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
目的 观察并探讨氨溴索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血液病患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6例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液病患儿,随机按患儿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人数相同各48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氨溴索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氨溴索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儿CPIS、APACHEⅡ、MLIS指标、治疗九天后PO2/FiO2、Cst、PO2指标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儿CPIS、APACHEⅡ、MLIS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治疗九天后PO2/FiO2、Cst、PO2指标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氨溴索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血液病患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确切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闫学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纳入的36例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首先通过手术处理颅脑创伤,然后再实施耳大神经移植修复术或者是面神经端吻合术.术后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文36例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面神经均良好恢复,其中痊愈18例,Ⅰ级有效7例,Ⅱ级有效6例,Ⅲ级有效3例,Ⅳ级有效2例.结论:针对并发面神经损伤的颅脑创伤患者,积极救治颅脑创伤的同时加强修复面部神经,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应用.
作者:蒋鸿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护理学基础中的微课制作与教学应用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老师将根据教学的要求,选择适合微课的主题,然后收集资料,进行规划与设计,再制作成PPT课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结果 通过利用微课进行护理学基础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并且教学效果显著.结论 在护理学基础中应用微课教学,能够明显的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刘洪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小儿鼾眠的体会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儿童酣眠症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4岁;采用中医疗法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儿童鼾眠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专病专治、局部治疗、针灸治疗等中医疗法,治愈52例,有疗效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98.21%;1例经中医治疗无效转入其它方式继续治疗.结论:中医治疗儿童鼾眠症状的效果比较明显,方法简单易行,具有临床普及推广价值.
作者:董昇;李妙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施以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两组,各34例,其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此基础施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各因子评分情况,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予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可改善患者健康信念、行为,并提高自我效能感,促使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晓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老年特诊病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优质的、高效的、科学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上,针对胃肠道疾病老年患者,老年特诊病房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持续胃肠减压的应用,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老年患者的病情,有利于老年胃肠道疾病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护理配合,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文叙述了胃肠减压患者的需求分析,还阐述了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对策.
作者:闫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本文从2018年1~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采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比较实施前后意外事故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探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汪小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小儿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儿60例,年龄6~8岁.根据不同麻醉深度分为3组:A组术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维持50~59,B组术中BIS维持40~49,C组术中BIS维持30~39,每组20例.3组患儿分别在术前1d及术后1、3和7d采用MMES量表和MoCA量表进行评估,统计患儿的POCD发生率.结果3组术前1d及术后1、3和7d的MMSE、MoCA评分比较结果:不同时间点的MMSE、MoCA评分有差别(P<0.05),3组MMSE、MoCA评分有差别(P<0.05),3组MMSE、MoCA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别(P<0.05).术后1和3d,3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麻醉深度(BIS维持在50~59)可提高小儿全身麻醉术的认知,减轻脑损伤.
作者:牛家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患者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我院接受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治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本研究纳入对象共计40例,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27例患者痊愈,占67.5%,12例患者病情缓解,占30%,1例患者治疗无效,占2.5%.患者平均抽搐缓解时间为(3.71±1.43)天,平均昏迷时间为(3.36±1.12)天,体温降至正常平均时间为(5.09±1.1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7.3±1.41)天.3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2.5%,13例病情缓解患者均出现程度各异的后遗症,占32.5%.结果:老年人群为乙型脑炎的易感人群,临床病死率较高且存活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为其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其病情和预后.
作者:孔凡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电话咨询、推卸责任以及危急值漏交接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当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降低了电话咨询、推卸责任以及危急值漏交接次数,提高护理人员的各项评分情况,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黄金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学龄期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查异常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8年5月我院学龄期6~14岁患儿146例,包括哮喘复诊患儿及存在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的首次肺功能检查者,对其肺功能异常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肺功能检查结果发现,哮喘患儿未能及时诊断、哮喘控制不良是检查异常的主要原因,哮喘控制不理想、反复发作,肺功能进一步受损.结论:针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查异常的原因,还需院方、家庭等方共同努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龚伟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ADL、NDS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N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理想,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纪宁;杨利辉;薛振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探讨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集治疗的12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肿瘤是否经过手术治疗完全切除、肿瘤长径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30个月的随访,通过多因素回顾分析显示患者的肿瘤长径、病理分级等对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手术中切除肿瘤的程度、病理分级等均会使患者的预后受到影响.
作者:袁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手术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1至2018.12的68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分组,围术期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策组开展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满意度;术后住院日数.结果: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策组满意度、术后住院日数对比围术期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策效果确切.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有利于减少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4~2017.8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遵照随机原则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A组26.67%(8/30),经比较,差异有较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有助于降低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过程优质护理在ICU危重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68例ICU危重症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实施常规护理+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优质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ICU危重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麦诗;肖静娜;凌艳娥;叶燕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50例CT增强扫描患者,以患者入院尾号的单双数分为实验组(入院尾号单数)和参照组(入院尾号双数),每组均为(n=25).实验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和参照组临床效果予以观察.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68%,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率、血压的异常率实行对比,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保证护理效果,获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认可.同时,能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心率,避免发生异常情况.
作者:李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于多重耐药菌感染(MDRO)管理中临床应用成效.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行MDRO诊治病患中选取320例病患,分至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管理,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借助向病患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形式对两组感染管控工作质量予以调查,比对工作质量.结果:据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观察组感染管控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应用至MDRO日常管理中,可显著提升感染管控工作质量,降低感染产生率,保障病患、医护人员身体健康.
作者:王美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观察超声治疗仪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治疗仪透药联合抗结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同时间段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较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14天与21、28天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28天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治疗仪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效果显著,治疗时间应超过21天,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永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漫画式健康教育在血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自护能力和依存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2例血友病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文本式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漫画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及注意事项依从性得分和依从性得分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患者2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漫画式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血友病患者增进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提升其自护能力和依存性.
作者:荣义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