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吴丹

关键词:优质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护理, 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当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束手术之后全部提供优质护理,对患儿手术之后的FLACC疼痛评分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患儿手术之后的FLACC疼痛评分不断下降,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67%,手术之后出现1例并发症患儿.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之后,通过使用优质护理能够缓解患儿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影像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在多种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过医学影像检查的420例患者,时间范围以2016年9月-2018年9月为准.调取患者资料,记录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将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20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112例为骨科疾病、101例为中枢系统疾病、84例为心血管系统疾病、104例肿瘤、19例为创伤.该结果与患者病理结果一致,p>0.05.结论:医学影像技术可为医师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和信息,帮助医师更快、更准确的对疾病做出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逢成;孟宪华;朱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对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诊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常态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与科研组37例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 科研组中不满意患者仅2例,护理满意度94.59%明显高于常态组72.97%,P<0.05,差异较大,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式,整体满意度大大提高,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作者:吴逍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拟健脾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厌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厌食的方法分析方法 选取了2016年-2018年收治的小儿脾胃虚弱型厌食的患儿7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患儿35例,对照组患儿35例,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结果 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4例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27例77.14%,其治疗效果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厌食采用拟健脾和胃汤,其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围术期护理改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目的:将围术期护理改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60例,依据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手术、下床活动、住院)等时间均较短,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使临床护理得到患者的认可及满意.

    作者:李江宁;黄泽俊;李长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家属护理能力的价值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家属护理能力的价值体会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6例,家庭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及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家属的护理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申小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关于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

    目的:脑梗死患者当今医疗的治疗阶段中,仍然存在着难治愈的特点,本文主要是针对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等进行概述,探讨对脑梗死患者中的偏袒肢体进行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希望为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提供经验.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患者均是患有脑梗死疾病,选取了5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了两组,并命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我们将传统的常规护理应用在常规组中,实验组中则使用肢体康复训练护理配合常规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我们设置专业的调查问券,有家属和病患共同完成,目的是对护理期间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且根据患者的生活实际,来进行评估分级,主要关注患者的肌力变化以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自理,是否能够正常生活.结果:经过数据的统计,实验组患者的精神面貌以及生活状态较好,并且实验组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相处融洽,有着较高的满意度,高达9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我们对患者的肌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进行测评了,实验组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自主生活,对家属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将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运用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患者可以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这就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并且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放轻松,与医护人员和谐相处,对患者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张雪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本文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理指标和护理满意度.从结果看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生理指标,缓解不良心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视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先就诊的62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62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摄影技术,观察组采用DR摄影技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图像的质量.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可接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疾病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图像清晰,辨识度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荆高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8年2月诊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脑脊液漏98例患者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治疗效果及颅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为(6.31±1.29)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漏引流量为(654.67±224.53)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为91.84%、感染发生率为6.12%,与对照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应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有效缩短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增加脑脊液漏引流量,降低颅内感染几率.

    作者:杜贵胜;王延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讨电击伤患者急诊临床治疗与效果观察

    目的: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讨论电击伤的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方案,以便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电击伤的方法,降低病人的残疾率与死亡率.方法:从我院近两年接收的患有电击伤的病人中随机选取九十位病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四十五位病人,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参考组.我们将会对这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前者将会享受到优化的护理服务,后者则会接受一般的护理服务.在两组病人的治疗都完成之后,从治疗效果、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治疗周期等多个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方面分析,参考组的病人有更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并发症.从治疗时间长短方面分析,我们会发现观察组的病人治疗周期更短一些.根据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以上对比结果具有参考价值.结论:为电击伤患者提供优化的护理服务措施可以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长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1.5T磁共振常见伪影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目的:探究磁共振伪影的成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1.5T磁共振典型伪影图像.结果:磁共振伪影发生率为1.30%,共出现8种磁共振伪影.其中射频伪影(RF artifacts)、卷褶伪影(wrap around artifacts)、主磁场不均匀伪影、磁化率伪影(susceptibility)各2例,化学位移伪影(chemical shift artifacts)4例,截断干扰伪影(gibbs artifacts)、梯度系统故障产生伪影(gradientartifacts)各3例,各种运动伪影(motion artifacts)共8例.结论: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中,根据图像伪影产生的原因与机理,应积极采用措施,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减少伪影的产生,提高MRI图像质量,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光;丁亮;朱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76例青年女性乳腺癌(年龄≤3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85例同期老年女性乳腺癌(年龄≥65岁)为对照.结果 青年组肿瘤直径在2 cm~5 cm之间者占61.8%,浸润性非特殊癌占78.9%,浸润程度T3~T4者85.5%,临床分期Ⅱ~Ⅲ期占73.7%,均高于老年组,其中T分期及p TNM分期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老年乳腺癌中表达呈中度相关,在青年组中呈弱相关.结论 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注意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自我防护知识,并定期进行检查,时刻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并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

    作者:杨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ICU(重症监护室)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ICU失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2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31),以及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组(n=31),比较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以及平均治疗时间,探讨循证护理在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3.23%、平均治疗时间为(5.98±1.27)天均较参照组更优,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循证护理在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减少治疗时间.

    作者:陈建清;麦燕贞;杨静;周雨希;陈雪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角膜异物伤患者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角膜异物健康宣教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相关疾病认知度及就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750例角膜异物伤病患,根据健康宣教情况将其划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361例,研究组389例.研究组予以角膜异物伤相关健康宣教,对照组不予角膜异物伤相关健康宣教.回访两组患者健康宣教前、后对角膜异物疾病的认知及就诊依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角膜异物疾病的认知方面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对角膜异物的就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推行角膜异物健康宣教,可大明确提高患者对角膜异物的相关认知程度,增加就诊依从性,提倡推广.

    作者:梁毅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式.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感染症状,纳入参照组与感染组(n=39).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评估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不适宜的备皮、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低体温及合并慢性病等,均为常见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常见影响因素.感染组患者数据对比与参照组差异明显,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外科围手术手术部位易于受到年龄因素、手术操作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基础疾病因素等影响,发生感染问题.在明确调查高危因素的基础上,需要为患者实施预防性治疗,降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更好的发挥手术治疗作用.

    作者:范晓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我国恶性肿瘤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恶性肿瘤给生命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威胁,也同样成为社会所热议的焦点问题.对恶性肿瘤的护理来讲,不但与医院密切相关,而且与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在恶性肿瘤护理方面的工作质量不高,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恶性肿瘤护理效果,文中探究我国恶性肿瘤护理中的问题以及对策.

    作者:冯晓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全部研究对象平均分配到对照组与观察组当中.在对照组中,对其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外,还对其实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对比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在两组中的表现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中的护理总有效为75%相比,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同时,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情况为8.33%,小于对照组中的21.67%,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出现的几率,所以存在积极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赖化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及评价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行无痛分娩,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在分娩情况上,观察组产后出血量、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显著较少,且P<0.05;而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且P>0.05.在妊娠结局上,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无痛分娩既能有效缩短产妇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又能改善其妊娠结局,从而保证母婴健康,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旭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方法:择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患有妊娠性高血压的综合征产妇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伴有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症,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产妇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均32例.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服务路径,常规组则为基础护理服务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产妇临床手术治疗及住院时间、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患有妊娠性高血压的综合征伴有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症产妇,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服务路径,能缩短临床手术治疗及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助于产后恢复.

    作者:付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15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为7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乳糜胸、气管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乳糜胸、气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姬云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