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珊珊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疗效,为风湿病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90例风湿病患者,以1:1比例法分为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各45例.实验1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5g/d,实验2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mg/kg,对比2组风湿病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1组风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实验2组,P<0.05.组间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上可提高治疗预后效果、更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建议大剂量应用.
作者:谢志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动态脉搏血氧监测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共124例经动态脉搏血氧监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以及其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影响SpO2监测准确性的因素包括手指插入探头的深度及方向不当、肢体活动过于频繁、指端皮肤温度过低、肢体及部分皮肤受压、皮肤过厚或色素沉着、探头异物、外界光源影响、接触不良、探头或电缆损坏.干预后,各影响因素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动态脉搏血氧监测能有效反映出患者动脉血氧的变化情况,但监测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手指插入探头的深度及方向、肢体活动、探头损坏等,临床中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这类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作者:陈敏亚;李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法治疗慢性血虚风燥型手足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血虚风燥型手足部湿疹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复方氟米松乳膏外涂,观察组采用健脾养血法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养血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手足部湿疹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许冬平;靳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颅脑损伤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的机制和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9月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颅脑损伤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病患为研究对象,给予手术或早期肠内营养、止血剂和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分析病患的临床特点及机制.结果 70例病患中,36例治愈(51.43%),13例轻残(18.57%),12例中残(17.14%),重残3例(4.29%),6例死亡(8.57%).结论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治疗的关键是早期预防,抗休克、抗酸、止血剂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上消化道出血,降低发病率.
作者:韩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伴随着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医疗数据库的开发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护理专业在医疗大数据的背景下,发展趋势也在发生着改变.护理人员在数据库资源的构建以及数据库的使用、开发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医疗大数据时代护理专业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护理人员应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
作者:于媛媛;朱婉;何静;姜冉;王秋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微信群护理模式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本医院治疗的68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开展项目研究,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依据抽签法分成试验组(34例,采取微信群护理模式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延续护理),研究两组并发症统计率、依从统计率.结果:试验组并发症统计率低于对照组相关数据,表明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依从统计率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表明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中采用微信群护理模式展示较优效果.
作者:陈慧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晚期肝癌患者优质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优质护理当中利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良好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庞丽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单孔后腹腔镜与传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肾上腺肿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传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单孔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活动时间、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单孔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席国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联合检测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98例在我院接受消化道疾病诊治的患者,甲组(n=51)为良性病变患者,乙组(n=47)为恶性病变患者,同时选取46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参考组,比较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水平.结果:甲、乙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联合检测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判断其预后.
作者:白嘉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91%、1年生存率72.73%、吞咽困难(19.41±1.20)分、口干(72.40±1.75)分、身体外观(30.62±2.00)分、焦虑(62.10±0.70)分.对照组有效率50%、1年生存率25%、吞咽困难(32.20±0.58)分、口干(87.18±2.84)分、身体外观(45.77±1.59)分、焦虑(75.75±1.63)分.结论: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应用到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吞咽困难,减轻口干等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寿命.
作者:江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家属护理能力的价值体会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6例,家庭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及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家属的护理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申小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早产儿的临床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促进今后的护理工作.方法:选取石阡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的28名早产儿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例早产儿,经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临床护理,终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医护工作者应对早产儿常见的问题进行精心护理,促进是产儿的成长.
作者:毛友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行动脉溶栓术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基于此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3.3%较对照组73.3%显著较高,且P<0.05.在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3.3%较对照组16.7%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和神经功能,且可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郑丽;柳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并加用利拉鲁肽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8例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名,对照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并加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水平、身体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有明显改善,身体指数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家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超声组、乳腺钼靶组、联合组,每组各40例,对比各种检查结果.结果:直径在1.5厘米以下早期乳腺癌肿瘤诊断中,联合检查准确率比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高(P<0.05).直径在1.5厘米以上早期乳腺癌肿瘤诊断中,联合检查、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灵敏度显著高于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P<0.05).结论: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乳腺癌检出效果更好,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西医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其能有效提升患者用药治疗的疗效,另一方面其还能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降低其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然而,在实际用药过程中,西医临床却存在较多的用药安全问题,如用法用量不当、抗生素滥用、联合用药不当,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用药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对其用药、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西医临床需积极探寻相应的改进和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西医临床用药常见的几点安全问题,并根据安全问题提出了提升西医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的应对策略,以期能为西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郭孜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以近一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作为案例,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后续护理指导存在差异,因此随机分组后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健康教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护理效果分析.结果:以满意率参数为衡量指标,数据分析后可知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甲组的住院时间15.5±0.5d,乙组的住院时间8.39±0.5d,乙组的住院时间少于甲组.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熊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曹晓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总结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经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根据Matta标准评分优10例,良2例,1年后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完全愈合,髋关节功能良好,无内固定损伤断裂,无大腿麻木等神经损伤症状,无腹股沟疝,下肢不等长,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加强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有巨大帮助.
作者:檀江燕;赵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外伤重症患者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90例患者采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符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