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李春芝

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 术后复发, 相关因素, 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典型脑膜瘤患者选择45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进行实验的非典型脑膜瘤患者发病多数超过50岁,大脑凸面是肿瘤所处主要部位,头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复发者Simpson分级、Ki-67指数、非典型脑膜瘤形状和瘤周水肿程度与未曾复发的患者相比较更高,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典型脑膜瘤进行手术前的诊断难度系数较高且预后不良,复发率高,Simpson分级、Ki-67指数、肿瘤形状和瘤周水肿程度是影响该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奥拉西坦联合甘露醇对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联合甘露醇对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中抽取59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随机的分为对比组(n=25例)、联合组(n=24例).对比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奥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脑血肿、脑水肿体积以及神经功能损伤和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脑水肿、脑出血体积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体积均低于对比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损伤和生活能力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评分均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给予奥拉西坦+甘露醇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水肿,缓解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胡庆华;贾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8月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实施前后应用效果.结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实施后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率21.2%由降至2.4%,P<0.05.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实施后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由90.0%提升至99.2%,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手术患者对手术满意度.

    作者:冉香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观察探讨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典型脑膜瘤患者选择45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进行实验的非典型脑膜瘤患者发病多数超过50岁,大脑凸面是肿瘤所处主要部位,头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复发者Simpson分级、Ki-67指数、非典型脑膜瘤形状和瘤周水肿程度与未曾复发的患者相比较更高,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典型脑膜瘤进行手术前的诊断难度系数较高且预后不良,复发率高,Simpson分级、Ki-67指数、肿瘤形状和瘤周水肿程度是影响该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春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以贯序法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施以常规与康复护理;评估2组依从性、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状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依从性较优(p<0.05);干预后1个月,2组相较而言,试验组WAIS评分较高(p<0.05),PANSS评分较低(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与认知能力,有效改善精神症状,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行.

    作者:王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对综合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接收诊治的140名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14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模式的基础之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定期的实验观察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各方面的护理差异,包括症状改善实践、治愈平均时间、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且观察组的小儿退烧时间、治愈平均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均有显著的缩短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分析,综合的干预措施对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更有帮助,有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节约护理的时间成本,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汪晓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意义研究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患者106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ICU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前53例分入常规组,后53例分入实验组,分贝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和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效果突出,能快速改善患者炎性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方大正;崔玉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文化在那干主要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培美曲塞+顺铂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n=29)行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实验组(n=29)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化疗副反应.结果①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恶心呕吐、贫血、白细胞减少等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基础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贝伐单抗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张宇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辅治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探究分析阿奇霉素辅治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中抽选8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44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实施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VC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FEV1、FEV1/FVC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采取阿奇霉素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控制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吕银;贾维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行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的10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模式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接受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实施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效果良好,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且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宫腔镜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 探究宫腔镜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瘢痕妊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在术中是否采用宫腔镜进行分组,A组不使用宫腔镜,B组使用宫腔镜,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这80例患者中,40例患者使用了宫腔镜后,其住院时间明显减少(4.72±1.04)d,且基本生命指标达到正常值,术中出血量也明显的减少(100.20±10.58)ml,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明显的降低,与未使用宫腔镜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子宫瘢痕人数的孕妇,在术中使用宫腔镜,可以减少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术后孕妇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孕妇的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师家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输血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年龄对其影响的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输血后的生化指标变化.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需要输血的患者100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组,青年组(18岁-40岁)老年组(41岁-72岁)患者均应用常规输血方法,比较分析两组输血患者的输血前与输血后5项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输血前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LDH(乳酸脱氢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输血后,两组输血患者的5项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两组输血患者的5项指标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的输血患者输血后,其生化指标的改变不会存在较大差异,临床输血过程中可以不考虑年龄因素.

    作者:赵立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研究以我院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后各180份资料为对象开展研究,调查管理前后药师知识技能变化.结果 管理后药师在药物知识、药物管理、药物分级、给药技术及总成绩分值上均高于管理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效果,提升药师知识技能水平.

    作者:张红连;程杭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研究,依据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8,7.78,12.18;P<0.05).结论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红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以及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通过分析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风险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研究患者不良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因多方面因素存在风险,在防范风险方面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以及患者三者相互配合,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昉雁;陈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窝沟封闭预防儿童龋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儿童龋病实施窝沟封闭预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儿童龋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而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窝沟封闭预防,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100.0%)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88.33%),且实验组患者的患龋率(0.0%)低于对照组(1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儿童中应用窝沟封闭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龋病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牙齿的保留率,提高患儿的满意度.

    作者:王转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电击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本文将对电击伤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电击伤患者之中,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过程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86例,并将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研究过程中将会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于观察组患者来说,则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电击治疗期间的各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电击伤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8%,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在患者的治疗时间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电击伤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应该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时间有所缩短,同时也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作者:赵晓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及评价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及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通过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发现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比保守治疗手术疗效明显提高,并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预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脊柱结核患者60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脊柱结核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压疮、血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郑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成组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及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护理专业不光在内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护理专业的外延上也同样如此.我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调查,发现了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无非在于合理的分配和科学管理护理的人力资源,这对于护理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医院应当对护理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将护理任务责任到人,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划分,职责也应当加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够确定去工作职能以及工作范围.只有这样护理人员的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极其有帮助的,若将其分层管理的管理模式运用到老年科患者中去,这样对开展优质护理是极其有帮助的,同时也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

    作者:王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全过程优质护理在ICU危重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全过程优质护理在ICU危重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68例ICU危重症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实施常规护理+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优质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ICU危重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麦诗;肖静娜;凌艳娥;叶燕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