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谈珊珊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 脑卒中, 偏瘫,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常规护理措施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疗效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肢的平面周径(髌骨下缘和上缘)小于对照组,患肢消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总体健康评分为(7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4±5)分,且各功能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工作中,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旨在为今后临床中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前来我院接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12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症进行相关治疗及治疗手段,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分别出现以下症状:1、心慌不安(心悸)2、呼吸困难3、心绞痛4、心肌梗死5、陈旧性心肌梗死6、电轴左偏7、缺血性ST-T异常8、束支传导阻滞,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研究1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研究2组,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及ECG(心电图)、X射线检查结果发现,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从而为今后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金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行动脉溶栓术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基于此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3.3%较对照组73.3%显著较高,且P<0.05.在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3.3%较对照组16.7%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和神经功能,且可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郑丽;柳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探究

    目的:对普外手术切口感染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研究1组与2组,每组患者各40人,研究1组使用青霉素,研究2组使用头孢菌素和喹诺酮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在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后,研究2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研究1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时应根据患者手术、切口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预防性抗菌药物,避免过分依赖抗生素和耐药菌的出现,合理配置药物资源,减轻患者费用和机体的负担,终实现临床优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智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全部研究对象平均分配到对照组与观察组当中.在对照组中,对其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外,还对其实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对比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在两组中的表现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中的护理总有效为75%相比,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同时,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情况为8.33%,小于对照组中的21.67%,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出现的几率,所以存在积极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赖化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对其抢救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本院急诊收治的胸痛患者30例,以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后进行治疗的患者15例为研究组,以实施之前的患者15例为对照组,比较在抢救效果、不良反应和满意度情况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抢救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t=2.512、3.395、8.036,P=0.018、0.002、0.000);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0.00%和93.33%,再次发生急性发作、心衰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00%和26.67%,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66、4.62,P=0.0309、0.0317).结论: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胸痛患者可以得到更加有效地抢救和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同时还能够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理解,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曾秀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糖尿病(DM)为慢性终身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由于并发症及药物的副作用的影响,病死率较高.因此做好病人的护理及教育,对减少并发症,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乔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以近一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作为案例,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后续护理指导存在差异,因此随机分组后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健康教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护理效果分析.结果:以满意率参数为衡量指标,数据分析后可知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甲组的住院时间15.5±0.5d,乙组的住院时间8.39±0.5d,乙组的住院时间少于甲组.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熊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重症烧伤护理当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烧伤护理当中利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为研究案例,在护理干预的阶段,随机对所有患者分组,为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分组后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护理周期结束后对比结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甲组的总有效率70%.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分析,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两组数据参数差异比较大.结论:对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整体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川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104例来我院就诊的大肝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5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治疗后的MTD、AFP水平及1、2、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CR、P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SD、疾病控制率与客观有效率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MTD、AFP水平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显著较优,实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1、2、3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大肝癌患者中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虹;孙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丹珍头痛胶囊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丹珍头痛胶囊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典型颈椎病引起的头痛患者,不分性别,年龄20-65岁,排除其他原因的头痛,所有病例症型均符合肝阳上亢、瘀血阻络,且拍摄颈椎正侧开口位X线片子,治疗以口服丹珍头痛胶囊为主、辅以针刺颈夹脊穴,10天一疗程,1-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本组89例患者,痊愈73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治愈率82.02%,总有效率97.75%.结论:口服丹珍头痛胶囊为主、辅以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永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拔牙术后感染和皮下气肿的原因与防治体会

    拔牙术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手术类型.手术虽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不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但极易引起不良情况的出现,例如术后感染和皮下气肿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阻碍.因此,本文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对拔牙术后感染以及皮下气肿出现的原因,表现,具体的治疗方案以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从而为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作者:关明霞;王玲玲;刘儒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厄贝沙坦联合海昆肾喜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厄贝沙坦联合海昆肾喜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例数:120例;时间:2017.7.22-2018.7.24),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60例/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厄贝沙坦联合海昆肾喜治疗,比较2组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等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海昆肾喜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刘舒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外伤重症患者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90例患者采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符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析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护理

    目的:本文主要对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的护理措施对效果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方法:2016年8月份到2017年8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名外伤性视神经患者成为本次研究的的研究对象.将这84名研究对象分成干预组个和对照组,我们要给予全部患者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干预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手术之后的12个月左右,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机访谈,后根据数据对比两组治疗及护理的效果.结果: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护理之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有所提升,其中干预组的视力水平提升速率高于对照组,其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不仅可以增强该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利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崔小欢;张胜娟;赵娟;腾红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消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肾衰宁片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肾衰宁片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68例CRF患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肾衰宁片与肾衰宁片治疗方式,评估2组不同时期各指标、治疗状况、并发症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治疗后Scr、BUN指标更好(p﹤0.05);实验组治疗状况更好(97.06%vs.70.59)(p﹤0.05);2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均为出现肝功能损害、恶心、腹痛、发热、过敏等不适反应(p﹥0.05).结论 在CRF临床治疗中,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配合肾衰宁片,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状况,减少护患纠纷事件,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传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聚焦解决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众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纳为试验对象,并根据其接受护理方案意愿的不同分别分为两组进行区别护理(常规组:传统护理;创新组:传统护理+聚焦解决模式).而后由临床观察小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与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创新组患者在上述所有相关指标的数据中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且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性质(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护理总好感度分别为72.73%(常规组)和96.97%(创新组).结论 在传统性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可在显著改善其心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好感度,值得推广.

    作者:韦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细节管理在老年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老年科病房护理当中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科病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科病房护理当中利用细节管理的效果理想,提高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区域价值链视角下的西藏昌都藏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

    本文是通过对西藏昌都市药品生产企业GMP检查、医疗机构制剂室GPP检查、基层藏药配制室登记条件检查数据及结果,分析了西藏昌都医药产业面临着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产业优化升级困难、产业链延伸不充分等问题,并从区域价值链视角提出昌都市医药产业升级过程的建议,希望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进而做大做强昌都特色优势产业.

    作者:普尺;乔维龙;贡觉扎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消化不良患儿症状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消化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消化不良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整体护理组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消化不良患儿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均较干预前降低,但整体护理组降低更明显(P<0.05).整体护理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寇景娟;王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