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远
目的:对雷贝拉唑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面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内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患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病人用电脑程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0人.对于A组患者,每天让其服用一千毫克阿莫西林、五百毫克克拉霉素、后是二十毫克的雷贝拉唑,一天两次;而对于B组患者,我们每天同样让他们服用两次的一千毫克阿莫西林、五百毫克克拉霉素,只是将雷贝拉唑替换成了同样剂量的奥美拉唑.每组患者都一样服用以上药物连续三周.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高达97.7%,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87.7%,P<0.05;同时A组的不良反应率只有6.67%,显著低于B组患者18.9%,P<0.05.结论:和奥美拉唑比起来,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面,雷贝拉唑所起到的效果明显高于前者,同时它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较少,在临床上值得被广泛地使用.
作者:王翠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适合心肌梗死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医院一年中(2016年8月—2017年10月)随机抽取58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密切关注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进行精心的综合护理.结果 经过全力抢救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其中53例(91.4%)心肌梗死患者好转并成功出院,5例(8.6%)心机梗死患者死亡.结论 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护士干预的临床护理,不仅仅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54名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27名脊柱结核患者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对于对照组的27名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常规性的健康宣教,研究脊柱结核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价、健康知识掌握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度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4%.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对于脊柱结核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作者:周利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77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38例实施特布他林治疗,针对B组39例实施特布他林+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FEV1、FEV1/FVC及治疗优良率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阮昶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深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水平.方法:选择滨州市城乡75所幼儿园的15161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视力筛查,龋齿检查,血红蛋白检测等,通过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测状态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概况.结果:所查幼儿园的儿童中,生长发育迟缓的占比0.9%、消瘦的占比3.0%、体重低于正常水平的占比1.3%,过于肥胖的占比9.1%、贫血的占比6.4%、视力不良的占比11.1%、有龋齿的占比为6.06%.结论:所查幼儿园儿童大多数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只是肥胖的发病率相对偏高,其他指标基本正常.但还是应该重视儿童的饮食健康,注意运动,并保护好视力,注意口腔卫生,这样才能实现儿童更加健康的发育与成长.
作者:王淙淙;李青;张盼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联合品管圈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7月11日至2017年7月21日我院9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7例,应用护理干预联合品管圈)、常规组(47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疾病认知度评分[(87.35±2.15)分]相比对照组[(79.24±2.35)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联合品管圈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更佳.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桧木是柏科侧柏属的一种古老树种,其提取物(桧木精油)具有抗衰老、抗病毒、抗癌变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微观图谱的形式,了解其主要成分,并以柏木脑等为例,分析桧木精油具有抗衰功能的原因.研究结果是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清除自由基方面,包括柏木脑、烯类化合物等三个维度;减少脂质过氧化方面,包括鞣质、黄酮类化合物两个维度.
作者:黄雪妮;石榆锋;赵芷嘉;李东昱;陈玉兰;蒋筱;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并探索早期肠内营养及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临床当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用随机数字抽取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对其施加精细化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施加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杨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公认的危害全球健康的疾病,给患者及家人带来巨大心理和经济压力,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极其重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两大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颇为复杂,目前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研究透彻,可以肯定的是,其发生主要与胰岛β细胞损伤和胰岛素抵抗这2种机制及重多生物活性物质相关.近些年来有小部分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生、发展与鸢尾素(Irisin)存在一定关联.因此,了解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的关系对进一步诊疗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目前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尉洪超;程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症状转归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调查对象,在任意编号的方式下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39).参照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实验组应用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参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05%,实验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44%,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的症状转归,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作者:李晓强;吴力娟;许英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重症烧伤护理当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烧伤护理当中利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脑梗塞又称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脑血栓以及脑栓塞,一旦发病患者,后期恢复概率较低,超过50%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常规对于该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是在治疗中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适宜的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传统护理中主要针对患者治疗中的基本需求提供护理,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在治疗早期采用科学的康复护理措施,全面改善脑梗塞患者的各项功能,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本文作者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作者:李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15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为7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乳糜胸、气管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乳糜胸、气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姬云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行无痛分娩,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在分娩情况上,观察组产后出血量、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显著较少,且P<0.05;而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且P>0.05.在妊娠结局上,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无痛分娩既能有效缩短产妇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又能改善其妊娠结局,从而保证母婴健康,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旭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骨肉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肉瘤患者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疼痛状态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中度疼痛患者和重度疼痛患者多在对照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指数,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栓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联合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奥扎格雷钠治疗,联合组采取川芎嗪+奥扎格雷钠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给予川芎嗪联合奥扎雷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建议将此用药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试验并分析在治疗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时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手外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15例)及试验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1周愈合率、二次手术率、愈合时间等数据.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术后1周愈合率分别为33.33%与93.33%,试验组患者的1周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分别为26.67%与6.67%,试验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合时间短,优越性突出,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平;肖永春;赵晓辉;陈超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所实施的诊断方式,纳入标准磁共振组与CT组(n=70).在分别实施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后,比较其临床诊断检出率.结果:CT组检出率为85.71%,磁共振组检出率为98.57%,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检出率较高,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膝关节损伤位置、类型,对其诊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李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ABO-HDN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早期时候,影响着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通过实验室检测技术对ABO-HDN疾病进行有效地诊断,有利于提高早期防治水平.在实验室检测中,微柱凝胶法是检测ABO-HDN的常用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叙述了ABO新生儿溶血病以及实验室检测的意义,还阐述了实验室微柱凝胶法检测方法以及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卞俊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并加用利拉鲁肽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8例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名,对照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并加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水平、身体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有明显改善,身体指数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家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烨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