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刘东平;王海燕;管春芳

关键词:呼吸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针对呼吸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所接收并诊治的9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本次研究主体.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实验组,各组均有47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治疗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匹多莫德雾化.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治疗组,且组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常规药物并联合匹多莫德雾化吸入治疗,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ICU医护人员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ICU(重症监护室)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环境,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ICU是人口密集的地方,重症监护病人与病人,快速变化,先进的医疗器械,病人的生活不能自理,工作强度大,使ICU护士承受强大的压力.压力来自于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重视,让其具备良好且强大的心理素质,如若不然,很有可能会使ICU护士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严重一点甚至会产生生理或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他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为此,心理压力的原因和应对ICU护士的应对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魏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ICU(重症监护室)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ICU失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2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31),以及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组(n=31),比较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以及平均治疗时间,探讨循证护理在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3.23%、平均治疗时间为(5.98±1.27)天均较参照组更优,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循证护理在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减少治疗时间.

    作者:陈建清;麦燕贞;杨静;周雨希;陈雪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关于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

    目的:脑梗死患者当今医疗的治疗阶段中,仍然存在着难治愈的特点,本文主要是针对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等进行概述,探讨对脑梗死患者中的偏袒肢体进行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希望为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提供经验.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患者均是患有脑梗死疾病,选取了5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了两组,并命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我们将传统的常规护理应用在常规组中,实验组中则使用肢体康复训练护理配合常规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我们设置专业的调查问券,有家属和病患共同完成,目的是对护理期间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且根据患者的生活实际,来进行评估分级,主要关注患者的肌力变化以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自理,是否能够正常生活.结果:经过数据的统计,实验组患者的精神面貌以及生活状态较好,并且实验组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相处融洽,有着较高的满意度,高达9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我们对患者的肌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进行测评了,实验组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自主生活,对家属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将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运用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患者可以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这就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并且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放轻松,与医护人员和谐相处,对患者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张雪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丹归疏肝汤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180例临床观察

    乙型肝炎已经成为严重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若乙型肝炎患者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终极易导致为肝组织纤维化,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严重者甚至发展为肝癌,原因在于体内病毒的不断复制和免疫攻击.慢性乙型肝炎在发展为肝硬化的过程中,肝纤维化是必须经历的一个病理过程,这一环节对肝炎患者的预后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点和关键,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延缓或阻止慢性肝炎进展成肝硬化.历代中医学家认为,慢性肝炎属于患者自身的邪气入侵,正气不足,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湿、热、毒、瘀趁虚而入,导致外感湿热、内伤脏腑,患者出现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因而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活血化瘀,舒肝益气,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丹归疏肝汤由丹参、当归等中药组成,为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纯中药制剂.为了探究丹归疏肝汤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 180 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京贵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公认的危害全球健康的疾病,给患者及家人带来巨大心理和经济压力,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极其重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两大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颇为复杂,目前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研究透彻,可以肯定的是,其发生主要与胰岛β细胞损伤和胰岛素抵抗这2种机制及重多生物活性物质相关.近些年来有小部分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生、发展与鸢尾素(Irisin)存在一定关联.因此,了解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的关系对进一步诊疗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目前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尉洪超;程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以近一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作为案例,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后续护理指导存在差异,因此随机分组后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健康教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护理效果分析.结果:以满意率参数为衡量指标,数据分析后可知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甲组的住院时间15.5±0.5d,乙组的住院时间8.39±0.5d,乙组的住院时间少于甲组.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熊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妇科恶性肿块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妇科恶性肿块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我院80例妇科恶性肿块化疗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舒适护理与日常护理,评估2组生活状况、不良反应状况、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接受护理之后生活状况更好,不良反应状况更少,护理满意状况更高(p﹤0.05).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块化疗患者,施以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状况,减少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谭明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食管癌化疗患者术后症状群困扰及其对病患日常生活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化疗患者术后症状群困扰及其对病患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7.1至2018.2食管癌化疗患者术后症状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术后症状群困扰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率;症状群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结果:根据MDASI-GI评估标准,术后症状群困扰有疼痛、疲乏、恶心、呕吐、胃口差、反流等.其中,发生率而言,脱发高,其次是胃口差,再者是反流和其他.严重程度而言,胃口差严重,其次是反流,再者是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对自主活动、日常情绪、工作、社会关系、走路和生活乐趣的影响.通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效率、症状群缓解时间、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食管癌化疗患者术后症状群可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周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分析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02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大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吸气分数,残总比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时采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疾病症状,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元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门急诊小儿静脉穿刺及护理方法实践探讨

