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温静;何选凤;龚颖

关键词: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 临床效果
摘要:目标 分析并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具体分析.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把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将采取常规化护理的44例患者当作常规组,另将采取舒适护理的44例患者当作实验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同时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广泛用于临床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喜疗妥治疗多巴酚丁胺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多巴酚丁胺可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衰弱的心力衰竭,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很重要的药物之一,它的优点是疗效好、副作用少、毒性较小等,但多巴酚丁胺为酸性物质,可引起血浆pH值改变,进而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引起毛细血管痉挛,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诱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杨柳;肖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析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生化性抵抗的发生与复发的相关性

    目的 对抗血小板的药物生化抵抗的发生和复发过程在脑梗死二级预防当中的相关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2月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有190例患者,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5例患者.观察组应用氯吡格雷,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然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一年以后的脑梗死的复发率和抗血小板药物生化抵抗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抵抗总发生率要低,其中对照组为43.16%,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过程是存在药物生物抵抗的,这时,患者更加容易脑梗死复发,所以需要注重脑梗死药物的临床使用,可以联合其他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该研究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彭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体会

    观察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体会.医院为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方法,就是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体质情况来制定护理方案,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文中将具体对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及早康复带来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3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和诊治及预防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的3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发生于开腹胆道手术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其中4例损伤较轻,手术后出现胆汁漏,行腹腔引流而痊愈,7例发现损伤处置T管引流而痊愈,4例胆总管端端吻合,16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2例行左右肝管汇合部与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4例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29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手术中发现胆管较小损伤(<3mm)慎用单纯修补,应积极实施T管引流.手术中发现胆管横断,新鲜缺损<1.0CM,胆管端端吻合术.新鲜损伤>1.0CM及所有陈旧性损伤,手术后数天发现胆管损伤或重建手术失败者,胆肠Roux-en-Y吻合手术为首选术式.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指腹部手术时意外造成胆管损伤,通常是肝外胆管的损伤.主要见于胆道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术,此外胃大部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肝切除术时也可发生.另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也有致胆管损伤的.

    作者:程磊;王晋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糖尿病(DM)为慢性终身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由于并发症及药物的副作用的影响,病死率较高.因此做好病人的护理及教育,对减少并发症,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乔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观察选入我院的86例患者,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81.39%,实验组97.67%;两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对照组76.74%,实验组93.02%.两组的实验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进行个体化护理的实验组效果更显著.

    作者:杜贵鹃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行动脉溶栓术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基于此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3.3%较对照组73.3%显著较高,且P<0.05.在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3.3%较对照组16.7%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和神经功能,且可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郑丽;柳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重型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可导致明显的社会功能受损.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大约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损害[1],而认知功能直接与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因此改善认知功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药物治疗进展,为更好地认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参考.

    作者:欧盼;戴尊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器械运转效率风险中的应用解析

    在医疗体系中,各科手术科室开展三、四级手术是常见的治疗内容,为进一步配合手术开展、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缩短手术时间.运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手法对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的原因进行分析改进,并利用各种品管工具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提高医护之间的沟通与手术护理配合能力,从而增加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手术护士的业务水平,使手术医生满意、患者满意.本研究通过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整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例数进行对比,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恩替卡韦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效果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5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显著,并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白亮东;胡述光;郝改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CT对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CT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32)、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CT检查,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3.75%,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CT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核性腹膜炎)少量腹水、腹膜均匀光滑增厚.(癌性腹膜炎)大量腹水、壁腹膜为不规则形态、结节状增厚.超声检查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核性腹膜炎)大网膜增厚、少量腹水、壁腹膜增厚不明显.(癌性腹膜炎)腹水、结节状增厚征象模糊、壁腹膜不规则.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和癌性腹膜炎患者诊断中,采用CT方法检查.可提高诊断结果的可信度,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73%、健康知识知晓率93.18%、负面情绪存在率18.18%、1年内复发率2.27%、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胃溃疡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疾病复发率的降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景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15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为7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乳糜胸、气管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乳糜胸、气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姬云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方法 选取198例我院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分为对比组(99例)与干预组(99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压疮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比组(10.1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安全性高,促进疾病治疗.

    作者:周璐;钟纾;黄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评价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小艳;杨勤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研究并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92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2例患者分别应用CT诊断与MR诊断,对比病理结果.结果:经CT诊断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达79.35%,经MR诊断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达98.91%,MR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结果,CT诊断发生的漏诊率率明显多于MR诊断漏诊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MR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能有效降低漏诊率,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楼;黄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乳腺治疗手术对多发性肿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108例,采用数表法均分成微创组与传统组,每组各54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微创组则是采用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多发性肿块,以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为指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瘢痕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5% 少于传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54%,相对地微创组治疗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术后恢复效果,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月文;孙友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入院后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18.8±3.6)分、(18.9±3.3)分,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产妇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8.3±3.2)、(14.3±3.6)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产妇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促进产妇全身心的康复.

    作者:陈金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54名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27名脊柱结核患者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对于对照组的27名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常规性的健康宣教,研究脊柱结核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价、健康知识掌握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度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4%.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对于脊柱结核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作者:周利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究颅脑损伤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的机制和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9月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颅脑损伤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病患为研究对象,给予手术或早期肠内营养、止血剂和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分析病患的临床特点及机制.结果 70例病患中,36例治愈(51.43%),13例轻残(18.57%),12例中残(17.14%),重残3例(4.29%),6例死亡(8.57%).结论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治疗的关键是早期预防,抗休克、抗酸、止血剂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上消化道出血,降低发病率.

    作者:韩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