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贵鹃
目的:评价CT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32)、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CT检查,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3.75%,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CT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核性腹膜炎)少量腹水、腹膜均匀光滑增厚.(癌性腹膜炎)大量腹水、壁腹膜为不规则形态、结节状增厚.超声检查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核性腹膜炎)大网膜增厚、少量腹水、壁腹膜增厚不明显.(癌性腹膜炎)腹水、结节状增厚征象模糊、壁腹膜不规则.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和癌性腹膜炎患者诊断中,采用CT方法检查.可提高诊断结果的可信度,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单孔后腹腔镜与传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肾上腺肿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传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单孔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活动时间、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单孔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席国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低剂量曲安奈德联地塞米松注射液在骨科疼痛中的临床研究,探讨用较小而又能达到满意疗效的曲安奈德剂量,方法:选取70例骨科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5例.A组配制液中2毫升含醋酸曲安奈德5 mg及0.5ml地塞米松2.5mg;B组配制液中2毫升含醋酸曲安奈德16mg不含地塞米松.70例患者均只有一个痛点,逐渐注入2ml配置液.结果:A组与B组疗效相比,并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在副作用比较中,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小剂量曲安奈德联地塞米松注射液在骨科疼痛中注射疗法中能显著减轻患者注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徐献信;李亮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大多数恶性肿瘤末期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烦躁焦虑抑郁甚至恐惧害怕死亡,人文关怀生命伦理教育在恶性肿瘤末期患者以及家属中应用尤为重要.2001年香港李嘉诚先生在新疆开办唯一的宁养院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为恶性肿瘤末期患者提供免费心理咨询释压训练手指操冥想团体游戏免费居家临终心理安抚生命伦理教育临终前正确认识死亡,珍惜生命免费提供止痛药品,癌痛使患者精神萎靡病情恶化发展到抑郁精神崩溃,良好的心理辅导抗癌治疗与抗痛治疗相结合,改善患者疼痛提高癌症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有建立姑息科加强晚期癌症病人的人文关怀加强患者以及家属的生命伦理教育.
作者:王喻;姚玉秀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在急腹症患者分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1月我科室急腹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依据预检分诊管理制度进行分组,对照组(n=40,患者自主选择)及观察组(n=40,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对比两组患者的候诊时间、就诊满意度、分诊准确率等.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确诊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候诊时间:0.21±0.13 h VS 0.68±0.29 h,P<0.05;确诊时间:1.26±0.42 h VS 3.39±0.38h,P<0.05).观察组就诊满意度、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分别为100.00%(40/40)、95.00%(38/40)、97.50%(39/40),对照组就诊满意度、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80.00%(32/40)、80.00%(32/40)、87.50%(35/40),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在急腹症患者分诊中,能够缩短候诊时间及确诊时间,提高就诊满意度及分诊准确率,有效救治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张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并且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断进步,引发了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当今经济竞争过程中,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了解经济信息的关键,本文就对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数据库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曾凡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脑梗死患者当今医疗的治疗阶段中,仍然存在着难治愈的特点,本文主要是针对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等进行概述,探讨对脑梗死患者中的偏袒肢体进行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希望为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提供经验.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患者均是患有脑梗死疾病,选取了5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了两组,并命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我们将传统的常规护理应用在常规组中,实验组中则使用肢体康复训练护理配合常规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我们设置专业的调查问券,有家属和病患共同完成,目的是对护理期间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且根据患者的生活实际,来进行评估分级,主要关注患者的肌力变化以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自理,是否能够正常生活.结果:经过数据的统计,实验组患者的精神面貌以及生活状态较好,并且实验组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相处融洽,有着较高的满意度,高达9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我们对患者的肌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进行测评了,实验组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自主生活,对家属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将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运用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患者可以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这就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并且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放轻松,与医护人员和谐相处,对患者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张雪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胸痛患者急救效率以及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胸痛急诊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开始治疗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出现明显改善(P<0.05).结论:优化的急救护理可有效提升对急诊胸痛患者急救的效率,提升急救成功率,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心理素质,提升整体的急救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潘钰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近年来发病率、病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早期检测、诊断及治疗对于临床研究有着重要作用.PHC血清学标志物可以有效地筛查、诊断疾病状态,并监测治疗效果,具有经济、便捷、灵敏等特点.本文综述近年来PHC血清学标志物的新研究进展,为PHC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赵莹;王国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当今阶段,风险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重视,本文主要是对急诊分诊管理中将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使用价值以及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应用做出探讨与研究,希望为更多的医生提供经验与借鉴.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过治疗的急诊科患者320人.患者均是在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的急诊救治.我们将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联合管理组和单一管理组,每组160人.