究以我院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后各180份资料为对象开展研究,调查管理前后药师知识技能变化.结果 管理后药师在药物知识、药物管理、药物分级、给药技术及总成绩分值上均高于管理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效果,提升药师知识技能水平.
作者:张红连;程杭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NCU病房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梗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法分组:5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组成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组成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ugl-Mer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NCU病房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护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耀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护理的策略,以促进今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1月到2018年12月诊治的30位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且30位病人均在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下施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治疗,对于病人在围术期间的相关病症状况和手术之后可能存在的相关并发症进行观测,实施相关护理手段.结果:本次研究的30位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在入院之后,均施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在实行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的相关护理工作后,30位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没有一例存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针对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进行治疗是比较合适和有效的方式,加上相关护理干预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人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甘露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常规护理和临终关怀护理对提高晚期老年癌症病患护理满意度的相关对比.方法:从2017.5月~2018.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老年癌症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8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的方法和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终关怀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而临终关怀护理组则采用临终关怀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以及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对比发现,临终关怀护理组的护理效果以及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晚期老年癌症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欢;郭小丽;战亚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的31例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12月期间行常规管理,而2017年1月-12月期间采用细节管理模式,对比分析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均较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98例,其中49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9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均低于对照组(22.45%),其护理满意度(97.96%)高于对照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田如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通过近几年对医院的临床用药研究分析发现有一种药物应用十分广泛,就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因此这类药物的使用对临床肯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院这些年的应用情况并不是十分规范,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不合理的应用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必须十分重视.本文针对此类药物如何使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对于该类药物的合理科学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李华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手术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但其本身不可避免的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若护理不当,将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临床医生对手术并发症的防范意识,积极地对易感因素进行预防和处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文章选择某医院手术治疗的3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戴梦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旨在研究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将所选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实施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另外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观察2种手术方式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2组患者均已被治愈出院,但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征比较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来讲,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措施更优;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4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4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措施安全性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对其实施腹腔镜经腹腔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手术创伤,安全性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宁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旨在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70例,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35例,仅使用氟桂利嗪治疗,另外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2种治疗措施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庞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于多重耐药菌感染(MDRO)管理中临床应用成效.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行MDRO诊治病患中选取320例病患,分至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管理,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借助向病患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形式对两组感染管控工作质量予以调查,比对工作质量.结果:据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观察组感染管控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应用至MDRO日常管理中,可显著提升感染管控工作质量,降低感染产生率,保障病患、医护人员身体健康.
作者:王美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多发伤急诊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85.71%(30/35)、17.14%(6/3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94.29%(33/35)、2.86%(1/3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决定性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决定性治疗时间:50.39±6.35min vs89.85±9.36min,P<0.05;住院时间:18.65±3.69d vs 32.54±4.21d,P<0.05).结论: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能够缩短治疗性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明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以我院过去两年接收治疗的胆囊炎伴胆石症患者为对象,进一步探索中药消炎利胆汤加减联合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过去两年我院治疗了98例胆囊炎伴胆石症患者,其中49例中药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和49例中药消炎利胆汤加减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经过30天临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临床总有效率、麻醉药使用频次情况进行对比,并统计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医症候评分、临床总有效率、麻醉药使用频次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消炎利胆汤加减联合腹腔镜手术已在实践中大限度地实现了提高了治疗疗效,降低治疗时不良反应的效果,但是未来还需要有关人士大力探索研究.
作者:李青青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在普外科手术护理中,大多数患者会因为手术风险而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等不良的情绪,这些情绪会给后续的康复治疗带来很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肺部感染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在手术过后发生了肺部感染,轻则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重则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预防患者不良心理的出现,在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的时候应当为给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的看出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淑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数据差异经计算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京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1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3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39例与34例.A组给予针对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B组为79.41%(P<0.05).结论:为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疼痛程度,且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予相应的措施,观察其管理满意度.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管理后随机抽取的130份资料作为实验组,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管理前随机抽取我院的130份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实施管理前后安全隐患的问题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对比,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评分、服务态度评分、回收发放评分、器械消毒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可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卞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准确性及依从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疑似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应用CT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的准确性和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的准确率为93.75%,低于观察组的96.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完全依从率和依从率分别为53.13%和87.50%,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8.12%和100.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肠间质瘤诊断中具有准确性高和依从性好等优势,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立先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