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电击伤患者急诊临床治疗与效果观察

许长庆

关键词:电击伤, 护理服务措施,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讨论电击伤的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方案,以便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电击伤的方法,降低病人的残疾率与死亡率.方法:从我院近两年接收的患有电击伤的病人中随机选取九十位病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四十五位病人,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参考组.我们将会对这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前者将会享受到优化的护理服务,后者则会接受一般的护理服务.在两组病人的治疗都完成之后,从治疗效果、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治疗周期等多个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方面分析,参考组的病人有更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并发症.从治疗时间长短方面分析,我们会发现观察组的病人治疗周期更短一些.根据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以上对比结果具有参考价值.结论:为电击伤患者提供优化的护理服务措施可以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值得推广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手术治疗的优质护理

    目的:对于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人施行手术治疗的优质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择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在石阡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0例.再根据病人罹患的不同病症种类,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是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中常规护理,对比治疗和护理前后效果,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有利影响,值得采用.

    作者:徐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关于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探讨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疗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医学上,免疫学检验分析是常用的基础技术,其使用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诊疗中的重要环节.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可以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真实的数据信息支持,从而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加强对免疫学检验分析的研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有利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本文叙述了质量控制的方法,还阐述了影响免疫学检验分析的因素以及加强质量控制的措施.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改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视为研究组对象,将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51例视为参照组.为所有受检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患者的肾脏直径、实质厚度,对比两组患者的肾脏肾实质叶间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及低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肾脏直径、实质厚度均高于参照组受检者,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肾脏肾实质叶间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及低血流速度数值较低,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区别(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改变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根据患者的肾脏状态作出判断,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齐欢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出血病人预后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出血病人预后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病人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5例.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后营养指标情况.结果:在NIHSS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P<0.05.在营养指标上,观察组血糖、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等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且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出血病人效果显著,即可改善其预后效果和营养指标水平,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屈德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妇科恶性肿块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妇科恶性肿块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我院80例妇科恶性肿块化疗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舒适护理与日常护理,评估2组生活状况、不良反应状况、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接受护理之后生活状况更好,不良反应状况更少,护理满意状况更高(p﹤0.05).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块化疗患者,施以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状况,减少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谭明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桧木精油主要成分分析及其功能性研究

    桧木是柏科侧柏属的一种古老树种,其提取物(桧木精油)具有抗衰老、抗病毒、抗癌变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微观图谱的形式,了解其主要成分,并以柏木脑等为例,分析桧木精油具有抗衰功能的原因.研究结果是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清除自由基方面,包括柏木脑、烯类化合物等三个维度;减少脂质过氧化方面,包括鞣质、黄酮类化合物两个维度.

    作者:黄雪妮;石榆锋;赵芷嘉;李东昱;陈玉兰;蒋筱;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激励性薪酬与医护人员心理变化相关性分析

    医院属于知识分子密集的专业领域,人力资源成为了行业竞争中取胜法宝.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变化,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了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作者:郝震敏;李树珍;李秀丽;谢坤;刘庆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方法 选取198例我院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分为对比组(99例)与干预组(99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压疮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比组(10.1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安全性高,促进疾病治疗.

    作者:周璐;钟纾;黄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近6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39例采用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术后一般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术后2周内并发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1、3、6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强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作者:陈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当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束手术之后全部提供优质护理,对患儿手术之后的FLACC疼痛评分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患儿手术之后的FLACC疼痛评分不断下降,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67%,手术之后出现1例并发症患儿.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之后,通过使用优质护理能够缓解患儿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优势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诊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收个性化护理的研究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评估两组护理方法的效果优劣差异.结果:研究组病患在急救护理中各项指标时间上及急诊护理效果的各项指标上,都明显地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患在院前的急诊护理时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方式可以显著的提升急救成功率,减少急救时间,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相比于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拼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相关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近年来发病率、病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早期检测、诊断及治疗对于临床研究有着重要作用.PHC血清学标志物可以有效地筛查、诊断疾病状态,并监测治疗效果,具有经济、便捷、灵敏等特点.本文综述近年来PHC血清学标志物的新研究进展,为PHC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赵莹;王国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重症烧伤护理当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烧伤护理当中利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析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在当前的治疗阶段中仍然有着较高的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相关工作者已经找到越来越多的治疗措施来降低心肌梗塞对患者带来的危害.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的手术临床效果和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讨论,希望为更多的医护工作者提供经验与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70人,患者均是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医院进行的治疗.患者均被确诊为心肌梗死.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人,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中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中则是对患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采用更为细致的追踪与观察.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达到了94.29%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低,仅有82.86%,两个组别的差距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施有差别的个性化处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更为详细的治疗方案,综合多种形式的治疗措施,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产生,增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因此,值得被更多的医护工作者所借鉴,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高艳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消化道疾病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联合检测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98例在我院接受消化道疾病诊治的患者,甲组(n=51)为良性病变患者,乙组(n=47)为恶性病变患者,同时选取46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参考组,比较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水平.结果:甲、乙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联合检测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判断其预后.

    作者:白嘉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目标 分析并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具体分析.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把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将采取常规化护理的44例患者当作常规组,另将采取舒适护理的44例患者当作实验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同时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广泛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温静;何选凤;龚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回顾性研究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对高龄胆结石患者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高龄胆结石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高龄胆结石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更快,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刘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进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采血、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升医护人员临床护理能力及水平提升,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术后康复效果及速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罗才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析对小儿肺炎患者施以延续性护理的疗效.方法 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94例小儿肺炎患者资料,以贯序法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以予常规与延续性护理;评估2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长及复发率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试验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较短(P<0.05);试验组住院时长较短,且住院费用较低(P<0.05);试验组疾病复发较少(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者施以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长,并显著改善预后状况,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行.

    作者:刘洁;高阳;高银;董玉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及评价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行无痛分娩,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在分娩情况上,观察组产后出血量、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显著较少,且P<0.05;而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且P>0.05.在妊娠结局上,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无痛分娩既能有效缩短产妇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又能改善其妊娠结局,从而保证母婴健康,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旭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