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安全管理结合,联合管理组中主要是讲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相结合,在单一管理组中,主要是对患者实行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统计,可以明显看出联合管理组的患者整体状况要优于单一管理组,其中主要表现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后急诊科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形式,能够提高急诊科治疗的有效率,并且增强护理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董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杀菌性抗菌药和抑菌性抗菌药的异同之处.方法:将杀菌性抗菌药和抑菌性抗菌药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体外实验,比较两类抗菌药的MIC(小抑菌浓度)值、MIC50、MIC90,分析两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结果:杀菌性抗菌药的MIC、MIC50、MIC90均较抗菌性抗菌药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抗菌药作用机制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杀菌性抗菌药和抑菌性抗菌药在抗菌效果和作用机制上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王涛;周淑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视网膜脱落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视网膜脱落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后,负面情绪得到缓解,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综合护理可改善视网膜脱落患者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产科助产士实施分层管理模式,观察其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后的20名助产士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未进行助产士分层管理的20名助产士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助产士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会阴切口感染率、宫颈裂伤率、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均远远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33%,较对照组的88.00%明显要高,组间差异经检验得出P<0.05.结论:对产科助产士实施分层管理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助产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周枫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和诊治及预防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的3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发生于开腹胆道手术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其中4例损伤较轻,手术后出现胆汁漏,行腹腔引流而痊愈,7例发现损伤处置T管引流而痊愈,4例胆总管端端吻合,16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2例行左右肝管汇合部与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4例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29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手术中发现胆管较小损伤(<3mm)慎用单纯修补,应积极实施T管引流.手术中发现胆管横断,新鲜缺损<1.0CM,胆管端端吻合术.新鲜损伤>1.0CM及所有陈旧性损伤,手术后数天发现胆管损伤或重建手术失败者,胆肠Roux-en-Y吻合手术为首选术式.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指腹部手术时意外造成胆管损伤,通常是肝外胆管的损伤.主要见于胆道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术,此外胃大部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肝切除术时也可发生.另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也有致胆管损伤的.
作者:程磊;王晋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消化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消化不良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整体护理组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消化不良患儿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均较干预前降低,但整体护理组降低更明显(P<0.05).整体护理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寇景娟;王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CA72-4、CEA和CA19-9的水平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3例胃癌患者、68例良性胃部肿瘤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静脉血,分析血清中CA72-4、CEA和CA19-9的水平及其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中CA72-4、CEA和CA19-9表达显著高于健康组和良性肿瘤组(P<0.05);CA72-4的表达于患者性别、年龄、瘤体位置无关,在肿瘤体积、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转移中存在差异(P<0.05).结论:胃癌组患者血清中CA72-4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76例青年女性乳腺癌(年龄≤3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85例同期老年女性乳腺癌(年龄≥65岁)为对照.结果 青年组肿瘤直径在2 cm~5 cm之间者占61.8%,浸润性非特殊癌占78.9%,浸润程度T3~T4者85.5%,临床分期Ⅱ~Ⅲ期占73.7%,均高于老年组,其中T分期及p TNM分期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老年乳腺癌中表达呈中度相关,在青年组中呈弱相关.结论 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注意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自我防护知识,并定期进行检查,时刻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并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
作者:杨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对消化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施以泮托拉唑钠治疗疗效.方法 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120例消化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以数字法分成试验组与参照组,分别静脉滴注40mg奥美拉唑+100ml生理盐水、40mg泮托拉唑+100ml生理盐水;评估2组治疗疗效、止血与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疗效较优(P<0.05);试验组止血与住院时长较短(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少(P<0.05).结论 对消化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施以泮托拉唑钠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疗效,减少止血、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产生,因此能够大力实践与推及.
作者:李宝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眶壁骨折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为更多的医学工作者提供更为具有代表性的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过手术修补骨折窗口的患者18人,患者均是出现了眼眶骨折的症状,且都是在2008年12月到2015年5月进行的治疗,对患者主要是运用了综合的护理措施,从术前、术中和术后都对患者采取了精心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患者的恢复状况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们对患者采用精心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已全部康复出院,且对护理过程中都有较为高的满意程度.结论:对患有眶壁骨折的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强治疗的有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患者有较高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赵娟;徐晓雅;崔小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内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综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综合组采用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①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综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中,采用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推广借鉴.
作者:兰安妮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