    静脉穿刺技术是护士基本的操作技能,而静脉穿刺中难度大的是小儿静脉穿刺及头皮针的穿刺.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所以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穿刺技术非常重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小儿头皮针的穿刺及护理经验,供各位同行探讨,旨在提高我们静脉穿刺水平.

    作者:杨春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满意度及患者负面情绪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满意度及患者负面情绪影响.方法 选择2017.1-2018.6我院接收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总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纳入的患者一经入院即接受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研究组的患者加以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情绪.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是96.67%和85.00%,前组显著高于后组(X2=11.58,P=0.001);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以后心烦意乱、易怒以及害怕等情绪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脑梗死患者方面,使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更佳突出,患者不仅满意程度更高,而且情绪相较更稳定.

    作者:孙晓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常规护理措施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疗效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肢的平面周径(髌骨下缘和上缘)小于对照组,患肢消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总体健康评分为(7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4±5)分,且各功能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工作中,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谈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的效果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从2017年6月到2018年收治的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患者共有80例参与本次利拉鲁肽治疗观察,利用计算机的系统分类模式,按照不同时间短接受治疗的根据,将2018年前参与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治疗并采取二甲双胍的患者归纳为对照组,共有40例;另外2018年以后采取二甲双胍治疗并添加利拉鲁肽模式治疗的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患者归纳为观察组,共有40例.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糖尿病的控制状况,以临床的数据反馈分析治疗的有效性,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总结采取不同形式治疗中,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产生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通过二甲双胍治疗并添加利拉鲁肽模式治疗,不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且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来看,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治疗前后的BMI指数得到良性的波动.两组在相关的数据对比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于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来说,是一种特效药,按照传统的二甲双胍治疗方式添加二甲双胍联合用药,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优化.

    作者:曹杨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谈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健康教育组与对比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法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8例,根据数字表分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认知、康复知识认知、护理满意、疾病恢复评分得出结果.结果:健康教育组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健康教育组的实施,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与治疗的认知,有利于改善病情,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职业性铅中毒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职业性铅中毒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间我院接治的职业性铅中毒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试验要求的80例患者纳入试验研究序列,常规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驱铅治疗,护理干预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及皮肤护理等干预措施.对患者尿铅变化情况、自觉症状情况及心电图检查异常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尿铅水平、自觉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心电图异常率也大幅降低,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驱铅治疗时加上心理治疗有助于铅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张燕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香棱丸治疗妇人气滞血瘀型癥瘕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香棱丸治疗妇人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癥瘕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实验组给予香棱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71%(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瘤体体积减小更明显.结论:香棱丸治疗妇人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能够能明显缩小瘤体体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杨明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单孔后腹腔镜与传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单孔后腹腔镜与传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肾上腺肿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传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单孔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活动时间、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单孔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席国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近6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39例采用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术后一般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术后2周内并发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1、3、6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强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作者:陈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消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肾衰宁片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肾衰宁片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68例CRF患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肾衰宁片与肾衰宁片治疗方式,评估2组不同时期各指标、治疗状况、并发症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治疗后Scr、BUN指标更好(p﹤0.05);实验组治疗状况更好(97.06%vs.70.59)(p﹤0.05);2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均为出现肝功能损害、恶心、腹痛、发热、过敏等不适反应(p﹥0.05).结论 在CRF临床治疗中,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配合肾衰宁片,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状况,减少护患纠纷事件,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传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外伤重症患者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90例患者采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符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