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钟纾;黄文
目的 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24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泻、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大便性状改变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大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AS、MO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凤华;赵国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所有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75例)和参照组(75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连续性肾脏替代可有效治疗急性肾衰竭,再配以综合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赵红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症状转归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调查对象,在任意编号的方式下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39).参照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实验组应用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参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05%,实验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44%,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的症状转归,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作者:李晓强;吴力娟;许英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呼吸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干预和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由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为97.73%,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对于呼吸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持续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有机氟主要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甚至会引起肺水肿,其他尚有抑制中枢神经和损害心、肾、肝等毒作用.本院在2017年3月份总共收治了九名有机氟中毒的患者.我们主要通过对这九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进行简要概述,进而对吸入有机氟导致中毒性肺水肿进行临床分析.患者在吸入有机氟之后的发病症状比较隐匿,除了出现咳嗽以及气促现象之外,无其他明显症状发生.到本院进行治疗之前,患者已经在当地就诊,但由于患者的毒物接触史不明确,导致当地医院无法对他们的中毒原因进行深入了解,后耽误早期治疗,使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在对患者的胸部进行CT影像检查之后,发现他们的CT检查结果全部表现为弥散性磨玻璃影,而且出现密度分布不均的情况.大部分患者的两肺叶对称,严重患者的两肺下叶可观察到大片的实变影,有7名患者出现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升高的现象.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Ⅰ型超敏反应有可能成为有机氟中毒症状的致病因素之一.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可以消除肺部水肿为治疗重点,并在患病早期对患者使用足量的剂量激素冲击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王莉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针对呼吸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所接收并诊治的9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本次研究主体.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实验组,各组均有47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治疗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匹多莫德雾化.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治疗组,且组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常规药物并联合匹多莫德雾化吸入治疗,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东平;王海燕;管春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磁共振伪影的成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1.5T磁共振典型伪影图像.结果:磁共振伪影发生率为1.30%,共出现8种磁共振伪影.其中射频伪影(RF artifacts)、卷褶伪影(wrap around artifacts)、主磁场不均匀伪影、磁化率伪影(susceptibility)各2例,化学位移伪影(chemical shift artifacts)4例,截断干扰伪影(gibbs artifacts)、梯度系统故障产生伪影(gradientartifacts)各3例,各种运动伪影(motion artifacts)共8例.结论: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中,根据图像伪影产生的原因与机理,应积极采用措施,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减少伪影的产生,提高MRI图像质量,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光;丁亮;朱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所实施的诊断方式,纳入标准磁共振组与CT组(n=70).在分别实施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后,比较其临床诊断检出率.结果:CT组检出率为85.71%,磁共振组检出率为98.57%,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检出率较高,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膝关节损伤位置、类型,对其诊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李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内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综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综合组采用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①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综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中,采用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推广借鉴.
作者:兰安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香棱丸治疗妇人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癥瘕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实验组给予香棱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71%(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瘤体体积减小更明显.结论:香棱丸治疗妇人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能够能明显缩小瘤体体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杨明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76例青年女性乳腺癌(年龄≤3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85例同期老年女性乳腺癌(年龄≥65岁)为对照.结果 青年组肿瘤直径在2 cm~5 cm之间者占61.8%,浸润性非特殊癌占78.9%,浸润程度T3~T4者85.5%,临床分期Ⅱ~Ⅲ期占73.7%,均高于老年组,其中T分期及p TNM分期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老年乳腺癌中表达呈中度相关,在青年组中呈弱相关.结论 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注意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自我防护知识,并定期进行检查,时刻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并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
作者:杨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医院放射科X线器械设备的更新,为提高X线照片质量,加强临床质量控制和医务人员专业素养,同时定期检修器械,提高投照技术和暗室的管理,提高患者和放射科技术人员的沟通和配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优影像参考.
作者:李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睡眠障碍方面发挥的作用,并总结相关方法与经验.方法:选择2017.04-2018.8期间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70例慢性疾病合并睡眠障碍者,随机分为甲组30例与乙组4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改善.结果:护理干预后,乙组患者睡眠状况改善效果优于甲组(P<0.05).结论:明确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促进睡眠障碍的改善进程,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73%、健康知识知晓率93.18%、负面情绪存在率18.18%、1年内复发率2.27%、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胃溃疡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疾病复发率的降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景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护理成本在一次性护理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统计2017年1月—2017年12月常用一次性耗材每月的申请数量和实际使用数量,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2018年1月—2018年12月常用一次性耗材每月申请数量,统计每月实际使用量,比较两年间每种一次性护理耗材的使用率.结果:2017年一次性护理耗材的使用率在81.6%—92.4%之间;2018年一次性护理耗材的使用率在89.8%—98.2%之间,明显优于前一年(P<0.05).结论:在一次性护理耗材管理中采取护理成本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浪费护理资源,降低护理成本.
作者:李得霞;杨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我跟师本院妇科专家、黔东南名医师杨明灯临床(实践)三年,其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很深;临证妇疾,得心应手.就热入血室一证,依师意并参考有关文献作一浅识.该证是以妇女为主的伤寒热病过程中的一种特异性疾病,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现存《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历代医家有冲脉、肝脏、胞宫等不同看法,然而热入血室之症均与月经的适来适断、产后外感邪热有关.本文主要从热入血室的认识、中西医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补一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在整个医院之中,其各种无菌物品的供给,都是有消毒供应室所提供的.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处于正在迅速发展的阶段,在我国各大医院之中已经逐渐推广消毒供应室的集中供应模式,消毒供应室也需要承担着减少医院环境的细菌感染情况的发生这一职责.而本文将会对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应该注意到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聂玉姣;马晨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护理专案改善在降低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1月护理专案改善前灭菌处理的43216件无菌菌包划入对照组,将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护理专案改善后灭菌处理的45123件无菌包划入研究组;分别统计出各组湿包的数量,对比分析两组出现湿包的概率.结果 对照组的湿包发生率0.48‰,研究组的湿包发生率0.1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专案改善后,显著减少了通过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的无菌包发生湿包的概率,提倡推广.
作者:刘梅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胸痛患者急救效率以及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胸痛急诊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开始治疗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出现明显改善(P<0.05).结论:优化的急救护理可有效提升对急诊胸痛患者急救的效率,提升急救成功率,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心理素质,提升整体的急救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潘钰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乳腺治疗手术对多发性肿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108例,采用数表法均分成微创组与传统组,每组各54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微创组则是采用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多发性肿块,以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为指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瘢痕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5% 少于传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54%,相对地微创组治疗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术后恢复效果,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月文;孙友刚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