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豹
目的:评价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先就诊的62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62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摄影技术,观察组采用DR摄影技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图像的质量.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可接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疾病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图像清晰,辨识度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荆高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乙型肝炎已经成为严重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若乙型肝炎患者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终极易导致为肝组织纤维化,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严重者甚至发展为肝癌,原因在于体内病毒的不断复制和免疫攻击.慢性乙型肝炎在发展为肝硬化的过程中,肝纤维化是必须经历的一个病理过程,这一环节对肝炎患者的预后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点和关键,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延缓或阻止慢性肝炎进展成肝硬化.历代中医学家认为,慢性肝炎属于患者自身的邪气入侵,正气不足,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湿、热、毒、瘀趁虚而入,导致外感湿热、内伤脏腑,患者出现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因而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活血化瘀,舒肝益气,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丹归疏肝汤由丹参、当归等中药组成,为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纯中药制剂.为了探究丹归疏肝汤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 180 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京贵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且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高,其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所以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经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结论: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术后并发症发生,使患者腕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作者:李小波;王东林;陈巩;郭龙龙;李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当今阶段,风险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重视,本文主要是对急诊分诊管理中将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使用价值以及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应用做出探讨与研究,希望为更多的医生提供经验与借鉴.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过治疗的急诊科患者320人.患者均是在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的急诊救治.我们将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联合管理组和单一管理组,每组160人.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安全管理结合,联合管理组中主要是讲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相结合,在单一管理组中,主要是对患者实行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统计,可以明显看出联合管理组的患者整体状况要优于单一管理组,其中主要表现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后急诊科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形式,能够提高急诊科治疗的有效率,并且增强护理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董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初步探究六味地黄丸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不可预知情绪应激法连续造模7日后,使用不同手段进行为期7日的干预治疗;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试小鼠焦虑行为变化以及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影响.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焦虑模型组OE%、OT%、探头次数、探头总时间减少,提示焦虑造模成功;末次给药后,与末次给药前比较,阳性对照组、六味地黄丸高、中、低剂量四组的OE%、OT%、探头总时间、探头次数增加(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改善小鼠焦虑行为作用.
作者:宾有富;李佳恒;刘苑犇;韦武涛;黄群;梁明坤;钟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某院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曹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患者274例,将按照分为研究组(镇静技术化管理,233例)、对照组(常规的护理管理,41例),对患者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1月后生存状况以及谵妄发生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应用效果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彭晓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骨肉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肉瘤患者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疼痛状态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中度疼痛患者和重度疼痛患者多在对照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指数,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在当前的治疗阶段中仍然有着较高的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相关工作者已经找到越来越多的治疗措施来降低心肌梗塞对患者带来的危害.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的手术临床效果和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讨论,希望为更多的医护工作者提供经验与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70人,患者均是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医院进行的治疗.患者均被确诊为心肌梗死.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人,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中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中则是对患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采用更为细致的追踪与观察.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达到了94.29%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低,仅有82.86%,两个组别的差距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施有差别的个性化处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更为详细的治疗方案,综合多种形式的治疗措施,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产生,增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因此,值得被更多的医护工作者所借鉴,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高艳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以及与头孢类药物的配伍研究.方法:观察并记录热毒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以及10%葡萄糖注射液3种溶媒中吸光强度、酸度、形态以及微粒的不同,同时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呋辛酯、头孢拉定以及头孢他啶配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加样回收率实验,根据色谱条件测峰面积后算出加样回收率为101.8%,RSD结果为1.5%;热毒宁注射液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PH降低明显;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紫外线扫描大波长以及大吸收度异常为明显,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大吸收波长以及大吸光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微粒在3种溶媒中的微粒数出现增多,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情况;将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在冲管情况下,与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以及头孢他啶配伍未出现明显异常,在不冲管的情况下,出现少量沉淀;将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在冲管情况下,与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以及头孢他啶配伍未出现明显异常,在不冲管的情况下,分别出现有沉淀、少量沉淀以及沉淀情况出现.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与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应注意微粒增多的情况,且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类抗生素以及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会出现配伍禁忌.
作者:成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进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采血、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升医护人员临床护理能力及水平提升,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术后康复效果及速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罗才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2018年3月15日,桂林市某校发生一起水痘疫情,经调查,共发病例三例,现将疫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丹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对其院内感染预防方面进行分析.方法 在我院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选取2014年至2017年的护理中的感染与预防管理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将会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应该分为两组,在2014年至2015年,在本院静脉配置中心,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而这一期间的所有研究对象命名为观察组;而在2016年至2017年,在本院静脉配置和中心,未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而这一期间所有研究对象命名为对照组.对本次研究过程中,患者在各环节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记录,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的过程中,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具有较多的优点,根据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在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之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更为严格,在消毒合格率、药液运输等方面,实施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的患者明显优于未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的患者(P<0.05)结论 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而也降低了院内感染的情况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胡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早期空肠内营养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就诊的50例肝胆外科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加行早期空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PNI指数.结果:经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分析可知,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与PN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应尽快采用空肠内营养护理方式,对自身营养状况加以改善,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马丽娜;曹建华;纳薇;陈艳萍;刘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公认的危害全球健康的疾病,给患者及家人带来巨大心理和经济压力,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极其重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两大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颇为复杂,目前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研究透彻,可以肯定的是,其发生主要与胰岛β细胞损伤和胰岛素抵抗这2种机制及重多生物活性物质相关.近些年来有小部分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生、发展与鸢尾素(Irisin)存在一定关联.因此,了解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的关系对进一步诊疗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目前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尉洪超;程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产科助产士实施分层管理模式,观察其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后的20名助产士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未进行助产士分层管理的20名助产士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助产士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会阴切口感染率、宫颈裂伤率、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均远远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33%,较对照组的88.00%明显要高,组间差异经检验得出P<0.05.结论:对产科助产士实施分层管理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助产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周枫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24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泻、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大便性状改变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大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AS、MO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凤华;赵国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全部研究对象平均分配到对照组与观察组当中.在对照组中,对其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外,还对其实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对比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在两组中的表现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中的护理总有效为75%相比,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同时,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情况为8.33%,小于对照组中的21.67%,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出现的几率,所以存在积极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赖化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宣传工作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宣传党和国家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又是沟通医患关系、塑造医院良好公众形象,扩大医院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拓展医疗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科学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有力载体之一,对内可以帮助医院进行文化的凝集和弘扬,创造一个集服务文化、环境文化、情感文化等为一体的良好环境,引导全体职工以德从业,优质服务;对外通过宣传医院先进人物、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等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医院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宣传工作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医院文化建设的程度.本文就如何做好医院的宣传工作,更好地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谈几点浅薄之见.
作者:何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肾衰宁片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68例CRF患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肾衰宁片与肾衰宁片治疗方式,评估2组不同时期各指标、治疗状况、并发症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治疗后Scr、BUN指标更好(p﹤0.05);实验组治疗状况更好(97.06%vs.70.59)(p﹤0.05);2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均为出现肝功能损害、恶心、腹痛、发热、过敏等不适反应(p﹥0.05).结论 在CRF临床治疗中,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配合肾衰宁片,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状况,减少护患纠纷事件,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传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